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對幼兒的成長至關重要,本文簡要從三個層面論述了幼兒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旨在促使幼兒從小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實現(xiàn)教育目的。
關鍵詞:習慣;幼兒行為;榜樣
查·艾霍爾曾經(jīng)說過: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行為;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有什么樣的習慣;有什么樣的習慣,就有什么樣的性格;有什么樣的性格,就有什么樣的命運。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行為習慣對人一生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經(jīng)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結合相關的專業(yè)知識,我想對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做一些簡單的分析。
一、對幼兒的要求合理
不同時期重點不一樣,一段時間內只能培養(yǎng)一、兩個習慣。這跟我們之前對兒童的劃分是有相似的作用,不同時期的孩子在身心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所以要根據(jù)不同時期的身心特點結合幼兒自身的條件設定目標。
比如對于剛上小班的幼兒,特別是入園初期,我們給出的目標就是能夠做到入園時情緒穩(wěn)定,參與簡單的集體活動等,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尊敬日常接近的成人;在成人的提醒下會問“早”,問“好”,學會說“再見”;要別人幫助時,會說“請”;接受別人的幫助后,會說“謝謝”;不怕生人,會在成人的提醒下熱情而禮貌地歡迎客人;逐步養(yǎng)成過集體生活的習慣,積極參加各項集體活動;遵守幼兒園的一些規(guī)則,如按時入園、離園、按時吃飯、下課、參加游戲等;遵守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常規(guī)。在成人周圍活動,不離開成人獨自亂跑。
有些人覺得這些要求太低了,可是這些看似簡單的要求其實對于剛入園的小班朋友來說已經(jīng)是比較困難的事情,特別是剛入園那幾周,因為他們都是第一次離開父母開始走進完全陌生的集體生活,孩子從內心到行為都會出現(xiàn)很多不適和慌張。記得我當時帶小班的第一天,班上百分之八十的幼兒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有的哭鬧、有的撕咬、有的到處亂跑。
但是如果對于中班新學期入園的小朋友來說,穩(wěn)定情緒通常最多只在開學第一天或者前幾天比較注意,因為中班的孩子對于幼兒園生活已經(jīng)很了解。所以我們對中班小朋友的要求比小班入園的幼兒要求就明顯提高了,要求盡快回到幼兒園的學習狀態(tài),在小班的基礎上對于各種技能能夠更加熟練的掌握等等,具體的一些要求是:對長輩會稱呼“您”;能注意傾聽對方的談話,不打岔,能有禮貌地回答別人提出的問題;個人活動不影響別人。當別人碰撞了自己時會說“沒關系”、“不要緊”,當自己碰撞了別人時會說“對不起”等;不說粗魯話,不說謊話,做錯了事能大膽承認,認真改正;能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并較自覺地遵守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常規(guī),在家的生活有規(guī)律;在成人的提醒下,在公共場所知道遵守秩序,不亂跑、亂喊。過馬路小心,聽民警的話,逐漸知道遵守交通規(guī)則。
這些目標的順利進行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平時習慣的培養(yǎng)和遵守。在培養(yǎng)習慣時,一個習慣一個習慣的培養(yǎng),在一個習慣基本形成的基礎上在提出新的習慣要求。有一些富有經(jīng)驗的教育者曾提出習慣形成的時間,培養(yǎng)習慣關鍵是第一個月。如果能第一個月堅持下來,基本上就可以了。所以家長和老師應當相互配合讓幼兒的行為習慣得到不斷的加強。
二、注重榜樣示范的作用
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兒童的行為也是從模仿開始的,家長、教師應該以身作則,要求兒童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有時候家長會因為偷懶或者自身的不注意忽視了這個問題,反而是我們的小朋友在榜樣的示范作用上做的比較好。有一次在跟家長交流的過程中她告訴我,某天她跟孩子一起過馬路,交通指示燈是紅色,但是母親看看周圍沒有過往的車輛于是準備拉著孩子過馬路,但是這位幼兒卻及時的跟她說紅燈亮了停一停,綠燈亮了向前行。聽到孩子這樣說,那位家長告訴我當時她感覺還不如自己的孩子,孩子反而給她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我相信,幼兒在學校的行為習慣大部分還是比較好的,可是為什么總是有家長跟老師交流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孩子在家一點都不如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先讓家長自己思考一下在家的行為有沒有起到示范作用,榜樣是最好的說服力。只有從自身做起才能更好的要求別人。
三、努力實現(xiàn)家園配合
家校一致,形成合力,才有實效。在培養(yǎng)兒童良好習慣上,家庭教育的作用大于學校教育的作用,學校要負起指導家庭教育的責任。之前我提到的目標設置以及榜樣示范,其實都離不開幼兒園和家庭的共同配合積極指導。這種配合不能偏廢其一,有很多的家長向我們反映,小朋友在家的時候不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衣服,剛開始聽說的時候我覺得很詫異,因為班上的絕大部分小朋友在幼兒園都能夠自己進食自己穿脫衣服,特別是現(xiàn)在上了中班,這樣的能力大家都已經(jīng)完全具備了,可是為什么這些小朋友在家里都不會了呢?經(jīng)過多次交流和觀察我發(fā)現(xiàn),在家里家長的要求跟我們在幼兒園的要求脫節(jié)了,家長對幼兒的要求跟我們學校的不一致,所以小朋友會表現(xiàn)出兩種不一樣的狀態(tài)。其實這樣對幼兒來說是不好的,我們說過,任何習慣的培養(yǎng)都必須堅持并且保持一致,如果不能形成統(tǒng)一的規(guī)范,那么我們對幼兒的教育就會達不到效果。
幼兒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幼兒一生的成長都至關重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習慣是我們長期研究的方向,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總結出更多的經(jīng)驗,讓我們的孩子們更加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