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和諧產生美,和諧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構建一個充滿生機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教育”體系,和諧的課堂教學是重中之重。半個世紀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許多精辟的教育理論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潛移默化地教育著廣大的教育工作者,他的偉大精神代代薪傳。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主動地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發(fā)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在課堂上給學生一片和諧自由的空間,讓我們的語文課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關鍵詞】和諧 活力
和諧產生美,和諧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教育”體系,和諧的課堂是重中之重。半個世紀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敲碎兒童的地獄,創(chuàng)造兒童的樂園?!爆F代教育思想告訴我們:師生關系和諧健康,學生才會樂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養(yǎng)成為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那么創(chuàng)設和諧的語文課堂,讓我們的語文課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對我們每位小學語文老師來說更是責無旁貸!
一、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讀書氛圍
“讀”是學習語文的一扇窗口,讀可以收到“不待解說,自知其義”的效果?!缎抡n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币虼?,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盡可能多的時間讀書思考,并適時點撥、引導,努力做到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獲得知識技能。
二、提供自由平等的想象空間
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陶行知先生說:“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學生學?!币虼耍谡n堂教學中,我們必須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探索“引導學生學”的方法,把教學過程變成“教學做合一”的過程。只有讓他們主動求索,把新的信息和已知信息結合起來,才能有所發(fā)現,有所創(chuàng)造。
想象的過程是大腦中改造記憶表象而創(chuàng)造形象的過程,它伴隨著學生情緒的參與,因而顯示出多樣性。
三、滿足激勵不同的好奇心理
“問”是一切發(fā)現和創(chuàng)新的奠基石。教師要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fā),積極啟發(fā),熱情鼓勵學生質疑,使學生從不敢提問到想問,從不會提問到善問,把學生的積極性引入到參與教學活動中來。
課文中關鍵詞句對全文的理解,往往起著“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發(fā)現問題,層層遞進,巧妙地將課文引向深處。因此,我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尋找問題,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在討論中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標。
四、營造民主自信的說話機會
當前語文教學中,統(tǒng)一的東西太多:統(tǒng)一的思維方法,統(tǒng)一的認識過程,統(tǒng)一的認識結論?!敖y(tǒng)一”掩蓋了學生個體認識的差異性,抹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品質。要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我們就應該摒棄教參的禁錮,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并正確采納,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在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如我教《烏鴉喝水》一文,在講到:烏鴉還可以用什么辦法喝到水時,有的學生說:“書上講‘把石子一個一個放在瓶子里’,這種喝水方法不好,小石子一個一個放太慢了,可以將瓶子扳斜,擱到石子上,這樣水就往瓶口斜,烏鴉就可以喝到水了,這樣做又快又好?!庇械膶W生說:“烏鴉可以打破瓶口,然后喝水,因為烏鴉渾身長著羽毛,不用怕被割破皮?!鄙踔劣幸晃粚W生第二天告訴我:“如果瓶子里的水只有小半瓶的話,石子放進去,水有可能不會升高,昨天回家我做這個實驗的?!边@些獨特的見解,突破了常規(guī)的禁錮,正是創(chuàng)造意識的萌芽,我一一加以肯定,鼓勵他們再探索,讓孩子們在講述中不斷產生新的、有價值的東西,以獲得發(fā)展思維的求異性、靈活性。
五、啟發(fā)引導歸納學法的習慣
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漁,則可終生受用?!爆F代人說:“未來的文盲將不是那些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边@些話從不同側面論述了教師向學生傳授方法的重要性。學生要真正掌握及運用一定的學法,須有教師的精心設計和指導。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我深深地覺得:作為教師,我們應多設身處地地為學生想想,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給學生營造廣闊多樣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在敢想、敢說的空間里主動參與,自主發(fā)揮。讓我們攜起手來,在陶公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共同為創(chuàng)設和諧的語文課堂而努力,讓每一堂語文課都能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