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0-040-01
摘 要 武術是一種傳統(tǒng)文化,其可以幫助習武者強身健體,鍛煉習武者的意志,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近年來,武術教育已逐漸滲透部分高職院校,成為教育中的一部分,但部分高職院校僅將其作為一種體育項目,忽視了對武術教育文化性的思考,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對此,本文就關于武術教育文化性的思考進行一些探究。
關鍵詞 武術教育 文化性 思考
在高職院校開展武術教育有助于增強高職生身體素質,幫助學生掌握自我保護的技能,讓學生學會修身養(yǎng)性。但分析當前的高職武術教育可以發(fā)現其在教學過程中還面臨一些困境,如:教材編排不合理、缺乏文化性;教師教學方法不合理等,這些問題阻礙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以及武術文化與精神的傳承。故以下筆者就從高職武術教育的視閾出發(fā),對武術教育文化性進行一些探究并提出相關建議:
一、提高自身素養(yǎng),改善武術教育質量
在高職院校武術教育中,教師是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與技能的主導者,對學生武術知識與技能的提升 具有促進意義。但分析當前高職武術教育,可以發(fā)現部分武術教師教學水平不高、專業(yè)能力不強且教學方法仍存在一些問題,無法有效滿足當前學生對武術學習的需求。針對這一情況,相關學校應積極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鼓勵相關教師積極提高自身素養(yǎng),改善武術教育質量。
學??梢裕海?)組織參加專業(yè)培訓,如:學??梢砸龑ЫM織相關專業(yè)教師參加學校統(tǒng)一組織的專業(yè)性培訓,借助培訓提升教師知識與技能。(2)人才引進,學??梢詮V納人才,通過招聘、兼職等引進一批相關專業(yè)的人才,同時可以要求該批人才培訓學校在職教師。(3)支持并鼓勵學校相關專業(yè)教師進修提升自身專業(yè)知識與技能。(4)校企、校校聯合,共建資源,并實現資源共享,同時為相關教師提供交流空間,以此提升教師教學的專業(yè)性。通過這樣的形式為學校文化性武術教育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礎。
二、滲透武術文化,弘揚落實人格教化
在傳統(tǒng)的高職院校武術教育中,部分武術教育教材編排不合理,涉及文化教育內容不多;甚至部分教師根本不重視教材,教學內容僅限于傳授學生武術技能。這樣的教育形式不能讓學生感受到武術文化與精神,不利于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對此,在新形勢下的高職武術教育中,教師應注重為學生滲透武術文化,積極弘揚并落實人格教化,以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首先,相關學??梢怨膭畈⒅С窒嚓P專業(yè)的教師對當前的教材進行分析總結,取其精華將武術文化內容進行重新編排。學校可以成立相關專家小組,安排相關的負責人并由其引導組織相關教師參與編排工作。在編書過程中,教師可以考慮相關武術在高職院校的可行性以及學校學生的實際學情,借助多種資料增添一些武術相關名家的事例以及介紹,可以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通過這樣的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三、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師生互動交流
事實上,高職教育中部分學生對武術了解不多故學習興趣不濃,再加上部分教師教學方法機械、單一,導致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師應積極與學生之間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增強師生交流與互動,逐漸拉近師生距離,為之后武術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師可以:(1)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并可以與學生以平等的朋友關系相處,為學生營造出輕松、自由的上課氛圍。(2)教師應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教師示范教學,學生模仿學習”的教學模式,引導并帶領學生探究學習。如:講學生分為幾組,引導組織學生競爭學習,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與各小組學生互動,并給予適當的幫助與指導。在學生小組完成練習后,可以以小組匯演、教師評分的形式對學生的練習情況作出客觀的評價,及時鼓勵學生小組的優(yōu)點并針對學生小組在匯演中表現出的不足提出相關的以鼓勵為主的意見與建議,以此讓學生發(fā)現自己身上的優(yōu)點與不足,使其通過改進與完善后提升自身的技能與技巧。
四、注重知識技能,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
武術在我國歷史上源遠流長,且覆蓋力極廣,同時武術文化獨具的魅力也是其流傳至今的重要原因。故教師在注重引導學生學習武術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培養(yǎng)學生重視鍛煉的意識,使其在長期的武術教學中逐漸養(yǎng)成自我鍛煉的好習慣,提升其身體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
為實現文化性武術教育,相關高職院校應加強對武術教育的重視。如:可以在學習學習必經之路張貼相關的簡介、宣傳等,幫助學生加強對武術的認識與理解。同時,學??梢蚤_展武術節(jié)、武術表演、武術社團等活動,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該活動可以與學生學分相掛鉤,以此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主動性。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中開展文化性武術教育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幫助學生修身養(yǎng)性。但事實上,當前我國部分高職院校武術教育缺乏文化性,故相關教師應積極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為之后的教育奠定基礎;然后積極改變傳統(tǒng)的武術教育模式,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并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滲透武術文化,弘揚并落實人格 教化。另外,應在教學中注重知識與技能的講解,在長期的教學中逐漸為學生滲透終身體育意識,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俊峰.關于高校武術教學中武術文化教育的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6,04:38-39.
[2] 劉紅軍,姜傳銀.武術教育的文化性表現[J].中華武術(研究).2013,04:54-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