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目前圖形與幾何這一領域的教學情況,論述如何優(yōu)化教學設計,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結合具體教學案例,闡述通過想象和推理相結合、猜想和驗證相結合、操作和思考相結合來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關鍵詞】空間觀念 想象和推理 猜想和驗證 操作和思考
小學數(shù)學新的課程標準關于圖形與幾何的一個關鍵的核心詞就是發(fā)展空間觀念。并明確指出空間觀念的主要表現(xiàn)在:能由實物的形狀想象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象出實物的形狀,進行幾何體與其三視圖、展開圖之間的轉(zhuǎn)化;能根據(jù)條件做出立體模型或畫出圖形;能從較復雜的圖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圖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關系;能描述實物或幾何圖形的運動和變化;能采用適當?shù)姆绞矫枋鑫矬w間的位置關系;能運用圖形形象地描述問題,利用直觀來進行思考。
根據(jù)空間觀念的具體表現(xiàn),下面談談怎樣優(yōu)化教學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一、通過想象和推理相結合,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通過想象在頭腦中形成對圖形的直觀印象,結合推理幫助學生積累空間想象的經(jīng)驗。在從平面圖形想象幾何體的活動中,學生將多次進行形如“如果……那么……”的思考,這種邊想象邊推理有助于學生空間觀念的建立。例如:有位老師設計《長方體的認識》一課。長方體有幾條棱?(12條)如果任意擦掉長方體的一條棱,根據(jù)剩下的11條棱,你還能想象出長方體有多大嗎?如果再擦掉棱,想一想,至少應剩下幾條棱才能保證我們想象出長方體的大小呢?(學生通過畫,有說剩下6條、4條、2條等,大部分說3條棱。)學生通過推理、交流,得出結論必須要有3條棱,才能夠想象長方體的大小。如果去掉豎著的棱就不能知道長方體的厚度,如果去掉斜著的棱就不知道長方體有多寬,如果去掉橫著的棱,就不知道長方體有多長,不能去掉3條中的任何一條棱。這樣的3條棱十分重要,缺一不可,給這3條棱取名長、寬、高。這樣想象和推理結合,學生對長方體的空間觀念就形成了。
二、利用猜想與驗證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生通過多種活動和體驗,在多種感官的協(xié)同作用下形成鮮明的表象。再通過不斷地猜想、驗證,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毫升和升》的教學設計,先猜猜1毫升有多少,再讓學生用針筒吸1毫升的水,驗證一下到底有多少。玩一玩1毫升的水,一滴一滴放在手里,數(shù)一數(shù)有幾滴?(大約16滴)。讓學生親身感受1毫升的水是多少。在水槽擠出10毫升的水,讓學生猜100毫升的水大概有多少,按照估計舀100毫升的水,然后用量筒驗證一下,看看誰舀的水最接近100毫升。最后把10位同學的100毫升水倒在一起,是多少毫升?(1000毫升)1升=1000毫升,這樣的教學水到渠成,自然流暢。再拿出一個2升的瓶子,讓學生猜測能裝多少升的水,再倒入水驗證。這樣在有效的活動中,學生剛剛獲得的表象在猜想、驗證過程中不斷調(diào)整、矯正、建構,在體驗中逐步內(nèi)化。從而對毫升和升的度量單位到底有多大形成空間觀念。
三、溝通內(nèi)在聯(lián)系,注重綜合運用,發(fā)展空間觀念
小學數(shù)學幾何初步知識是根據(jù)幾何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編排的。在教學時,要注重溝通幾何形體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以舊引新,適時歸類,形成知識體系,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空間觀念。比如在教學長度、面積和體積單位時,我先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制作——邊看邊比劃米尺上1米、1分米、的1厘米的長度,然后制作邊長為1分米、1厘米的正方形,在地面上畫一個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感受并領會它們的實際大小,記住這些單位的形象。在通過比較,了解它們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對體積單位也可以這樣處理,以形成比較清晰的長度、面積和體積等計量單位的觀念,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
四、重視實踐活動,解決實際問題,鞏固空間觀念
幾何知識來源于社會實踐,應還原于社會生活。生活是現(xiàn)實的,豐富的,數(shù)學是抽象的,而空間想象又必須依賴于學生從生活中獲取大量感性材料之后,才進行的一項高級的思維活動。因此,在教學中,我重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經(jīng)常運用圖形的特征去想象,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實際問題,鞏固學生的空間觀念。如在教學簡易測量時,我注重讓學生動手實踐,掌握一些基本的測量技能,以加深對幾何概念的理解,并促進空間觀念的發(fā)展和鞏固。
當然,教學中適當聯(lián)系實際,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既體現(xiàn)了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發(fā)展和鞏固學生的空間觀念。如在學習了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后,我組織學生討論:實際生活中哪些問題需要運用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是不是都要求三個面的總面積?讓學生舉出實際例子,說一說每種情況各應用什么方法計算。這樣,學生的大腦經(jīng)過了“由實物的形狀想像出幾何圖形,再由幾何圖形想像出實物的形狀?!睂W生的空間觀念就在這一次次想像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總之,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在實施新課程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學中,我們應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感知——表象——思維”,排除學生在學習中的心理干擾,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協(xié)調(diào)活動,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具體事物的形象在頭腦中得到全面的反映,以促使學生對幾何形體特征的深刻認識。概括地說,學生的空間觀念是在充分感知、操作體驗、解決問題和實踐活動中,逐步培養(yǎng)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