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探討了多媒體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敘述了多媒體在音樂教學的優(yōu)越性,倡導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遵循課件的制作規(guī)律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讓多媒體成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音樂和情感激勵的工具,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創(chuàng)建理想的音樂學習環(huán)境,真正享受音樂的美感,熱愛音樂,激發(fā)學生的形象思維,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關鍵詞】多媒體 音樂教學 課件制作規(guī)律
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陶冶他們的情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教唱幾首歌曲和一些簡單的樂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以優(yōu)美的藝術形象感染學生、陶冶學生。
八十年代,電化教學的概念提出后,音樂教育工作者將錄音機、幻燈機等帶“電”的儀器設備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在當時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從八十年代末開始,CD播放機、錄像機、電視機、VCD播放機、組合音響、投影儀等設備逐漸加入到音樂教學中,教學效果隨著“視聽結合形式”的成熟而有明顯提高。
多媒體音樂教學以聲、光、電為主,利用多種先進的科技教學手段,在創(chuàng)新中大膽實踐,已顯示出巨大的優(yōu)勢。
一、多媒體運用在音樂課堂中的優(yōu)越性
1、利用多媒體教學能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主動性
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音樂唱歌課教學主要采取的是單一地教會學生唱某首歌曲,片面的認為學生學會唱某首歌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即便是進行了識譜教學,也因絕大部分學生對識譜不感興趣,導致唱歌教學純粹變成了教歌的形式。教師一句一句地教唱,學生一句一句地跟唱,整堂課教學機械反復。試想,教唱的那首歌曲要是學生都喜歡的還好,要是歌曲本身就讓學生覺得不夠好聽,旋律也不容易上口,那有多少學生能夠接受,有幾個人能夠堅持這種機械、呆板的音樂課堂呢?
再如音樂欣賞教學,有的教師就是找來許多的音響資料,整堂課放音響,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聽覺參與和思維參與的地位。
顯然,學生對這樣單一的聽老師演奏(唱)或放磁帶錄音感到枯燥、單調,學生在欣賞音樂時顯得很被動,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這樣,老師的教學也達不到很好的效果。
音樂是一種聽覺的藝術,需要通過聽覺來初步感受美,培養(yǎng)審美感知。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需依賴聽覺。聽,是音樂藝術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樂音響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學會感知就是學會用審美的耳朵、審美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探索音樂作品的美,所以充滿美感的MIDI音樂、文字、圖片、動畫、影像等多媒體綜合信息,則能自然地調動起學生欣賞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去感受音樂的力度、速度、情緒,學生在欣賞優(yōu)美畫面和MIDI音樂的同時,腦海里產生種種生動的想象,好象身臨其境一般,并激發(fā)起了強烈的音樂表現(xiàn)欲、創(chuàng)造欲。
2、多媒體的音樂教學易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增強教學效果
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式、聲音、色彩和感覺去思維的。”因為年齡的特點,他們對色彩和聲音有著非凡的敏感力,他們能夠在優(yōu)美的畫面,動聽的旋律氛圍中,更深刻、更準確地把握藝術的形象。
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特點,恰當?shù)倪\用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營造良好氛圍,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欣賞音樂的積極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學的效果。
3、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輔助小學音樂教學,可以彌補傳統(tǒng)音樂教學的不足
音樂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師教,學生學”,并以傳授知識、經(jīng)驗為主。
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雖已注重反復練習:如基礎知識以練“視”為主、視唱練耳以練“口”為主、音樂欣賞以練“耳”為主等等,音樂課的教學方式幾乎沒有大的改觀。藝術教育必須堅持動手導向,練習比上課更重要。把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融入音樂課堂教學,則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勵潛在的學習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另外音樂欣賞課如果還停留在單純的以講解與欣賞為主,僅僅追求聽覺感官的效果是遠遠不夠的。在科學技術日益發(fā)展的今天相信這種教法是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更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而多媒體教學恰恰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彌補這一不足。它的優(yōu)勢就在于可以將聲、光、電有機結合,利用網(wǎng)絡、計算機等設備提供圖片、電影、歷史人文等大量的相關信息,延伸課堂內容。
4、多媒體的音樂教學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
小學生年齡小,生活經(jīng)歷少,接觸的事物不多,所以他們腦子里儲存的素材就少。再者,無論什么教材它的知識容量是極其有限的,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也只是傳授教材中的那點知識,但現(xiàn)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網(wǎng)絡的普及為人們獲取大量的音樂知識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因此,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傳授音樂知識時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去收集相關知識并整理后在課堂中交流學習,這樣做會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多媒體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再完美的音樂課件也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師、粉筆、黑板等實物教具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應起主導作用,多媒體技術是為收到一定的教學效果而使用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賴于多媒體技術而把所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全部使用多媒體手段再現(xiàn)出來,那么教師就會成為多媒體技術的奴隸,只起到了播音員和解說員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師應有的主導作用。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只能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作為輔助工具,而不能喧賓奪主,取代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2、運用多媒體教學時不能華而不實,嘩眾取寵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使長期困擾教師的某些教學難點迎刃而解,但是現(xiàn)代信息技術也是一種教學媒體,為教學服務。充分、合理、靈活地使用多媒體,可以產生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課堂教學效果,而盲目地、機械地套用它,則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成為課堂教學的干擾源,從而走向華而不實的尷尬境地。
3、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要有選擇性
當前,音樂多媒體課件大致有課堂演示型、自主學習型、資料工具型和教學游戲型等類型的課件。教師在使用時要慎重選擇,注意自己的目的。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接受情況和接受能力、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以免欲速則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