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波動有時神似地殼運動,每次大崩盤之前,總是會不時暴露出一些不良之兆。只是這時候往往都是眾人熱情高漲之時,很少人能發(fā)現(xiàn)而已。
2015年5月27日,上證綜指收出一根吊頸線。這是典型的見頂圖形。次日,滬深股市放量大跌。此時,上證指數(shù)的K線組合越來越像2007年10月A股見頂前的走勢。從次新股中出來后,我一邊密切觀望市場走勢,一邊將自己的想法與周邊人交流,提醒大家小心股市見頂。
當時的市場還是很強勢,每天漲停的個股都有一二百只,周邊的朋友很少能聽進去。其實,讓自己堅信市場后市不妙的,不僅僅是對每天K線走勢的觀察,還有實盤操作中不斷虧錢的警示。
6月1日,上證指數(shù)再度拉出一根4.71%大陽線??词袌鲎叩眠@么好,當天尾盤,我嘗試著用少量資金去搏一把。這次,我選擇了上半年漲幅相對滯后的券商板塊,買入2萬股太平洋。這只股票自己挺熟,去年秋天曾帶來不少收益。但隨后市場的詭異走勢,特別是6月4日高達6.12%的大震蕩,讓我再也忍受不住割肉出場。
6月5日,股指繼續(xù)大幅震蕩,滬市單邊成交放大到1.2萬億,上證指數(shù)尾盤頑強站上5000點。但當日的高位十字星,還是讓自己這樣的老股民望而生畏。當日收盤后,我開始急切地瀏覽網(wǎng)上的各種消息,以分析自己關于股指即將見頂?shù)呐袛嗍欠裾_。
當時,有兩個信息引起我的高度關注:一是有關清理場外配資的報道,當時的估算數(shù)據(jù)是,這類資金在3萬億—8萬億之間,一旦真的清算,其對市場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二是市場知名人士水皮等對當時兩市每日合計超過2萬億的成交量的分析,他們認為,如此高額的成交,每天都要繳納巨額稅費,兩融要繳納不少利息,場外配資更要繳納“高利貸”,這樣多條管道每日不斷抽血,滬深兩市要想長時間維持上述天文數(shù)字的成交幾乎不可能。
這兩個信息讓我意識到,股指見頂已經(jīng)是隨時可能發(fā)生的必然事件。與此同時,中國中車復盤后的惡劣表現(xiàn),最后堅定了自己股指馬上就要見頂?shù)呐袛唷?/p>
6月8日,被稱為中國神車的中國中車終于復牌。在一片看好聲中,該股當日開盤即無量漲停。就在很多人憧憬其再創(chuàng)新高之時,次日,該股雖然再次以漲停開盤,但開盤后不到5分鐘即放量跌停,最終以大跌9.32%收盤,成交更是放出497億的歷史性天量。
中國中車的走勢真的嚇壞了無數(shù)老股民,這讓他們情不自禁地想起2007年中國石油上市時的走勢。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新股上市。該股A股每股發(fā)行價16.7元本就很高,當天更以每股48.60元的價格開盤,開盤價幾乎成為全天最高價,之后就是一瀉千里的走勢,當天買入者近乎全線套牢,并放出140億元的成交,占當天滬市1571億元的成交總金額的近乎1/10。正是從這一天起,在中石油高山流水般的沉淪中,上證指數(shù)開始一步步走向熊市。
這一回,中國中車復牌后的走勢,幾乎完全拷貝了當年的中國石油,那些經(jīng)歷過當年特大熊市的老股民們,即使用后腦勺思考,也知道大事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