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充分體會作者的情感;2、品味文中優(yōu)美語句,感知紫藤蘿形象;3、通過對紫藤蘿花的解讀,感悟人生哲理。
學情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寫豐富細膩,能夠吸引學生閱讀,但是內容富有哲理,這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不易理解。所以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和交流的形式,賞析文中寫景的妙處,由淺入深,由形象感知到理性思考,從而達到理解文章主旨的目的。
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品析文中優(yōu)美句子,感知紫藤蘿形象;教學難點:通過對紫藤蘿花的解讀,感悟人生哲理。
課前準備:學生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臺灣著名作家林清弦在一首詩里寫到,他說:“我覺得生命是一項奇跡,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開出像海洋一樣湛藍的花;一對毫不起眼的鳥兒,在枝頭唱出遠勝小提琴的樂曲……是啊,盈盈春水,萋萋芳草,大自然總能帶給我們太多的啟迪與感受。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跟隨作者宗璞的腳步走近一片紫藤蘿,一起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傾聽生命的歌唱吧!(教師配樂,激情導入)
二、自主感知,解讀藤蘿
(一)賞藤蘿
1、播放紫藤蘿圖片,教師配樂范讀課文,學生欣賞傾聽,談初次感受;2、學生自讀課文,讀的過程中畫出文中自己最喜歡的描寫藤蘿花的句子,并體會其妙處;3、班內交流,教師點撥、歸納。(此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感受紫藤蘿花的茂盛,勃勃生機,富有生命活力)
(二)憶藤蘿
1、紫藤蘿花一直都是這樣茂盛嗎?它有過怎樣的變遷?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2、從紫藤蘿的由衰到盛,你解讀到了什么?(此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感悟紫藤蘿頑強不屈的精神)
二、合作交流,感悟藤蘿
1、作者從紫藤蘿花的由衰到盛產生了怎樣的感悟?(出示文章主旨句);2、作者為什么會由花想到人?二者有什么相同點?(出示本文寫作背景);3、如何理解“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句話?(小組合作,班內交流)
三、教師小結
一片紫藤蘿花給了我們美的享受,也給了我們人生的啟迪。在人生道路上,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坎坷,當風雨襲來時,我想用幾句話來慰藉我們的心靈。我們的生命或許渺小,或許卑微,但是如果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像一朵小小的紫藤蘿花,努力張滿自己人生的風帆,綻放自己生命的異彩,那么,我們一樣能點綴出人類生命長河的輝煌!
四、布置作業(yè)
1、摘抄文中優(yōu)美句子;2、為紫藤蘿花譜寫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