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目前的新課程改革的歷史課堂上,合作學習方式已經(jīng)成為一種時尚被廣泛應用,但是只要認真觀察,反思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所謂的“合作學習”僅僅流于形式。結合具體實踐,就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筆者認為應該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和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關鍵詞】合作學習 有效性 合作意識 引導作用
在目前的新課程改革的課堂上,合作學習方式已經(jīng)成為一種時尚,并且教師大多采用分組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合作。從表面上看,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但是只要認真觀察,反思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所謂的“合作學習”僅僅流于形式。結合具體實踐,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我認為應該認清歷史課堂中合作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有的放矢解決問題。
一、從學生的角度看,應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各司其問,合問共贏
所謂“合作學習”有專家這樣界定:合作學習就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包括五個基本要素:一是異質分組;二是積極互賴;三是個人責任;四是有效溝通;五是小組自評。只有具備這些要素的小組學習,才是真正的合作學習??梢妼W習是積極主動的過程,是領悟發(fā)現(xiàn),建構生成意義,是一個對話協(xié)商,協(xié)作分享的過程。學習同伴是重要的學習資源,學習離不開學習同伴的互助?!昂献鲗W習”更重要的價值,在于充分挖掘和利用同伴學習資源,進而完成學習的目的。所以對于合作學習應該遵循“一方面,通過合作促進學習,另一方面,通過合作學會合作”的宗旨。
但是,實事求是的說,在我們目前的大多數(shù)課堂中,形式上是分組合作,但并沒有實現(xiàn)合作學習的宗旨。課堂上分組依然鼓勵的只是“競爭”,至于“合作”的態(tài)度和氛圍并沒有形成。比如:有的學生自己既不習慣也不善于主動的思考問題,不習慣大家一起合作解決問題,他們只是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另外,有的學生又往往不給其他學生發(fā)言和展示的機會,只是一味的自說自話。學生的合作意識淡薄,而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今天,早已過了單槍匹馬就可以獨闖天下的時代,只具有競爭而缺乏合作精神的人,在當今社會中將失去生存和發(fā)展的空間。因此,在小組學習中我們必須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品質和能力。要使學生學會:一是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fā)言,努力掌握別人的發(fā)言要點,對別人的發(fā)言做出評價;二是學會質疑聽不懂時,請求對方作進一步解釋;三是學會組織支持小組學習,能根據(jù)他人的觀點作總結性發(fā)言。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不斷產(chǎn)生新的想法,同時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的學會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只有具備了合作意識,才能使以后的小組學習真正具有“合作”的作用和價值。
二、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明確學生合作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巧設問題、完成學習任務
新課程所倡導的合作學習理念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歷史教學實踐經(jīng)驗和駕馭教學的能力,而且還要有較高的理論修養(yǎng)和知識水平,充分發(fā)揮好教學引導者的作用。如何開展合作學習,提高歷史課堂“合作學習”的時效性,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出發(fā):
1.制定切實可行的合作目標,落實合作任務
掌握學習理論認為:“有效的教學始于教師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教學目標本身具有導向、評判、激勵功能,整個教學過程從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開始到達成目標結束。所以在歷史課堂教學合作實踐中,教師必須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合作目標。比如:讓學生明白本課有哪些地方需要同別人展開合作,怎么開展合作,自己在合作中應完成的任務是什么,合作后應掌握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等。
在確定合作目標后學生一定要有明確的學習任務,也就是教師要向學生說明學習的內(nèi)容和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評價的標準等。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任務可以避免合作學習的盲目性,從而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效性。
2.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巧設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欲望
巧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探究欲望和動機是順利開展高中歷史課堂合作學習的重要保證。教師精心設計一定客觀條件如:提供學習材料,動手實踐,解決問題的情境氛圍,使學生面臨某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從而激起學生的疑惑、驚奇、興趣的情感,產(chǎn)生一種積極合作探究的愿望并逐步解決歷史問題。
可見要實現(xiàn)有效的“合作學習”,教師必須承擔好學習引導、促進者的角色。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培養(yǎng)和激發(fā)其合作學習的問題和意愿,營造民主、平等、尊重的學習氛圍,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和任務。
3.合作討論中教師給予必要的方法指導
教師要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必要的組織和引導,要深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注意交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技巧、組織討論的要領,有針對性地提供具體的幫助;要制止小組合作學習的話語霸權,擴大學生的參與面,努力使合作成員的表達機會均等;要鼓勵成員特別是小組發(fā)表獨立見解,積極肯定和贊揚合作學習的共同成果,善于把個人或小組的創(chuàng)造性觀點轉化成全班集體的智慧。
總之,高中歷史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達到的。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還要繼續(xù)研究學習歷史的方法,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歷史課堂充滿生機。作為歷史教師要積極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充分發(fā)揮好學生學習引導者和促進者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石鷗、劉麗群:《中小學與教學改革》,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頁。
[2]余文森、吳剛平、劉良華:《解讀教與學的意義》,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29頁。
[3]陳侃:《合作學習中,解決三個和尚沒水吃》,《中國教育報》2005年第9期17頁。
[4]項寧:《合作學習中“小權威”現(xiàn)象探析》,《寧夏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115頁。
[5]余文森、吳剛平、劉良華:《解讀教與學的意義》,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30-1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