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words: extensive, material, comprehension
Summary: At present in most senior middle schools, teachers don’t attach importance to extensive reading although the General Outline says, “Extensive reading must be particularly increased…”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ies and skill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achers may do as follows:
1. Take the importance of extensive reading seriously.
2. Master the definite purpose for extensive reading essentially.
3. Select the reading material properly.
4. Use effective methods for training students to read fast and comprehensively.
5. Test students’ reading scientifically.
一、 引言
在信息發(fā)達的當今世界,能否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通過閱讀進行交流的能力。各行各業(yè)的人們在不同的工作中都需要進行大量的閱讀,以達到交際的目的??萍既藛T如能閱讀原文的專業(yè)書籍、資料,比依賴他人翻譯將會省時省力,因為現(xiàn)代科技信息的時間性很強,等待他人譯出,往往會貽誤時機。許多出國學習人員反映,聽、說并不是最大困難,而閱讀速度慢則是最大的困難。這種閱讀能力應在中學開始培養(yǎng),打好基礎。 泛讀訓練就是提高這種書面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泛讀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人教社SEFC教材在我地的實行,近兩年多來,筆者到市屬各高級中學隨堂聽課240多節(jié),從統(tǒng)計中發(fā)現(xiàn),有60%以上的教師對教科書中閱讀課文的教學是從為培養(yǎng)學生英語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的雙重任務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的。也就是說,多數(shù)教師把課文做精讀教材處理,已明顯從“只教語言本身,不重視閱讀理解”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擺脫出來。
根據《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初審稿)對中學英語教學目的的規(guī)定和階段側重的原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眾所周知,閱讀能力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才能培養(yǎng)起來,閱讀能力的增強是與閱讀量的多少成正比的。所以《大綱》明確指出:“在教學中……,特別要注意增加泛讀訓練?!钡珖乐氐膯栴}是:目前廣大教師只是除了在課文教學中對閱讀理解有所訓練外,就是在高考前夕,在高考試題的“指揮”下(高考試卷中閱讀理解占30%)給學生進行少量的閱讀理解訓練,絕大多數(shù)中學都未正式開設泛讀課,從來就沒有把泛讀教學作為一項教學內容來完成。顯然,哪怕是一個很用功的學生,如果僅讀好教科學,在每單元1-2篇閱讀文章及總共才6萬左右的詞匯量的有限文字接觸中是很難形成大綱中所要求的實際閱讀理解能力的,要達到大綱中所規(guī)定的閱讀速度更是無從談起。
三、泛讀教學的目標要求
中學英語泛讀教學的任務是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理解主要內容,提高學生對文字的快速感知能力。同時鞏固和擴大詞匯及語法知識,培養(yǎng)學生閱讀英語的興趣和習慣,擴大知識面,培養(yǎng)自學能力。
英國學者弗蘭科斯×格雷里特(Francoise Grellet)認為:“泛讀是一種熟練活動,主要是解決對文章的綜合理解問題。進行泛讀訓練時,首先應該從綜合理解開始,然后再向詳細理解過渡。要求學生完成的任務應該是綜合理解性的,同時,設計閱讀理解練習也應該從對選文整體意義理解開始,而不是詞匯或較具體的內容。”中學英語泛讀訓練的目的更應掌握選文的基本思想,強調對選文的整體理解,而不應偏離這個方向,去要求過細、過精的理解。
明確的泛讀教學目標,筆者認為應包括以下兩方面:
第一、泛讀強調在單位時間內更多更好地獲取信息,所以泛讀的根本目的是掌握文章的主旨,即了解其基本內容和中心思想。在進行泛讀訓練時,教師不必講深、講細,以詞匯不做過高的要求,對語法不做過多分析。
第二、泛讀是為了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在進行泛讀教學時,對選文閱讀理解程度,在不同年級要有不同層次的明確的目標要求。按理解題的難度劃分,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表層理解。它只要求懂得文章字面意思,對學生的要求是機械地重復文中主要內容,能在頭腦里對選文內容再現(xiàn)。我認為目前對初中學生所要求的理解水平即可限制在表層理解的這個程度上。
第二層:深層理解。深層理解的問題具有創(chuàng)造性,它要求學生利用作者所傳遞的信息,憑借自己的社會背景知識、生活經驗進一步理解和吸收讀物中沒有明確表述的、卻又與主題有聯(lián)系的思想與信息,即“弦外之音”。我覺得在進行高中英語泛讀訓練是時,尤其是在高一開始階段,這類理解程度的題目不宜過多,要把握一個“度”字。
第三層:評價性理解。即需要學生對作者所表達的內容說出自己的看法。閱讀就是為了吸收信息并利用獲取的信息分析解決問題,并對文章作價值性判斷,同時也獲得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這是閱讀的最終目標,在近幾年《高考考試說明》中對閱讀理解能力測試的主要要求也明確提到了這些。所以,到高考前夕,在進行泛讀訓練時,要有意加大第二層次和第三次層理解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