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粗梳理、淺閱讀、虛探究、低效率不是有效語文課堂的特點。有效語文課堂是“立誠”的課堂,是教師“細研讀”和“實指導”帶動學生學習獲得發(fā)展的課堂。講求語文課堂教學的專業(yè)性,發(fā)揮語文學科獨有的教學優(yōu)勢,這樣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自然就會提升。
關鍵詞:語文教學;多媒體;語文教師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思考
時下,多媒體設備和技術借助各種力量的推動,被引入課堂教學,這是時代進步的成果,幫助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很多語文教師都非常重視課件制作與音頻、視頻材料的選擇。
然而,語文課堂并不是每節(jié)都需要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而一些年輕教師發(fā)展到了每節(jié)課沒有幻燈片、音樂、視頻等就好像不能上課的地步,每天花費大量精力把一些完全可以口述或板書效果會更好的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上課只是點擊執(zhí)行,讓人實在看著痛心。這樣一是浪費了大量寶貴的學習和思考時間,二是課件轄制下的課堂不是浮光掠影,就是沒有動態(tài)生成。
另有一些責任感不強的教師,在課前下載別人的成品課件課上直接播放,學生看完了事。這種語文教法,真是不敢讓人恭維他是一名專業(yè)語文教師,倒讓人想起了放映員的角色。如此做法真讓人感慨語文教學怎么能夠精彩。語文科姓語,語文課堂就是語言的品位和言語的學習,這一點對那些濫用多媒體的語文教師來說要認真記取。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思考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得風風火火。進入語文課堂,處處可見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忙碌身影。小組合作作為學生學習的一種方式,只有繁難、多維的任務需要學生分工協(xié)作時才應用,而一般性的學習任務完全沒有必要動輒就前后四人圍在一起,雖冠以小組合作學習之名,但實則浪費教學時間。再者,班級授課制本身就具有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班級本身就是一個組織,在班級內部的信息交流本身就是師生、生生間良好的合作學習的體現(xiàn)。因此,語文課堂教學要慎用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一定要剔除表演性的虛假合作,避免成為形式主義。
三、課文朗讀的思考
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最廣泛的教學手段之一。示范讀、個別讀、齊聲讀等多樣形式,幾乎每節(jié)語文課堂教學中都能聽到。然而,誤用朗讀的現(xiàn)象嚴重:學生事先自己沒有練習讀,教師就搞個范讀,嚇得學生再不敢張口;個別讀是指導學生理解文本、形成能力的最好途徑之一,可惜日漸式微,要么是教師沒有激發(fā)學生個別讀的熱情,或學生個別讀了又沒有組織評點指正,要么是個別朗讀能力好的學生經(jīng)常朗讀,其他學生被動旁聽而無熱情參與。這些做法都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在課堂中,語文教師要盡可能地利用各種形式組織學生個別讀和互相評議,比如“打擂臺”“推火車”等。
語文課堂中,齊聲朗讀的形式不宜過多應用,語文教師不能隨便下達讓學生齊聲朗讀課文的教學指令。朗讀講究因聲求氣、自我體驗,而異口同聲、眾口一詞的齊聲朗讀往往掩蓋了學生的個性。而且,語文教科書中的有些篇目不適合齊聲朗讀,比如有些語文教師把那些婉約、低沉的作品拿來讓學生在課上齊讀,這種做法就欠缺思考。
四、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的思考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前奏和鋪墊,是一個需要精心準備的重要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然而,有些教師在教學中總是為導入而導入,廢話連篇。與其這樣,還不如開門見山,直接進入文本的解讀來得簡捷。
文本表演本是一種好形式,組織學生進行文本表演的教師一般都是教學熱情高、有專業(yè)追求的。文本表演的目的在于對言語情感方面的感知,教師要防止學生模仿時下各種“演技派”的夸張的動作表演,這與其說是創(chuàng)新,不如說是搞怪。
另外,對于學生課堂發(fā)言的評價問題,語文教師要把握好度,對學生發(fā)言中的語病一定要零容忍,及時指出并糾正,不能含糊其辭。期待所有學科的教師都能注意這一點,語文教師在這方面尤其要成為典范。
綜上,語文教學必須講求專業(yè)品質。語文教師永遠在專業(yè)成長的路上,只有在文本閱讀和教藝追求上向更高的專業(yè)水準邁進,語文課才不會成為為人詬病的“大雜燴”和“四不像”,語文教學才會回歸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