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面氣象觀測是氣象工作的核心部分,為了更好地利用地面氣象觀測,最大程度地降低由于氣象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針對地面氣象觀測存在的問題及相關的技術應用進行了探討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改進措施。
【關鍵詞】地面氣象 觀測技術 問題 解決措施
一、地面氣象觀測的主要內容
1.天氣觀測
主要是為天氣分析和天氣預報提供氣象情報進行的觀測。根據其不同的作用,分為基本天氣觀測、輔助天氣觀測和補充天氣觀測。基本天氣觀測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統一規(guī)定進行,任務是通過若干項目的觀測,為日常天氣預報提供氣象資料。同時,為了繪制一些必要的輔助天氣圖,必須通過輔助天氣觀測獲取氣象數據。而補充天氣觀測是為了更及時地觀測天氣變化,其具體觀測時次及觀測項目根據需要而定。
其觀測時次和項目沒有統一標準,中國氣象部門規(guī)定:氣候觀測除了額外增加的如日照時數、各層土壤溫度和蒸發(fā)量等觀測項目外,其時次和項目觀測與天氣觀測中的類似,通過一定的氣候觀測,可以為氣候分析研究提供必要的氣象資料。
2.專業(yè)觀測
專業(yè)氣象觀測包括農業(yè)氣象觀測、林業(yè)氣象觀測、水文氣象觀測以及航空氣象觀測等,是為了某一具體的行業(yè)需要而進行的氣象觀測。
3.專項觀測
根據不同的需要,采用特定的設備、方法,對特定的項目如天電、輻射等進行觀測。
二、氣象站設置環(huán)境條件要求
觀測場地點的選擇應滿足以下條件:①選擇較為有利的地形,四周空曠平坦,無陡坡、洼地及高大建筑物等;②該區(qū)域無地方性霧、煙等大氣嚴重污染,觀測場要選擇在城市或工礦區(qū)最多風向的上風方,盡量避開污染嚴重的地方;③避免附近有反射陽光強的物體所在區(qū)域作為觀測場地點;④氣象觀測場附近的環(huán)境要符合相關法規(guī)、規(guī)定的要求。綜合各方面因素,選擇較優(yōu)的氣象觀測站位置,才能在較大范圍內預測預報出準確的氣象要素。
三、地面氣象觀測中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
1.觀測儀器問題。溫度表是地面氣象觀測中使用的感應器之一,但是經常出現的故障就是溫度表中的液柱中斷,從而導致數據不準確。通常通過甩動或撞擊的方式修復溫度表中的液柱中斷問題。此外,另一個導致數據失真的因素是蒸發(fā)器內的水會由于雨水較多的原因而溢出,針對這種情況,應采取一定的措施,計量蒸發(fā)器內溢出的水,達到保證記錄準確性的目的。
2.季節(jié)變化問題。觀測的項目、方法等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春季為霧、毛毛雨的多發(fā)季節(jié),應做好重要天氣的觀測和記錄;夏季天氣較為惡劣,要密切觀察云、能、天的狀態(tài),以及時判斷大風、暴雨、雷雨等形勢,以便做好預防準備工作。秋季一般天氣較好,但也要做好各個項目的觀測、記錄及分析工作。冬天氣溫較低,應做好冷空氣的觀測和記錄工作。氣象觀測因時因地而異,做好氣象預測各個項目觀測記錄,尤其是掌握各個季節(jié)氣象特點,才能全面提高氣象預測預報水平。
3.異常數據處理問題。在對氣象進行觀測記錄時,經常由于一些儀器出現故障或其他原因而導致記錄的數據異常。而自動站記錄作為我國氣象觀測的主要形式,經常會出現數據記錄異常,這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要對儀器的性能、結構較為熟悉,當儀器出現故障時,能在最短時間內檢查出來,并及時維修,減少異常數據。另外,人工站記錄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代替自動站記錄,如果無法代替,要按規(guī)定進行內插或缺測的處理。
4.云的觀測、記錄問題。云的形狀、位置與天氣現象的變化密切相關。對于云的觀測和記錄是建立在對云的特征、形成原因熟練掌握的基礎上,只有對不同的云準確地加以分析、區(qū)分,才能更好地了解天氣變化的狀況。相對于白天而言,在夜間對云進行觀察比較困難,為了提高觀測質量,準確預測天氣,觀測人員要進行必要的適應性訓練,通過對云的不同方位、距離進行觀察,提高自己的觀測水平。
對于云的記錄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受以下兩方面的影響:①主觀因素。主要是觀測人員根據自身經驗以及對當地的了解,忽略某種不常見或特殊的云,而習慣性地記錄標志性的云,導致天氣預測的不準確,甚至帶來極其嚴重的損失,因此觀測人員應秉持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進行記錄,遠離經驗主義及教條主義。②客觀因素。某些客觀因素的存在,會對氣象觀測員的觀測記錄造成干擾,不能做出準確判斷。對于一些客觀因素,要盡力消除或使其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四、結語
地面氣象觀測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作,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和改善。在建立完善的地面觀測系統的基礎上,完善系統的自動化建設,提高天氣預測預報的準確性,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好準備,同時也為氣候資源的開發(fā)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