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的歷史課堂教學所遇到的最大挑戰(zhàn)就是教學的低效甚至無效的問題。那如何做到有效教學呢?有效教學是節(jié)約老師投入量和增加學生學習收獲量的教學,有效教學的最高境界就是高效教學。新課程理念下要想體現(xiàn)出歷史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果,就要真正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歷史的愉快?,F(xiàn)將在歷史課堂教學實踐中本人體驗,談談對有效教學的認識與思考。
【關(guān)鍵詞】新課程 有效教學 歷史課堂
歷史課堂教學低效或無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課堂教學枯燥乏味。那么如何通過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來進行有效教學呢?以下是我根據(jù)歷史學科的特點,在新課程實踐中探索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一些策略。
一、精心設(shè)計導語,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主張創(chuàng)造“使學生情緒高漲的環(huán)境”,使自己所上的課“引起學生積極的情感?!焙玫膶дZ可以瞬時把學生帶進學習探究的狀態(tài),我在講義和團運動發(fā)生的背景時,出示《時局圖》,讓學生分析各國在我國的勢力范圍,學生興趣非常濃厚。通過這個圖可以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中華民族已到了亡國滅種的危機了,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都起來救亡圖存,義和團運動也就應運而生了。這種導入方式,把教學內(nèi)容情景化了,學生的動機也被激發(fā)了。
二、增強趣味性,激發(fā)興趣
“在歷史教學中,還應該注意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所謂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那些不直接參與認識過程,但又對認識過程起直接制約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氣質(zhì)、性格等等。易中天、紀連海的百家講壇贏得叫好聲一片,他們的講解生動,善于設(shè)問,充分調(diào)起了聽眾的胃口!同樣的道理,老師的情緒也會感染學生,引起學生的共鳴。我在教學過程中是這樣做的:首先,教學過程中適時補充史料,可以增強趣味性。
三、新課程中多次提到學會學習的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從教學角度講,要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十分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新歷史教科書中有大量的地圖和插圖,地圖是通過簡明的符號,顯示歷史顯現(xiàn)發(fā)生的空間位置,有助于形成學生正確的空間概念。如在學習“戰(zhàn)國七雄”時,我讓學生自己總結(jié)七個主要諸侯國的地理位置,并用簡潔的語句表達出來,結(jié)果讓人驚喜,學生生動形象地將其概括為: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央。教學中,對課文中條理較清楚的部分,要求學生在閱讀的基礎(chǔ)上,列出課文提綱,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如《戊戌變法》這一課,條理很清晰,我讓學生自行閱讀,然后根據(jù)課文列出提綱。結(jié)果,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夠列出來,(公車上書→康梁進行了一系列的變法活動→光緒帝不做“亡國之君”→變法開始,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慈禧太后發(fā)動“戊戌政變”→變法失?。┩ㄟ^這種簡單明了的提綱方式,學生對于戊戌變法的進程有了清楚的認識,同時對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領(lǐng)導的改良運動的曲折性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列好提綱,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的零散知識系統(tǒng)化,而且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歷史發(fā)展的脈絡(luò)。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yǎng)成自學的好習慣。
四、培養(yǎng)學生具備創(chuàng)新思維
我國學者(1996,趙恒烈)認為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歷史思維與史學家的創(chuàng)造性歷史思維在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這樣學生在判斷某件歷史事件時,不會盲目的只考慮一方的觀點,而是會多角度,多方面去收集信息,從而做出理智的判斷。教學中如果教師采用自己的思維方法把歷史知識灌輸給學生,就等于只是起到了一個傳聲筒的作用,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趨于模式化,就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如講《中日甲午戰(zhàn)爭》這一課時,課本提到李鴻章參與簽訂《馬關(guān)條約》,學生都認為李鴻章是賣國賊,于是我讓學生課下去搜集關(guān)于李鴻章的資料,去更深層次挖掘這個歷史人物,學生們通過查資料、看書,走進歷史的深處才明白原來弱國無外交,愚昧無知,剛愎自用的滿清貴族連“賣國”的差使都辦不了,只有李鴻章懂外交,善斡旋,善于“與列強打痞子腔”(曾國藩譏諷語)。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閱讀、分析史料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不斷提高。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對學生的人文關(guān)懷,在教學過程中,我力圖通過挖掘?qū)W生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發(fā)展空間。如講到《女皇武則天》時,提到她的無字碑,我讓學生來討論評價她一生的功過是非,有學生這樣寫到:“雖為女子但為帝,身在其職促發(fā)展。誰說女子不如男?一代女皇武則天,打破了這千百年的鐵門。我們驕傲多半基于我們無知,武周的傲骨像歷史扉頁,雖沒激烈的火花,卻已光照千古。時間可以沖淡一切,是的,但這冰心傲骨的那一刻,已璀璨歷史的長河?!蓖ㄟ^分析討論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同時提高了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p>
陶行知先生說過要給兒童六解放。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他們能想;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兒童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兒童的嘴,使他們能談;解放兒童的時間,使他們多學一點感興趣的東西,多干一點高興干的事;解放兒童的空間,讓他們到大自然、到社會上去擴大視野。歷史教學亦是如此??傊?,在歷史教學中如何做到有效教學,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