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越來越多的教師都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如何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其自主的學習呢?
第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愛動、愛玩、愛跳、愛唱是孩子們的天性,所以采用多種教學活動,讓孩子們能自主,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其教學效率必然會大幅度提高。根據(jù)學生們愛唱,愛跳的特點,上課剛開始時我們可以用歌曲活躍課堂氣氛,大多數(shù)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歌曲中。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交際互動。每節(jié)英語課我們可以利用3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由會話,不限內容、形式,由少到多、由易到難,逐步提高。我們還可以把要講解的內容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表演出來。讓其自己找到教學的難點、重點和疑點。
第二,要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立平等、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
很難想象,在情緒對立,課堂處于怒目相斥的氣氛中,學生會產(chǎn)生創(chuàng)造的欲望,會萌發(fā)創(chuàng)造的思維,會激發(fā)創(chuàng)造的潛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意識地以積極的情感去教育學生、激勵學生,讓學生從中得出積極的、肯定的反應,從而達到教育目的的一種教育活動。目前,教師實施情感教育的一些基本設想有以下方面:愛崗敬業(yè);熱愛學生;為人師表;團結協(xié)作;實踐積累。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的情感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刺激主體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使思維更加靈活、開放。相反,消極抑制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致使思維呆滯、狹窄。眾所周知,學習英語,如果僅限于死記單詞、詞組、死扣語法,平鋪直述課文,那將是十分乏味的。所以在英語教學中,要采取靈活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還要與學生情感互通,每次上課時提前幾分鐘到課堂,與學生聊聊天,問一問他們的學習情況,喜歡做什么,不喜歡做什么。此時老師的身份應該是朋友,當學生學習中出現(xiàn)困難時,積極鼓勵學生克服困難。學生讀錯音,做錯題時,要耐心幫助他們,同時還要說一些“It’s ok ,NO problem, That’s ok , Don’t worry.” 類似的話,這樣一來學生才敢于“冒險”。
第三,教師要因材施教,引導點撥,學導同行,使學生全面參與課堂教學。
在教學中,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多方面的個別差異,同一個班級,教學同樣的內容,有的學生感到很輕松,而有的學生學得很吃力,力不從心。因此教師必須依賴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實施因材施教,把班級集體教學與小組學習,分類指導,個別幫助恰當結合起來。對學習吃力的學生分析原因,對癥下藥,多指導,多啟發(fā),激發(fā)起他們學習的內動力,對優(yōu)秀的學生則要求他們不但要學會,還要學好,用好,能用所學知識進行簡單交際。鍛煉他們的能力,使他們很快脫穎而出。提問學生時,應面向全體學生。使他們都有回答問題,提出意見的機會,較難的問題可以先讓能力教強的學生來回答,使他們的發(fā)言,對其他同學有所啟發(fā),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則讓基礎教差的學生來回答,激發(fā)全體學生積極參與集體活動中來開展課外活動,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意識。自學為主,學導同行教學模式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自學→解疑→精講→演練\"; 是開發(fā)學生智能-包括知識、技能、智力、能力、品行這五項元素的好方法,它把教與學的重心放在學上,真正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指導為輔、教為學服務。自學為主,學導同行充分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學活動的主體;凡學生讀過教材已經(jīng)領悟或無師自通之處,教師不需要重復講解,可由學生復述或答題、演練,教師檢查驗收。學生的學法不同,遇到的難點也有差別。這正是教師需要掌握,進行指導與教學的依據(jù)。把教師從低水平重復課本的繁瑣勞動解放出來,只在學生必須由教師引導和把關的關鍵時刻,再充分顯示唯有教師居高臨下,把握全局,不容取代的重大作用。盡可能減輕學生的繁瑣作業(yè)負擔,給學生獨立獲知、勇于嘗試并在識別正誤的過程中增長才干,而不受任課教師個人的認識高度、智能水平及備課設置的框框限制;在學習過程的某一階段就有可能無師自通,甚至提出與教師不同的見解,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此外,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發(fā)展智力和個性,培養(yǎng)能力。課堂所學知識能在課外活動中得到鞏固。根據(jù)新教材的特點,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如:書法比賽,演講比賽,知識搶答,聽力競賽等,提高學習興趣,培養(yǎng)競爭意識,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
總之,我們一貫主張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自主學習,學導同行。其實這一教育思想精練地概括起來就是“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在教師的指導、輔導下,以學生自學為主,學導同行的課堂教學模式,實打實地著眼于讓學生通過自學,獲得真正的知識,得到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死記硬背所學到的知識,而是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去觀察自然和周圍的世界,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創(chuàng)新。從而切實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和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