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聾人來說,具備良好的說話、寫話能力是他們與健全人溝通交流、賴以生存的主要手段,這就要求特殊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聾生說、寫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深深地感到:充分利用圖畫是提高聾生說、寫能力切實有效的方法之一,具體做法如下:
一、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插圖,看圖學文,讀文看圖,反復復述課文內容對聾生進行說、寫能力的訓練
聾校低年級課文多數(shù)以看圖學文為主,所采用的圖一般都形象生動,簡單明了,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這是對聾生進行說、寫能力訓練的好材料。盡管“圖”是靜止的畫面,但美麗多彩的圖畫對學生是很有吸引力的。對于低年級的聾生來說,“看圖”是他們了解事物的重要途徑,他們喜歡看課文中的圖,但對課文是如何表達圖意的卻不在意。所以,教師要因勢利導,從圖入手,指導學生通過看圖,了解客觀事物。在教給學生觀察方法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用恰當?shù)脑~語和具有個性的語言表達圖意。在引導學生仔細地、有順序地觀察圖畫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細心地讀課文,看課文是怎樣有層次地描寫圖意的,哪些內容圖上有,哪些內容圖上沒有。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看圖反復復述課文內容,同時對圖上沒有的內容可加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經常反復訓練,學生逐漸知道寫圖意不但要把圖觀察仔細,還要根據(jù)畫面進行合理想象:想象人物的語言,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動;想象圖上沒有畫出來的內容,把一個靜止的畫面動態(tài)化、具體化。如,《秋天到了》一課的課文插圖,是一幅色彩鮮明的秋景圖,可按照從上到下、從遠到近的順序觀察。在學生弄清圖上的景物后,要求學生具體觀察天空、云朵、樹葉、莊稼的顏色、樣子及大雁的動作,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圖意。對看圖學文的課文,經常反復進行這樣的練習,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會逐步得到提高和進步。
二、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的看圖寫話及語言訓練、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插圖,精心設計練習,對聾生進行說、寫能力的訓練
聾校的低年級教材(特別是語言訓練)中,編寫了豐富的看圖說寫、看圖說話的練習內容,這些圖畫內容畫面簡單明了,簡潔生動,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所以,在對聾生進行說、寫能力訓練時,教師應不怕麻煩,重視每一幅圖畫,并以此作為聾生語言訓練的素材,精心設計每一次說、寫訓練的環(huán)節(jié),緊密結合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先讓學生充分地說,在說好、會說的基礎上完成看圖寫話作業(yè),做到每訓練一次就有一次的收獲,使學生的說、寫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
三、自己動手,拼貼圖畫設計練習,提高聾生的說、寫能力
兒童的語言思維發(fā)展是階段性和規(guī)律性的。兒童在學完拼音后,語言思維有了一個飛躍。教師應抓住這個黃金時期,結合聾生動手操作能力強的特點,指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圖畫,根據(jù)自己的思維拼貼在寫話本上。然后指導學生看圖說圖??磮D說圖時要有順序地把圖看細、說細,還要把圖看活、說活。最后指導學生把看圖說話的內容用一句完整的話寫下來。二年級時,學生的識字量增加了,說寫動手能力更強了,我開始指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剪下來貼在本子上,然后引導學生看圖說話,在說的基礎上用幾句完整通順的話寫出圖意。二年級下半學期,我讓學生把幾幅順序錯亂的圖剪下來,按順序排列好后,貼在自己的寫話本上,并練習把每幅圖用一句話說、寫出來,最后連句成段。堅持這樣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反復訓練,學生的說、寫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到三年級時基本會寫一段通順的話了,也能和健全人進行簡單的對話交流了,這樣做也對學生進行了審美教育,陶冶了他們的情操。
四、圖文結合,反復朗讀,反復復述對聾生進行說、寫能力的訓練
在聾校的語文課文中,每一冊都安排了看圖學文的課文,這些課文圖文結合,情景交融,教學中可充分發(fā)揮朗讀的優(yōu)勢組織教學,在朗讀體會的基礎上,讓學生看圖復述課文內容,并脫離圖文復述,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仿照課文寫法練習寫話。如,學習完《秋天到了》一課后,我讓學生仿照課文寫法,選自己喜歡的一個季節(jié)寫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先播放有關“春、夏、秋、冬”景色的視頻,再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各個季節(jié)的不同特點,最后寫下來,結果學生興趣很高,寫得比較好。
總之,低年級聾生年齡小,說話寫話能力處于啟蒙解讀階段,正確的引導會使學生終生受益。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練習說話、寫話的過程中,要多表揚、多鼓勵,經常給寫得好的小朋友一點驚喜,使聾生對寫話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為更好地學習語文、融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怡云.聾生溝通能力培養(yǎng)方法初探[A].江蘇省教育學會2014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14.
[2]潘梅英,許俊祺,簡棟梁.“聾校低年級‘強化口語、說寫并重’語文教學模式實踐研究”實驗報告[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