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畫在中學美術課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人們只認為水彩畫是提高學生造型、色彩及審美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現(xiàn)代社會的今天,水彩畫技術及其特點還具有許多實用價值。水彩畫工具簡單、價格便宜,使用及攜帶方便,加之水彩畫效果透明、明快、潤澤,因而令人喜愛。
初中美術課水彩畫部分的教學目的之一是使學生掌握水彩畫的方法步驟和基本技法。因此在教學中,我首先通過示范、講解,使學生了解、掌握水彩畫的基本方法:干畫法是第一次涂色于了后再涂第二遍色,這樣重疊著色下去。此法不流、不混,可以從容作畫;缺點是表現(xiàn)力差一些。濕畫法是頭次上色未干就接涂第二遍顏色,反復接涂下去即成。此法作畫時比較急,需要學生有控制水分、時間的能力,一般要求學生在具有一定的繪畫技巧之后運用才行。干濕并用有的地方用干畫法,有的地方用濕畫法。此方法有快有慢,表現(xiàn)力強,中學生也易于掌握。在整個水彩畫教學過程中,應重點傳授干濕并用法,讓學生收效快、效果好。
指導學生有效地利用干濕并用法,胸有整體,局部畫起。所謂胸有整體,是指學生除了要有必備的素描色彩基礎外,還要有對面面的整體構想:色彩基調(diào),遠、中、近、大層次關系等。局部畫起,是指把畫面分成若干部分逐個完成。這種方法可使學生精力集中,繪畫范圍縮小,水分和時間容易控制,干濕畫法并用得當。水彩靜物寫生是室內(nèi)水彩麗基礎訓練的最好方法之一。在靜物寫生之前,可先指導學生做幾次靜物范畫臨摹,意在使學生熟悉工具,認識各種畫法,體會水彩畫的特點。
起筆要細,形體準確,高光、反光、明暗交界線、投影等都應盡量交待清楚,暗部和投影要少量涂點鉛筆線條以示位置,上色時心中有數(shù)才能涂色不亂。
畫前要先在紙上刷一遍水,目的是讓紙吃飽水,必要時可以刷兩遍,這樣紙就不容易干燥,干濕畫法才便于施展。
先畫背景(一般指襯布),優(yōu)點是不亂、不花,整體效果會更好。背景爭取一氣呵成,整個畫面的基調(diào)便就確立了。
畫物體時要一個一個分別完成,這時采用濕畫法才能比較得心應手。例如畫一只梨,從亮部開始,留出高光后涂淡黃色;未干時迅速涂中間調(diào)子土黃色,使之與淡黃色相接自然暈合;趁其未干再涂褐色與土黃色相接,暈合后未干時再涂灰綠色于反光處,或者再涂襯布色于反光部分作為環(huán)境色的影響。這樣,此梨的畫面便基本完成。
整理畫面很重要。局部畫法會容易使畫面出現(xiàn)“碎”的現(xiàn)象及層次上產(chǎn)生誤差感。所以要求學生充分重視整理,學會調(diào)整畫面。前景物體當實,可以用線條來提形(在物體的關鍵部位狠提輪廓線);后邊物體當虛,盡量在形體和色彩上減弱,以獲得層次分明。畫面單調(diào)的,可適當增加一些環(huán)境色,以增強色彩的豐富感;畫面色彩花而亂的,需要在基調(diào)的范圍內(nèi)整理,使畫面和諧。
教學中注意指導學生操作的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學生欣賞范畫時,教師要逐張講解它的畫法及色彩運用,讓學生了解水彩畫的樣式、特點,并告訴學生想要保持水彩畫的透明、明快時,調(diào)色不宜過多,涂色時盡量一次完成,最多不能超過三次,否則畫面會臟亂。臨摹時要讓學生熟悉工具的使用,以及調(diào)色和控制筆中水分的方法。
領學生到室外寫生時,教師要先示范一部分景物的繪畫,要邊畫邊講:讓學生知道應該怎樣畫,容易出現(xiàn)哪些問題,該如何解決……這樣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直觀的感受,同時也明確了寫生的一些步驟,掌握各種景物的一些表現(xiàn)技法。
給學生改畫也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當學生某一部分不會畫或畫得不成功時,老師的簡單幾筆,讓學生思路頓開,會給學生很大的幫助。在為班級學生改畫時,學生太多不可能全完成,我認為改兩頭帶中間為宜,畫得較好的學生的面只要“點”上幾筆便會色彩大增,拿出來給大家提供樣板,也給中間水平的學生增強了自信心。另外幫助畫得比較差的學生改上一兩個物體,比如一個蘋果或一個梨,然后鼓勵他們按照此法大膽的去畫其他物體,不怕畫壞要堅持畫完,長此下去必能有很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