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高端腕表消費群體對商品的選擇更在意價格和追求個性及與眾不同的新款式,這讓以“低價”為招牌的瑞士康斯登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識別潛在機會以求險境逢生
瑞士名表,曾經如雷貫耳;其實當下也依然如此,盡管受到了智能手表的沖擊?;仡櫲鹗跨姳順I(yè)過往幾年在亞洲的發(fā)展歷程,可謂成也中國,敗也中國。那些黑頭發(fā)、黃皮膚,堅信窮玩車、富玩表,名表才是實力雄厚象征的土豪們,曾在2008年拯救瑞士名表于水深火熱之中。而今10年不到,他們卻讓瑞士名表在中國歷經了冰火兩重天,在受寵之后又遭遇慘敗。
在2015年蘋果、三星、谷歌等公司相繼推出智能手表的情況下,康斯登依然按照慣例推陳出新,這似乎成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舉。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第44屆巴塞爾國際鐘表珠寶展上,康斯登從容地推出了2016新款腕表。
有百年歷史的瑞士腕品牌表康斯登,向來把“經典不滅”奉為設計圭臬,繼2009年推出的Runabout系列、2011年推出的“Runabout Moonphase賽艇系列月相腕表”之后,在去年瑞士手表出口值首次出現負增長,市場并不景氣時推出新款萬年歷腕表,此舉有些出人意料。
在古典制表業(yè)中,萬年歷是技術較為復雜的一種功能,所以它的價格從來不在便宜的范疇內,遍布世界的老顧主都知道,它通常標價2萬歐元以上。2014年,萬寶龍曾推出一款定價為1萬歐元左右的萬年歷手表,當時就被業(yè)內稱為萬年歷價格殺手。對此,康斯登的擁有者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及世界品牌的沉著,集團亞洲區(qū)品牌總監(jiān)塞巴斯蒂安(Sebastien Cretegny)表示,“挑戰(zhàn)與機遇共存,應對挑戰(zhàn)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識別潛在機會,并專注于長期結果?!斌w現出絕處逢生的財智。
瑞士制表業(yè)曾占全球手表產業(yè)的半壁江山,但這一格局在智能手表殺向市場后悄然發(fā)生了改變,自智能手表面世以來,就被人們視為是瑞士手表的強勁對手,甚至有人預測,傳統(tǒng)手表產業(yè)將被智能手表顛覆。盡管瑞士鐘表工業(yè)聯合會會長讓·丹尼爾不承認智能手表是影響瑞士手表市場的主因,但他認為智能手表的出現,確實是全球手表市場的一個新現象,它滿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對此,他還是信心滿滿,認為瑞士傳統(tǒng)手表無可替代。這一說法,受到那些購買了奢侈腕表并享受到其保值體驗的客戶群的贊賞,他們用事實說話,把經久耐用、走時精準的奢侈腕表,界定為“簡直可以當成傳家之物留給子子孫孫”,而更新換代太快的智能手表,不具備可比性。
但殘酷的現實卻向“瑞士”步步緊逼,令人瞠目的是,除了核心的時間指示功能外,目前市場主流的智能手表均具備多種適用于廣泛人群的用途,如收發(fā)短信和電子郵件、接打電話、連接網絡新聞媒體、收聽音樂、監(jiān)測用戶健康數據、支持移動支付等等。
大敵當前,傳統(tǒng)的瑞士手表毫無疑問將面臨嚴峻挑戰(zhàn)。
百年傳承孕育新品牌
瑞士鐘表業(yè)在16世紀中葉出現在日內瓦,迄今已有500年的悠久歷史。自18世紀初期起,日內瓦逐漸成為高級鐘表制造、生產、銷售的集散地,那里的制表工藝以時間的精準、機械的精密、造型的優(yōu)美、價值的高貴成為瑞士鐘表文化的特征。瑞士鐘表以高端的品質、過硬的技術領先于世界,成為全球鐘表工業(yè)的奇跡,也成為瑞士工業(yè)的驕傲;而幾百年來,擁有一款瑞士腕表,也成為了人們身份的象征。
然而,提及瑞士腕表,人們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單價動輒過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人民幣的百達斐麗(Patek Philippe)、勞力士(Rolex)、伯爵 (Plaget)、浪琴(Longines)等大牌。
應了中國那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集團CEO皮特(Dr.Peter Stas)和太太阿萊塔認為,高品質的瑞士腕表不應只為富人專屬,廣泛大眾同樣值得擁有。世界品牌之林,有以價格為標志的,同樣也有不以價格為標志的,于是在1988年,他們以曾祖父母的名字命名,創(chuàng)立了平價高端腕表品牌康斯登(Frederique Constant)。直到今天,該品牌仍是由家族經營的獨立公司。
相比于1833年創(chuàng)始的積家(Jaeger-LeCoultre)、1848年成立的歐米茄(Omega)等百年大牌,康斯登還乳臭未干,但皮特所在家族的制表業(yè)務早在1904年就已興起,他是其家族業(yè)務的第四代傳人。
1992年,康斯登首個品牌系列誕生。隨后,康斯登積極參加各種鐘表展,展示自己的同時也不斷向業(yè)內龍頭企業(yè)學習。歷經三年研發(fā),2004年該品牌推出自家Heart Beat機芯,踏上了自主研發(fā)及生產機芯之路。截至2015年,該品牌已擁有19款自家機芯。這也是面對全球最大機芯制造商 ETA集團決定將于2020年停止外供機芯時,康斯登臨危不懼的原因之一。
2006年,康斯登正式進駐日內瓦Plan-les-Ouates的新建大樓。大樓總面積占地3200平方米,樓高4層。康斯登終于晉升成為一家“制表廠”。
沒有知名品牌的口碑相傳,康斯登只能在價格和質量上做文章。據介紹,無論是搭載石英機芯還是機械機芯,該品牌腕表出廠前均需通過一系列測試檢測其性能:跳轉日期、時間設置、上鏈(如果是機械腕表)等等。自動上鏈機械腕表需根據機芯的復雜程度進行進一步測試:運行及振幅測試、動力儲存測試……一旦腕表未能順利通過全套測試,必須重新返回生產線,直至通過所有監(jiān)控測試才正式出廠。其中,許多復雜的飾紋工藝均由手工完成,例如雕刻、釘珠和鍍銠。
成也中國敗也中國
2015年的瑞士鐘表業(yè)可謂凄凄慘慘戚戚,全球年度出口總額一改過去10年的穩(wěn)步上升,首次出現下跌。進入2016年后,情況并沒好轉。近日瑞士鐘表手工聯合會(FSWI)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瑞士手表的出口額為16.5億瑞士法郎,同比下跌3.3%,這已經是該數據連續(xù)第八個月出現下跌。
從瑞士手表出口總量的全世界分布情況來看,盡管亞洲市場仍然以49.9%的份額占據半壁江山,但僅就中國市場而言,售出的手表總價減少了7000萬瑞郎(約為4.6億元人民幣)。作為瑞表出口最大市場的香港首當其沖地成為跌幅最大的區(qū)域,與位列第三的中國內地市場出口值連續(xù)三年下跌。今年2月,香港瑞士手表出口額為2.1億瑞士法郎,再次下跌25.3%。
對此,塞巴斯蒂安認為,“現階段中國市場正處于整合期,這是每個快速增長的市場達到成熟的必經之路,為了迎接進一步發(fā)展,有必要建立新的基礎。市場正在快速發(fā)展,許多挑戰(zhàn)尚未到來。在我看來,在未來的中國腕表市場上,電子商務將發(fā)揮重要作用。零售商將因此受到諸多挑戰(zhàn),同時,消費者將獲得更多的互動新體驗。如果能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這個全方位的渠道策略將在未來幾年內帶來絕佳的機會。”
去年,以腕表打開中國市場的卡地亞在推出新款產品時就開啟了電商模式——微信專屬預購。萬國表(IWC)也不甘示弱,正式宣布開通了微信專賣店。盡管已經感受到電商在中國的洶涌之勢并意識到了它的無限前景,但這種銷售模式卻并沒被康斯登列入2016年的計劃清單中。
“今年我們在中國有三大重點:首先,提高品牌知名度,今年集團委任致力于人道主義的奧斯卡影后格溫妮斯·帕特洛(Gwyneth Paltrow)為品牌全球慈善大使;其次,繼續(xù)培養(yǎng)潛在客戶;最后,通過在中國各地進行互動展示來鞏固品牌現有地位,同時擴大在三四線城市的新興市場占有率?!比退沟侔舱f。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塞巴斯蒂安告訴記者,在過去的幾年里,中國高端腕表的消費群體越來越向受教育程度高、消費理性的趨勢發(fā)展,且對商品的選擇也更在意價格和追求個性及與眾不同的新款式。這讓以“低價”為招牌的康斯登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而將亞洲區(qū)總部設立在香港也能看出中國市場在集團全球發(fā)展戰(zhàn)略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