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背景
(一)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學習凸版單色木刻版畫,用木刻板、木刻刀、滾筒、油墨等工具在版的相對高、凸面上印刷完成。學生通過本課學習可基本了解單色版畫的特點,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在實踐中提高動手能力和藝術表現(xiàn)力。
(二)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從經(jīng)驗型向理論型發(fā)展,具備一定程度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正因為對未知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動手實踐的能力也不容小覷。另外這一階段的學生喜歡發(fā)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合理引導其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
二、教學方式
講述、示范、評議。
三、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版畫是通過制版與印刷的手段來完成的,并且是有復數(shù)性的間接性繪畫。初步掌握制版與印刷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欣賞并制作單色凸版畫,體會版畫獨特的形式美感,由嘗試制作到獨立創(chuàng)作,提高對多種制作工 具的駕馭能力,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驗版畫的創(chuàng)作樂趣,提高學習美術的樂趣,形成探索新知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單色版畫制版、印刷的基本方法與工藝性。
2.教學難點 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正反概念的理解及實際中正確的應用。
(三)教具與學具準備
教具準備:微課課件、版畫創(chuàng)作原稿、木刻板,木刻刀、復寫紙、水性版畫顏料、膠滾、木蘑菇、版畫紙、白乳 膠等。
學具準備:版畫創(chuàng)作原稿、木刻板,木刻刀、復寫紙、水性版畫顏料、膠滾、木蘑菇、版畫紙、白乳膠等。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學具準備情況
(二)引導階段
通過PPT展示七十中歷屆同學精心制作的優(yōu)秀版畫作品。
提問: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直觀感受?(導入新課)
(三)講授新課
1.結合同學們的直觀感受引入對版畫的介紹,側重對版畫不同制版材料和由此產生的不同效果的介紹;
(1)版畫的概念
版畫是用刻刀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版、石版、銅版、絲網(wǎng)版等版面上雕刻、蝕刻或漏印后印刷出來的,具有復數(shù)性和藝術性的平面作品表現(xiàn)方式。是一種間接性繪畫。
(2)版畫的分類
凸版一有木版、麻膠版、石膏版、紙版等,以木刻版畫為代表。
凹版一有銅版、鋅版、賽璐珞版等,以銅版畫為代表。
平版一有石版,獨幅版等,以石版畫為代表。
孔版一有絲網(wǎng)版、紙孔版等,以絲網(wǎng)版畫為代表。
2.以凸版畫為例,介紹中國復制木刻版畫的起源與發(fā)展
中國復制木刻版麗約有一千年以上的歷史,最早可能發(fā)生于隋唐之際?,F(xiàn)在看到的晚唐咸通九年(868年)《金剛經(jīng)》木刻卷首畫,說明在9世紀中葉,中國的木刻復制版畫已經(jīng)達到相當熟練的水平。中國的創(chuàng)作版畫自20世紀30年代經(jīng)魯迅提倡,在短短五十多年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介紹單色木刻版畫的創(chuàng)作形式
提問;請同學們加以比較,你喜歡哪種形式?
(1)陽刻法一以白襯黑。就是在白底上,以黑色線條、點狀、塊面來表現(xiàn)物象。即刻板時,刻去背景,留下主體;(2)陰刻法一以黑襯白。就是在黑底上,以白色線條、點狀、塊面來表現(xiàn)物象。即,刻制時,象畫畫一樣,以刀做筆,直接在板上刻出形象;(3)二者兼有一黑白互襯。在黑e處理中,一幅作品既有陰刻又有陽刻,稱為陰陽結合法。這種處理方法,在陽刻中應用陰刻部分的的變化與和諧,使畫面更豐富。反之,則在陰刻中強調陽刻部分的變化與和諧。
4.介紹木刻刀的刀型與應用(結合微視頻講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木刻刀對于版畫家來說就猶如毛筆對于國畫家,木刻講究刀法在一定意義上講就猶如國畫講究用筆,刀法和用筆都是畫家表情達意的藝術語言。木刻刀是木刻的主要工具,要求既鋒利又堅韌,具有較高的硬度、強度和韌性,刻制時時刀刃才不易崩口和卷口。在這里我們選用啄木鳥牌木刻刀。
(1)平刀
刀口呈平狀,也是一種輔助刀具,握法是食指壓著刀口,其余手指握住刀柄。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來修版鏟底和對形體邊沿斜切以產生漸變的效果。
(2)三角刀
刀口呈“V”字型,是木刻刀中用途最廣的一種刀具,它的握法和拿鉛筆是一樣的。主要是用來刻線,進行構圖和形象輪廓線的確定以及版面多調子的處理。
(3)網(wǎng)口刀
刀口呈半網(wǎng)形,也是木刻刀中用途比較廣泛的一種刀具,握法與拿鉛筆相同。圓口刀的用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刀代筆來刻畫形象,通常使用較小的圓口刀,另一種是用來鏟除空白,通常使用較大的圓口刀。
(4)斜刀
刀口呈斜狀,是一種輔助刀具,握法是整個手掌握住刀柄,拇指彎曲壓著刀尾。斜刀主要是在修版切邊的時候使用。
(四)實踐階段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挑戰(zhàn)一下凸版版畫的刻制與印刷。(結合微視頻講解)
1.涂底色
在板子上刷上一層水粉色或淡墨,這樣有利于下面的刻制:刻下去的部分是木材的本色(淺色),而未刻去的部分是淡墨(重色),從而使刻畫效果更加直觀,便于繼續(xù)深入和調整。
2.過稿
(1)利用復寫紙經(jīng)過轉印將原稿拷貝在木版上;(2)注意木刻版畫最后印制出來的麗面和最初的畫稿是反方向的,這一因素在開始過稿時就應該考慮進去;(3)原稿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認識和理解進行創(chuàng)作,也可以將現(xiàn)成的素材重新組合后創(chuàng)作。
3、刻制
(1)刻時首先用三角刀刻出輪廓,其次用其它刻刀刻去畫面最白的部分,要把畫面黑白總體關系拉開;(2)在運刀的過程中,應充分體現(xiàn)木刻版畫的刀味和木味;(3)注意安全,運刀時左手勿置于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