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農(nóng)牧區(qū)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寫作文是最頭痛的事,總覺得無從下手,無話可寫,為了敷衍老師,照搬別人的文章,更離譜的是,有些學生在抄寫作文書上的作文時連名字也不該,內(nèi)容里面竟然會出現(xiàn)漢族名字,可是他們所接觸的學生里根本就沒有這樣一個人,還有的學生文章里出現(xiàn)的地名自己都不知道在哪里。這也說明學生對寫作文的態(tài)度問題。如果是自己動手寫的作文,幾乎沒有完整通順的一句話,所以老師批改起來就很困難,有的學生的作文相當于重新給他們寫了一篇。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狀呢?我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
一、學生的閱讀面狹窄 ,想象力不夠豐富
雖說是西藏農(nóng)牧區(qū)初級中學且現(xiàn)已實行義務教育??墒且蔡用摬涣藨嚱逃J降氖`,升學率成了衡量一個學校水平的標準,衡量一個老師業(yè)務能力、教學水平的標準。課任老師不得不整天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yè),搞題海戰(zhàn)術,學生大量的時間被占用,因而學生沒有課余時間閱讀課外讀物,失去了補充知識的“水源”。大部分縣、鄉(xiāng)級學校圖書館不健全,學校、家庭、教師無法創(chuàng)造條件為他們提供閱讀的書刊,課外知識的匱乏使學生的作文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加之,這里的學生沒有開闊的眼界,有的學生甚至連縣城都沒有出過,在他們的眼里只有藍天、白云、草地。其它的一概不知。我曾經(jīng)問過學生你們的理想是什么?很多同學的回答讓我默然:“放牛、放羊、當農(nóng)民。”因為在他們的生活中就只有這些才讓他們能找到快樂??梢娝麄兊纳疃嗝吹膯握{(diào)。閱讀量的匱乏,信息的閉塞導致學生們詞匯量不夠,想更談不上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老師一布置作文,學生就會遠離作文,討厭作文,將作文視為一件苦事。那么學生的作文水平自然就很難提高了。
二、藏語和漢語的句子基本成分語序不同,導致學生作文的句子不通順
語文課程在民族地區(qū)被稱為漢語文,作為西藏農(nóng)牧區(qū)的初級中學,這里的學生既要學習本民族的語言,同時也要學習漢語文,本民族語文被稱為“母語”或“第一語言”,漢語文被稱為“第二語言”。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漢語教學,性質(zhì)上屬于第二語言教學。受“母語”的影響,造成在漢語文的寫作上語句不通順。
學生們除了在課堂上外,日常生活中大多用本民族語言交流,且漢語也是作為第二語言來學習的。本來基礎就差加之平時又不去鍛煉那么學生的漢語水平就不會提高,寫作水平也就上不去。
三、父母的文化水平較低,小學基礎沒有打好
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城市里的孩子從小就受到父母較好的引導。而在農(nóng)牧區(qū),孩子的父母都是藏族,有的連漢話都不會說,更不要說教孩子了,所以,一般的父母只要求自己的孩子考個好成績就行了,至于孩子的漢語文水平,特別是作文水平怎么樣是不關注的。長久如此,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寫作興趣。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取得好成績,必須打好基礎。而生活在西藏農(nóng)牧區(qū)的孩子,剛進小學時都聽不懂漢話,學漢語對于他們來說是一件難事,如果努力學,六年下來或許有所成就;如果不努力,六年下來有的學生還連拼音都不會。所以升入初中后,大多學生漢文基礎較差,能把漢話說通就不錯了,更不要說寫作了。
四、根據(jù)上述原因,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基礎訓練
前面我們說到農(nóng)牧區(qū)的學生漢語文基礎差,鑒于這一點要想寫好作文,就要從字詞開始。學習掌握大量字詞。掌握運用字詞的金鑰匙:聯(lián)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聯(lián)系自己學會的語言及字詞知識。
句子訓練。只要是一個句子,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說的人、事、物、景,二是說目的。區(qū)編教材配套的同步練習冊中有很多看圖說話的題目,教師正確的引導學生完成看圖說話練習,在練習時指導學生說一句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話。
2、教師的師范作用
在字詞句積累的基礎上可以進行段落和文章的練習。教師在每布置一篇作文時,首先要給學生編好提綱,確定好中心,定好內(nèi)容的詳略,具體地指導學生?;蛘页鱿嚓P的范文,教師在課堂朗讀,學生仔細聽,認真思考后仿寫。有的作文也不一定非寫范文不可,我們所使用的區(qū)編教材里就有一些課文是可以直接用以仿寫的。
3、加強閱讀,不斷積累
作文是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具體反映,那么,寫好作文必須加強閱讀,擴大知識面,加強積累。首先,要認真讀好課內(nèi)讀物?,F(xiàn)在小學、中學課本都突出了閱讀教學,增加了閱讀課本和閱讀篇目,教師一定要在繁忙的教學之余,很好地指導學生閱讀。每讀一篇就布置一篇相同文體和內(nèi)容的練習。同時,學校、班級、教師都要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時間、場所、刊物。
4、寫事實,表真情
學生在寫作文時,要利用身邊的實事,能夠引起大家共鳴的一些事情做素材。比如:尊老愛幼之德,勤儉節(jié)約之風,這些方面生動的事例,活生生地就發(fā)生在同學們的身邊,這些都是同學們喜聞樂道的。讓學生將這些生動的事例記錄下來,這樣,學生覺得有很多話要說,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5、加強自修,提高素質(zhì)
人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那這一桶水從何而來呢?作為教師,應該不斷接受新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一個人的學歷固然重要,但學歷并不等于學識水平,而一個人的學識水平主要還是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不斷學習和獲取的。
相信,只要我們?nèi)w教師克服困難,樹立信心,在教育教學這個光榮而神圣的崗位上認真學習,積極投身到教改活動。老師們從實際出發(fā),尊重西藏農(nóng)牧區(qū)中學學生作文實際情況,讓農(nóng)牧區(qū)中學生的作文寫出新意、寫出特色。同時應引導廣大學生自覺地擴大知識面,豐富閱歷,善于觀察,勤于練筆,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