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題背景及意義
在西藏地區(qū),藏語作為母語是各科教育的基礎(chǔ),應該以提高國民素質(zhì)為根本宗旨,立足于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藏語作為藏區(qū)學生日常交流常用語,并不陌生,但是對于專業(yè)性的語法以及朗讀、寫作等方面學習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究其原因是教師沒有根據(jù)學生接受教育的心態(tài)實施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致使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淡薄,不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藏語文學習中。這樣,又何談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又何談寫作能力的提高?西藏地區(qū)實行新課改已有好幾年的光景,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教學成效,但是相對內(nèi)地學校來說,還是存在很大差距。小學藏語文教育中如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對于每位教師來說都是一大難題,如何還學生快樂寫作?很多教師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為此,我們提出了《小學生藏語文寫作能力提高策略研究》課題,旨在探討如何找尋藏語文寫作興趣培養(yǎng)的策略,從興趣人手,為學生快樂寫作提供快捷通道。
二、課題研究內(nèi)容
作為小學藏語文任課教師,在我們高度重視如何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卻忽視了如何培養(yǎng)藏族學生藏語文寫作水平的提高。作文是學生全方面藏語學習能力的體現(xiàn),是藏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作文教學就是讓學生將所聽、所見、所感或者親身獎勵的事情用語言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但是,在多年的藏語文教學中,我深知:學生怕寫作、厭寫作、普遍感到寫作難,造成了“無話可說,無從下筆”的現(xiàn)狀。本研究對于如何消除學生寫作的畏難情緒,使學生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進行分析。
三、課題研究階段
第一階段:2014年10月- 2015年1月。按不同學段,分別了解學生對藏語文學科的學習態(tài)度和興趣范圍,學習能力,查找影響學生藏語文寫作興趣的正負面因素。
第二階段:2015年2月- 2015年8月。尋找能調(diào)動學生藏語文寫作興趣的途徑,并積極進行實驗,寫出相關(guān)實驗報告。在實踐的基礎(chǔ)上總結(jié),進行研究,并完善一定的理論建設。
第三階段:2015年9月- 2015年12月。開始著手準備課題結(jié)題事項。
四、課題研究實施過程
(一)題材選擇——讓學生有話可說
作文訓練的形式有大作文、小作文、隨筆、片斷練習等,目的相同的,那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常用的表達方式,把見聞、感想用文字明白曉暢地表達出來,可白賞,可交流。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不必用“記一件往事”、“我的一____”、“談____”等陳舊刻板的題目,完全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有話可說,寫出真情真意來。尤其是小作文、隨筆,題材更白由活潑。學生喜歡小說,也讓嘗試寫武俠小說、心情故事、童話……總之,要讓學生題目都有話可說,樂意去寫,不至于挖空心思也無話可說。
(二)寫作指導——讓學生有話會說
現(xiàn)在的作文指導方式比較單一,老師作簡單提示,就讓學生寫作,很少靜心備課,作啟發(fā)誘導,激活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思路。,學生作文思路閉塞,興趣索然,敷衍了事,即便是讀過范文,也寫作的頭緒。要讓學生會寫作文,寫作指導就要扎扎實實、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學習外貌描寫,并用小練筆的方式訓練,寫寫班上的同學,然后讀出來,讓大家猜猜寫的是誰。學習細節(jié)描寫,選取兩三篇范文,制作課件,配上音樂和畫面,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讀、講解,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細節(jié)對體現(xiàn)人物的作用,以而在寫人物的時候觀察,篩選的細節(jié)來文章的內(nèi)容和情感,而十巴巴地敘述。練筆,全班的交流,鞏固成果。言之,寫作指導時把那些寫作的策略、技藝簡單化,籠而統(tǒng)之地知識灌輸給學生,那樣只會讓不會寫的學生更加一頭霧水。寫作指導應當重在平時,讓學生一點點地學習和接受,逐漸地提高寫作上的進步。 (三)作文評價一一激勵學生有話想說
小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但在某方面得不到老師的肯定,就會漸漸地失去興趣,產(chǎn)生排斥心理;反之,他人的,會產(chǎn)生自信心理。在作文評價的時候,把握分寸就好。要用精細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閃光點,即便是話、詞寫得好,也要及時給學生加加油、鼓鼓勁。我把每一次學生作文優(yōu)秀句段都摘錄下來,標明作者,公示在教室的墻上,并在講評作文的時候引導學生揣摩、賞析。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一、被贊揚的學生得到了大大的激勵,另一方面、同齡人的榜樣作用和激勵作用本身就遠遠超過佳作本身的效果,班里其他的學生也受到了激勵。評價學生的作文要橫向比較,更要縱向比較,也要將學生的作文與過去的進行比較,哪怕是微變化,即使是不顯眼的進步,也應當予以及時的表揚,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認可,這樣才能逐漸地增強寫作的信心。
(四)課外閱讀——為有源頭活水來
課外閱讀是學生讀書生活的重要組成,無論對于學生的知識積累、智力培養(yǎng)還是思想進展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對寫作的幫助很大?!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讀多了,看多了,自然積累的也就多了,寫起作文來也就有了活水之源了。
五、課題研究取得的成效
(一)培養(yǎng)了學生藏語文寫作的興趣,促進了學生藏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課題組成員還善于發(fā)掘和利用各種寫作資源,拓寬寫作途徑,運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習作的習慣和能力,提高了寫作效率,為今后的藏語文寫作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在習作方面做了積極探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二)更新了教師的觀念,促進了教師的成長
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寬松和諧的研究氛圍,為師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一年多來,我們課題組老師的教科研取得了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課題組成員在課題研究中,按照研究目標邊學習、邊實踐、邊探索,邊反思,邊總結(jié),大家互相交流探究,上了多節(jié)優(yōu)質(zhì)公開課,積累了大量的資料、案例。
(三)增強了學校的教科研氛圍,促進了新課改的全面實施
由于本課題研究的是“小學生藏語文寫作能力提高策略研究”,關(guān)注的是小學生寫作學習的快樂體驗,這與新課標提倡的“以生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課題組教師在研究中不斷更新理念,尋找利于學生藏語文寫作能力提高的培養(yǎng)策略,有效促進了新課標的全面實施。本課題組成員多,涉及到各個年級,藏語文教學的各個部分。但教師的研究熱情很高,邊學邊做,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四)提高了我校藏語文教育教學質(zhì)量
此課題研究實施以來,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并大膽運用于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課堂效率大大提高,教學質(zhì)量也得到了明顯進步。
本課題研究方案實施過程中,得到了上級有關(guān)部門領(lǐng)導的關(guān)心和支持,回顧所作,深思所為,意在鞭策明天,有所為于明天。而成績只是昨天的句號,明天的發(fā)展才是永恒的主題,課程改革是永無止境的,我們雖然在教科研T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如何將科研成果轉(zhuǎn)化為教學生產(chǎn)力,進一步為教學服務?任重道遠,有待于在實踐中努力探索、勇于實踐,不斷提高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