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制圖》是一門既有抽象理論,又有很強實踐性的專業(yè)基礎課,它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對建筑圖樣的讀圖、繪圖能力。但對于中職生來說,《建筑制圖》的基本概念難以理解和記憶,空間想象思維難以形成,極易導致一些學生厭學現(xiàn)象。所以我們應該從國民經濟發(fā)展對中職校建筑類畢業(yè)生的需求實際出發(fā),多方采取得力措施,全面提升《建筑制圖》課堂的教學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建筑制圖教學 效果 興趣 建筑專業(yè)
《建筑制圖》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yè)基礎課,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空間思維能力,它被稱為工程界的語言,是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交流的媒介,是指導生產和施工的規(guī)范性文件。它也不同于以往所學的任何一門課程,它對于立體幾何知識不足,空間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要熟練掌握制圖語言,并且用其表達或讀懂復雜的形體存在一定難度。下面對如何提高中職課堂中《建筑制圖》課堂教學效果進行探討。
一、豐富課堂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由于教育體制,使得學習相對較好、相對優(yōu)秀的這一部分學生都去了高中讀書,而淘汰下來的學生在別無選擇的條件下就到職中來完成他們的學習生涯,大部分學生存在自卑心理。我們?yōu)閹熣?,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除了積極主動地講解知識外,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主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主動解決問題,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些問題可以通過課堂討論來解決。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成為課堂的主體,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活躍了課堂氣氛。例如,組合體視圖的選擇、一個形體表達方案的設計、尺寸標注的正確性等,都可以采用課堂討論的教學方法,通過學生的思考、討論,最后讓學生確定最佳方案。這種教學法使學生在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思維和表達能力上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二、教師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促使課堂效果的提高
職校的學生對于枯燥乏味的課堂早已經厭倦了,而且抽象的理論,復雜的圖形,會降低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為了使他們理解和掌握機械制圖的一些重要概念,根據其形體的特征,將枯燥的概念與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如在教點、線、面的投影規(guī)律時,我讓學生每人拿出自己的書和鉛筆作為投影對象,再將黑板、墻壁和地板構成三面體系,讓學生動手擺,看能擺出幾種位置,各自得到什么樣的投影。問題提出后,學生立刻活躍起來,你爭我辯,又是擺位置,又是討論,很快就搞清了線段和面之間的關系,這就是互動式教學?;邮浇虒W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情景,巧妙設問,在提問題后,發(fā)動學生展開討論,讓他們互相解答,互相糾正,教師再加以啟發(fā)引導。如在教截交線和相貫線時用橡皮泥做教具,課前準備好幾個切成圓柱和圓錐的形狀的橡皮泥,講授的時候采取不同的剖切位置用小刀給橡皮泥進行截切,讓同學們觀察不同位置的剖切面得到什么樣的截交線,都被這個橡皮泥道具吸引,整堂課都聽的津津有味。課后自己拿來橡皮泥做出各種模型,觀察形體,畫出圖形。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也培養(yǎng)了空間想象能力。
三、提高學生的讀圖畫圖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讀圖是繪圖的逆過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一方面要求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樹立信心,另一方面讓他們掌握空間想象的必要方法和技巧,形成一個清晰而完整的思維路線。讀圖是把幾個視圖結合起來,學生首先要將三個視圖大致看一下,確定形體的組合方式,從而選擇合適的讀圖方法(線面分析法或形體分析法等),按照前后、左右、上下的順序,利用視圖之間的三等、方位關系,結合一些讀圖的技巧,把它們合成一個整體,然后解決形體剩余的局部問題。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能直觀形象地將分析的整個過程清晰且循序漸進地展現(xiàn)給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不同的讀圖方法,教師要反復舉例,過程要放慢,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選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是怎樣運用的。在學生讀圖的基本方法掌握之后,教師可再舉兩種方法并用的例子,通過一些典型的示例,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空間想象能力。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在學習繪圖的過程中,需要在頭腦中建立起三維投影的立體思維模式,即要擁有空間想象能力。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教育學生善于利用身邊的環(huán)境或實物,反復觀察,仔細揣摩。經過一定時間的努力,學生一般能夠建立起從立體轉換為平面的空間想象能力。但若拿來一張圖紙讓學生閱讀,學生有時仍會感到力不從心。這一方面反映出學生繪制圖形時的立體思維模式確立不夠,或不甚清晰,另一方面反映出學生對平面轉換為立體的思維方法和技巧普遍感到困難,不易掌握。
四、大力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教學內容安排得再合理,基礎知識講授得再透徹,如果沒有學生親自動手實踐這一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門課程的教學即使不失敗,也不會成功?!督ㄖ茍D》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yè)技能課,教師要想大幅度地全面提高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必須給學生大量的動手時間。教師不但要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反復練習繪圖和讀圖,而且在課后要給學生布置一定分量的作業(yè)或任務,加強其訓練,以期達到最佳效果。在學生學習完畫法幾何和專業(yè)制圖知識并經過一學期的反復階段性訓練后,教師可在學期結束前用1―2周時間,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配給他們不同的任務,布置一些帶有一定設計成分在內的課題,讓他們把所學到的繪圖知識連貫、有序、綜合、靈活地運用起來。題目可來自校內外實訓基地,內容可為專業(yè)設備圖、專業(yè)工藝圖等的設計與繪制,且要有必需的文字說明。此外,教師也要帶領學生深入生產第一線讀相關圖紙或就學生繪制的圖紙進行閱讀。綜合這兩方面的實踐可以達到教學效果驗證和學生自我檢查的雙重目的,為改進以后的教學和學生的自我提高提供參考依據。同時,教師應把上述實踐活動給出的成績納入結業(yè)考試成績中來,以便彌補閉卷考試中某些重要的技能無法考核的弊端,比如國家標準的查閱等。
五、小結:
總之,要上好《建筑制圖》這門專業(yè)基礎課,在授課時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教學質量還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好課程的信心,提高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并通過手腦并用的練習促進學生立體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全面提高學生讀圖、繪圖的技能,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要的具有較強實際操作技能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高素質的勞動者。
參考文獻:
[1]沈月英.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探索常州工學院學報,2013,8.
[2]郭秀麗.試析《建筑制圖》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新課程學習:下》,2014.
(作者單位:鹽城技師學院環(huán)境工程系 江蘇鹽城市 22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