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全面開展,對于高素質(zhì)綜合型人才的需求日趨迫切,教育部門作為為社會發(fā)展輸送人才的重要機構身上肩負了重要的責任。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推進,體育課程逐漸被社會各界廣泛重視起來,主要針對當下中學體育課程中分類教學的模式進行分析和探討,并提出若干建議,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分類教學;模式探析
中學階段的學生處在學習緊張的關鍵時期,如何有效地通過體育課進行身體的放松和體能的培訓成為當下教育部門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引入分類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更好地鍛煉學生的體能素質(zhì),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交際能力。
一、我國中學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本文通過對筆者所在城市中學進行走訪調(diào)查,與現(xiàn)階段我國中學體育教學情況相結合,將其現(xiàn)狀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中學體育教學的課程安排情況
本文通過一系列的走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我國由于應試教育根深蒂固,導致整個中學階段體育課時非常少甚至有的中學在課程表上安排了體育課,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卻被其他科目所占用,學生長時間無法進行戶外體育活動,身體得不到很好的鍛煉。除此之外,大多數(shù)安排體育課程的學校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大班教學的模式,男女混合教學,無法有效地針對不同學生差異化的身體素質(zhì)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制定,最終導致整體教學效果不良。
(二)中學領導對體育課程不夠重視
中學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相對較大,高考壓力如影隨形,很多中學為了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對學生的文化課高度重視,忽視了體育課程等其他藝術科目,教師和學生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備戰(zhàn)高考之中,忽視了體育課程在學生身心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中學體育課程教學方法傳統(tǒng)、單一
中學體育課程教學方法過于傳統(tǒng)、單一也是現(xiàn)階段我國在教學中存在的重要問題,大多數(shù)學校在其體育課程的教學中過于流于形式,沒有切實地從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發(fā)展需要方面去進行考量,多數(shù)采用自由活動的形式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程失去興趣。
二、中學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的概述
(一)中學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的定義
所謂的中學體育分類教學模式主要指的是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在一定的科學理論和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針對不同類別、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學生制定的差別性的教學模式,通過這一模式能夠徹底摒棄傳統(tǒng)的大班教學的弊端,充分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提升他們的體育學習熱情。
(二)中學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的意義
中學階段繁重的課業(yè)負擔和來自老師、家長的壓力給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甚至有很多學生不堪重負進而患上心理疾病,對其未來發(fā)展產(chǎn)生非常不利的影響。體育課程作為放松學生身心、鍛煉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重要課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競技精神、合作意識都有很好的幫助。中學體育分類教學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進行分類教學,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其健康發(fā)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三、中學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的應用
通過對現(xiàn)階段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和分類教學的概念進行分析,將其模式的應用建議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在教學內(nèi)容中應用分類教學
傳統(tǒng)的中學體育課程的教學模式一般采用教師講、學生聽進而模仿的形式,教學內(nèi)容過于死板、陳舊,現(xiàn)代化的分類教學模式徹底摒棄了這種模式,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多與學生進行溝通,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充分體現(xiàn)人性化的教學觀念,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例如,在北師大版“運動中傷害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課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內(nèi)容分成小組,通過小組內(nèi)部的交流合作制作教學PPT,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和講解,通過一系列的過程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深刻記憶,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二)在教學形式中應用分類教學
傳統(tǒng)的中學體育課程采用單一的教學形式,無法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現(xiàn)代化的分類教學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通過不同成員的分組教學,提升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競技精神,幫助學生在做游戲的同時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三)在課程安排中應用分類教學
中學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相對較大,體育課程作為放松身心的項目應該得到廣泛的重視,但是現(xiàn)階段中學文化課程安排相對緊張,在很多情況下無法有效地進行體育課程的安排,在課程安排中應用分類教學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在高一階段文化課程相對較為寬松的情況下,將體育課程作為公共課程;高二、高三階段文化課程相對緊張,可以將體育課程劃分為不同項目供學生選擇,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本文針對當下中學體育教學中分類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和探討提出若干意見,希望能對未來中學體育教學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肖健歡.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的可行性方案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22).
[2]公彥國,楊煥峰.分類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
[3]肖健歡.推進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實踐的途徑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