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專生正處于對世界有一定了解,而又亟待塑造積極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階段。因此,德育工作在中專學校的教學活動中具有重要意義。主要針對“中專班主任如何開展學生的德育工作”這一問題展開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中專班主任;現(xiàn)實意義;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教師任何教學時期都需要重視的教學部分。德育工作的良好運行是幫助學生樹立健全人格、純凈心靈的必由之路。
一、德育工作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提高學生個人素質(zhì)
德育工作旨在幫助學生明白什么是美德美行、善言善心,是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但又難以量化測量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通過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等方式,發(fā)現(xiàn)、指正、改變、塑造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提高學生自我反省、自我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不斷進步、不斷發(fā)展。學校積極開展德育工作,能幫助學生感受學校及社會的溫暖,盡快走出青春迷茫時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做好德育工作,有助于學生成長為一個志向高尚、品行高潔的高素質(zhì)人才。
(二)營造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
良好的德育氛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需要教師、學生、家庭等團體的共同建設。開展德育活動是學校努力營造和諧融洽校園環(huán)境的證明。在這一過程中,作為領路人的教師,需要時刻關注自身的禮儀規(guī)范,言行合一,才能以自身言行傳遞美德的力量。
美德具有驚人的力量,當學生看到美德,便會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美。同時,美德具有動人心魄的魅力,美麗的言行品德能感染學生,讓學生以擁有美德為美,努力成為一個擁有美德的人。長此發(fā)展,學生將真正擁有美麗的情操,不斷磨煉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端正行事態(tài)度,漸漸學會良好的為人處世的方法。這種態(tài)度能被人感知,感染更多的人。例如,當學生明白父母的辛苦,明白怎樣關心父母、體貼父母,父母家人感受到這種改變,也會以愛回饋,這便能促進家庭關系的良好發(fā)展。
因此,學校注重開展德育工作,不僅對營造良好的學校環(huán)境有益,還對社會上的小家庭有著積極的影響。和諧融洽的校園、家庭環(huán)境可以讓學生快樂學習、積極向上,對學生技術(shù)方面的學習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幫助。
(三)推動社會和諧發(fā)展
社會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注重德育工作,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技術(shù)能力良好但思想消極的人才,常常沒有前進的動力,難以將自身能力全部展現(xiàn)出來。技術(shù)水平高但價值取向與大眾違背的人才,容易懈怠,不愿為社會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甚至延緩社會發(fā)展進程。培養(yǎng)出品行與能力皆優(yōu)的學生,能有效提升社會發(fā)展的速度,增加人才資源的利用率。
同時,德育工作的實質(zhì)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事物評判標準,這能提高社會道德水平,降低犯罪率,同時提高公民評判能力,推動社會民主化進程。
二、關于班主任如何開展德育工作的建議
(一)提高教師素質(zhì),潛移默化
對學校來說,應為教師組織相關培訓,保證教師自身德育素質(zhì)水平。部分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品德方面的教育,學校應號召教師注重學生的品德教育,讓全體教師都意識到學生德育培養(yǎng)的重要性,讓教師認識到學校不僅是教導學生技術(shù)的地方,還是一個教導學生做人的地方,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德育氛圍,協(xié)助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
對班主任來說,首先應自覺提高自身品德修養(yǎng),提高自己的本職技能,認真準備好每一堂課,耐心對待每一個有困惑的學生,友愛同事,關心家人,從自身做起,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姿態(tài),讓學生明白美德不是一時之事,而是終生需要努力的目標。
其次,班主任應明白學生與自己都是社會的一員,學生的存在與老師的存在都需要被尊重,不應因為班主任年齡長于學生,便全盤否定學生的思想,而應以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的困惑,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探討,用可靠的言論或真實的事跡逐步感化學生,讓學生真正信服自己,真正認同自己對美德的評判標準,讓學生愿意以實際行動響應老師的教誨。
最后,班主任還應注意學習一些別的技巧,學會與學生交流,提高自身魅力,讓學生愿意向班主任學習,主動模仿班主任美好的行為,潛移默化地改變學生的思想品德,這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自省能力。
(二)完善評價體系,構(gòu)建交流平臺
班主任可以構(gòu)建一個德育工作交流中心,方便班主任之間互相交流教學經(jīng)驗,共同進步,將優(yōu)秀的教學方式傳授出去、發(fā)揚光大,同時降低同一個教學錯誤的出現(xiàn)頻率。德育工作交流中心還可以將學生納入其中,供學生發(fā)表自己對于德育活動的看法,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直觀地了解學生的想法,針對學生的觀點,有選擇地做出改變。這有利于改進德育活動,使德育活動更貼合學生情況,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更有成就感,更樂于參與德育工作。
三、腳踏實地,從小事真事開始
班主任應該開展更貼近現(xiàn)實的德育活動,切忌“說空話、做大事”,應該先做好自身的事,再讓學生做好身邊的小事,之后再逐步推進德育工作的發(fā)展。具體來說,班主任應該先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關愛學生的一舉一動,了解學生現(xiàn)有的行為思想,針對學生的自身素質(zhì),做出相應的準備,不要生搬硬套。例如,可以呼吁剛?cè)雽W的學生去了解父母家人每日的生活,讓學生關心家人,學會觀察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感悟生活。在此基礎上,學生可能自發(fā)明白家人的辛苦,學會以愛待人、諒解他人,或?qū)W會社會的艱辛,明白生活不易需努力的道理??傊?,班主任應先用學生愿意做、容易做到的小事情去啟迪學生。
不同的學生在同一個德育活動中的感悟可能不一樣,班主任需要通過觀察、詢問等方式明白學生究竟感受到了什么,認真記載并進行分析,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對德育活動做出針對性的調(diào)整,讓學生真正有所感悟。也因此,班主任應該開展多種形式的德育活動,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查學生的德育情況,力求提高德育活動的有效性。
德育工作是一個難以量化評定的工作,班主任需要花費比普通教師更多的精力去了解自己的學生、親近自己的學生。因此,班主任往往需要更大的耐心和毅力,但這也是社會最需要努力的,每個堅持辦好德育工作的教師都值得高度贊揚。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德育工作看似簡單,卻如同沃土之于鮮花,是和諧社會不能缺少的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劉婷婷.中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下,2012(7).
[2]張步清.中職院校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下,2011(11).
[3]張志俊.班主任工作與人性化的班級管理[J].教育現(xiàn)代化,2015(17).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