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學生渴求獲得知識、探索真理而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是推動學生認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以興趣為橋梁,是創(chuàng)新教育一條最基本的經驗,數學新課程標準理念強調: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是在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得到培養(yǎng)的。因此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前提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興趣是學習的營養(yǎng)劑。教師最基本的職責就在于知識與學生間架起興趣的橋梁。其實直觀的重要作用,也是引起學生的興趣,可見興趣在教學中十分重要。學生一旦失去興趣,教學就會發(fā)出紅色信號,要提高學生的興趣,重視教學的趣味性、藝術性,實質也是提高教師教學藝術性,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便開始主動起來。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們廣大數學教師必須十分重視的一個問題,對于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應當滲透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全過程。
一、滿堂灌的課堂及其教師激發(fā)不起學生興趣
部分教師特別注重自己的主導地位,進教室基本上全是一言堂,學生是聽眾,最多是穿插一些提問,學生處于愛理不理的狀態(tài)。數學課給學生的印象是枯燥,乏味,單調。換而言之,教師越是能講,學生越是排斥。久而久之,學生是厭惡這門課程,連同教這門課的數學教師。
二、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正確認識
數學是人類接受教育的基礎學科,所以要想學得更多,學得更好,知識淵博,擁有良好的數學基礎是非常必要的。
要想讓學生學好數學,必須讓學生們有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的認識,只有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為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才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明白只有自己親自參與新知識的發(fā)現,才能提高自己獨立解決問題、善于思辯、善于歸納整理的能力,才能真正鍛煉自己的思維、開發(fā)自己的智力、發(fā)展自己的能力。只有明白“數學是鍛煉思維的體操”的作用,才能積極參與數學的學習,使自己的思維得到盡可能多的鍛煉。
三、將數學教學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曾說“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指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倍F行教材,較之以往,有很大改進,,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意識越來越強?;谶@種情況,我們理應在教學中轉變觀念,用教材不拘泥于教材,重視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讓現實的生活走進學生數學學習的視野,進入數學學習的課堂,才能使數學學習變的具體、生動、直觀,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觀察周圍的客觀世界。通過數學與生活實踐的聯系,增強數學作用意識,把教學歸樸于實踐,歸樸于生活。
將數學教學生活化,就要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并通過這種結合,使學生懂得如何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收集和處理來自周圍的信息,并逐步形成利用數學來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只有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才能使學生領悟數學的作用與意義,更積極的搞好數學學習。那么,怎么才能將數學與生活更好的結合起來呢?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
四、將數學與文化娛樂相結合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學生,參與到具有生活實際背景的數學實踐活動中去。這樣做,不僅能鞏固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還能開闊學生的數學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體驗數學的實踐性。
五、讓學生頭、口、手動起來
引導學生在數學教學中動手、動腦、動口,是搞好數學教學的客觀要求。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從根本上來講是一個對數學的認知過程,即把教材中的知識結構轉化為他們對數學的認知過程。如果在為新課的鋪墊中,教師選擇有趣新奇的內容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動口,那么學生會對即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很大興趣,從而使教學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六、和學生多進行情感交流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由于任教課時少,師生交流機會不多,很容易在學生中形成固板、嚴勵的印象,如果學生感覺老師很可怕,就很難喜歡他上的課,因此,數學教師在平時要多找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有可能的話,經常與學生進行一些集體活動,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親和力,這樣學生才能喜歡這位教師,進而喜歡數學這門課程。“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師應加強與學生感情的交流,增進與學生的友誼,關心他們,愛護他們,熱情地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作學生的知心朋友,能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友好感、親近感,“尊其師,信其道”,與學生的感情加深了,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喜愛你所教的數學學科了。
總之,數學課本本身是枯燥的,教師要活用課本,變死的教材為活的生活,巧用生活教育和數學學科的關系,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努力克服傳統(tǒng)教學的缺點,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和學生產生良好的關系,為數學教學做出應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