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尊嚴(yán),小孩子也不例外。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表面上看似乎不懂事,但是他們的自尊心更脆弱,更需要加以呵護(hù),特別是對那些調(diào)皮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尊重他們的個性,不從各種角度去分析原因,不采取得當(dāng)?shù)慕逃椒ǎ晃兜貙λ麄冞M(jìn)行批評教育,一旦損傷了他們的自尊心,恐怕你永遠(yuǎn)也教育不好他們。
重要感——適度滿足:重要感簡單是一個人對自己是否重要的感受?,F(xiàn)在由于中國特色的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獨生子女在家里的重要地位無需多言,似乎這一現(xiàn)象可以避免,但事實并非如此。我聽一個朋友說,第一胎女兒,第二胎龍鳳胎,家里的“重男輕女”風(fēng)氣非常之盛,無論什么都是那個小男孩搶占先機(jī),和父母外出、獨一份的好吃的,都是這個小男孩,而比他早幾秒鐘出來的小女孩是沒分的。
這其實對兩個孩子都不好,白尊需要都無法得到有效滿足。對于小女孩自然是尊重需要不足,但是對于小男孩呢,問題就在于自尊需要滿足過剩了!讓他產(chǎn)生一種“霸王心態(tài)”,“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等,現(xiàn)代孩子的很多毛病根源也許就在這里。
成就感——允許孩子做事:成就感就是一個人完成一件事情后,對白己所產(chǎn)生的事情產(chǎn)生的一種愉快的感覺,所以這里的重點是讓幼兒完成一件事情。有個朋友帶孩子來我家玩,我正在打豆?jié){,豆?jié){打完后,我請她幫我用篩子篩一下,將豆渣過濾出來,她樂顛顛的做,做完之后說了一句令我很震驚的話,“我的胳膊酸死了!”一個小小的舉動,十歲的孩子,簡直是未來的林黛玉了。家長對她的評價,懶惰,能躺著絕對不坐著,能坐著絕對不站著,老師對她也是如此評價,做作業(yè)總是拖拉,雖然憑借她的聰明的腦袋瓜,成績總是很好,位居班級前三,但是長此下去會因為懶惰而失去前進(jìn)的動力,因為懶惰而阻礙成就感的正常發(fā)育。
看看這個孩子的家庭教育,從來不允許孩子參與做事,簡直就是一個閨閣大小姐,當(dāng)孩子有做事情的愿望,我們就需要孩子白己去做,親白動手,如此他才能對白己所做的事情產(chǎn)生成就感,并去積極追求成功,這就是成就動機(jī)的實質(zhì),讓一人主動積極的去追求成功。
點點每天早上吃一個煮雞蛋,每天我都將雞蛋稍微冷卻后就讓他白己剝,他會輕輕的在桌子上磕一下,然后一點點的剝掉,吃著自己剝的雞蛋好像特別香的樣子。還有一個笑話,他有一天到別人家去玩,人家桌子上擺著一個煮雞蛋,他不慌不忙的一步步磕、剝、吃,消滅干凈,把人家樂壞了,這么小的娃娃就會自己搞了?,F(xiàn)在點點還會自己用拖把拖自己尿的尿,白己剝香蕉更是不在話下。
力量感——鼓勵為主:力量感就是對白己的力量和能力的感知,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有能力,他就愿意去做事情,愿意去挑戰(zhàn)白己,不斷給自己確立目標(biāo),反之他就會循規(guī)蹈矩,停滯不前。力量感對于幼兒來說可能是最需要培養(yǎng)的,如他想掃地,但是他拿不動大掃把,這個時候他會生氣,會丟掉掃把,與此同時產(chǎn)生一種“無力感”,家長就需要鼓勵孩子,跟他講明情況,即由于你太小,而不能拿起掃把,而不是你沒有力量,等你長大了自然就可以拿得動啦!然后直接拿一個小掃把讓他感受,如果掃把比較小,他同樣可以完成,這樣孩子的力量感就不會受挫。
我們很多父母都不給孩子感受自己力量的機(jī)會。不僅如此,他們還不斷打壓孩子對自己力量的信心,“你做這個不行!”“這個你懂什么!”對于幼兒來說,培養(yǎng)寶寶的力量感就是培養(yǎng)他強(qiáng)大自信心的一個重要源頭,家長一定要以鼓勵為主,讓孩子獲得對自己力量的正確感知,并且提供平臺和機(jī)會讓寶寶施展。
高自尊的孩子通常具有高情商,高自信,當(dāng)我們在孩子的幼兒階段滿足了他吃喝拉撒睡的諸般需要之后,孩子在逐漸成熟中有一種自尊的需要,家長要了然于心,并且不斷為孩子提供好的環(huán)境和機(jī)會滿足他的重要感、成就感和力量感,如此孩子的健全人格才得以可能,才有可能去追求人類的終極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