學習目標:1、理解詩人創(chuàng)作背景,體會詩人對幸福的追求;2、樹立樂觀向上的人生觀,感受生活中的幸福。
學法指導:導語: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自古至今,從文人墨客到下里巴人,不同人對幸福的定義各不同。
今天我們一起去來追尋幸福的味道,哪位同學愿意一起分享你眼中的幸福呢?(同學們激烈討論)看來幸福就是生活中平凡的點點滴滴,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詩人海子,看看他內心的幸福世界!
一、預習導學
查閱海子的資料,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出生于安徽懷寧縣一個封閉而貧窮的小山村一一查灣。1989年3月26日,山海關。靜靜的海子躺在鐵軌上,在他的身上是打開的《圣經》。遠方,火車呼嘯而來,一代天才詩人由此走上了別一個世界。海子是視詩為生命的,詩是他生命的寫照和表現,也是他生命的毀滅與終結。
二、初讀課文,感知幸福
放聲誦讀,詩人向往的“幸福”包括哪些具體的內容(用原文語句回答)?
三、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朗誦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哪些詞句可以體現作者矛盾的心理?
2.作者的情感變化?
四、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
朗讀指導到位:讓學生在有感情朗誦的基礎上讀出停頓,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情感。
五、拓展提升,暢談幸福
1.說說你眼中的幸福?
2.寫出生活中打動你內心幸福的片段?
結語:楊絳先生曾經說過:“人生最曼妙的風景到最后竟是內心的淡定、從容。我們曾如此渴望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發(fā)現,世界是白己的,與他人無關。”每個人生活中都會遭遇挫折不順,當我們身處逆境,希望我們依然可以有一顆樂觀豁達,積極上進的心!
教學反思:
本篇作品是海子著名的詩篇,語言文字優(yōu)美,結構整齊,情感上引發(fā)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思考追求,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F在從收獲和不足兩方面來談談講完本節(jié)課后的所得所失。
一、教學相長,收獲驚喜
課前精心備課,認真準備課件,查閱本文相關資料等讓自己吃透教材,這樣教學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上課過程中我從兩點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和發(fā)揮教師為主導的導向作用。
1.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作者矛盾的的內心世界。這一點也是理解本文的難點重點。課堂上我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各抒己見,取得效果較好。
2.學生讀的精彩是本節(jié)課最大的亮點,結合詩歌的特點,我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把握體會作者的隋感。
朗讀方式多樣化,分為男生讀,女生讀,齊讀,教師范讀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讀書聲情并茂,一次比一次展示精彩,將本節(jié)課的推向高潮。
3.作業(yè)布置方面,我的設計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設計兩個問題。
一個是讓學生和海子對話,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樹立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笑對人生中的風雨。第二個問題是讓學生練習仿寫,捕捉生活中的幸福片段,學生的展現的仿寫給這節(jié)課畫上了網滿的句號。驚嘆于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寫作取材從生活中的點滴幸福到文人墨客的特有情懷,學生的創(chuàng)作了十三中人特有的風采!
二、不斷學習,充實自己
1.學習精深廣博的專業(yè)知識
講課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學生的精彩,驚嘆于一個初中生廣博的知識面。教師要傳授給學生一滴水,白己就要有源源不斷的流動的活水。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吹綄W生尚且如此優(yōu)秀,作為他們知識的引路人,更應與時俱進,讓知識充盈自己的課堂,讓學生愛上并喜歡自己的學科。
2.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的學科知識
教學面對的群體是未成年的學生,利于本極端學生好奇心強半幼稚半成熟的特點,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陪伴他們樹立樂觀向上的人生觀,積極進取的價值觀,這也選擇本篇作品的目的,讓孩子們無論在順境還是在逆境都永葆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通往名師的道路上,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懈的學習、積極努力,一定可以讓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