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科中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要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語文能力,二是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綜合以及推理的綜合語文能力。這兩種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活動之中。學生具備了這兩個方面的能力,就可以說是基本掌握了語文這個工具,就能夠更好地學習其它學科的知識。
一、聽、說、讀、寫四種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
1、聽,是讓學生獲取信息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材,可以讓學生聽課文錄音,聽情景對話,聽配樂朗誦,聽童話故事等。在聽的過程中,讓學生注意說話人的語氣、語調,揣摩說話人的表情,聽后能復述主要內容。通過這項訓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反應力和綜合思維的能力。
2、說,是交流信息的主要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每堂課的不同要求,可以安排一些說的活動。例如,讓學生介紹作者情況,介紹有關文體知識,分析典型事例,評論作者觀點,也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寫作的構思過程,章節(jié)修改的原因,寫作的感觸和體會等。通過說的活動和訓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有序的說理能力,并能檢測學生掌握信息的多少,從而恰當評價自己的教學效果。
3、讀,是感知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語文教學中常用的方法。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特別是分角色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感,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也為學生的寫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寫,是對以上幾種能力的綜合驗收,也可以說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之一。目前,雖然語文學科的教材已開始把閱讀和寫作(含口語交際)的教學內容分列開來進行編排,但是,還有不少語文教師把寫作教學當成是軟任務,無明確的教學計劃,平時訓練少,隨意性強,導致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不快。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寫的能力,首先要有寫作訓練計劃。語文老師在制訂學期或學年的教學計劃時,必須含有明確的寫作訓練計劃。其次要解決寫作素材問題,讓學生有“米”下鍋。平時,要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分析挖掘其中可以談論的話題,逐步加以積累;也可以有目的的開展一些活動,以豐富學生生活,讓其體驗活動過程并獲得感受,做到有話可說;也可以擴大閱讀領域,每學期布置一些閱讀任務,每周完成一篇閱讀札記,提倡睡前看書半小時,讓學生從課外書籍中汲取營養(yǎng),豐富知識;還可以定期舉辦一些墻報、專欄等,提供學生觀摩學習的機會。再次是要加強輔導。這包括作前指導,例如:訓練目的、文體要求、結構布局、表達方式、語言特點、字數(shù)書寫以及提供例文等,還包括批改評講。批改要認真、仔細,要有項目記錄或統(tǒng)計,馬虎不得,這是態(tài)度和責任心的問題。評講要中肯,注重實效,最好有老師的下水文章或相應的范文與之比較,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每次盡量選一至兩篇較成功的習作,讓學生上臺宣讀或介紹寫作過程,達到相互激勵的目的,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總之,要培養(yǎng)學生寫的能力,就要教會學生像蜜蜂那樣勤于積累,像老鷹那樣善于觀察,像鏡子那樣善于比照,這樣,中國的托爾斯泰,現(xiàn)代的白居易,一定會在我們學生中出現(xiàn)。
二、觀察、分析、比較綜合及推理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常常碰到這樣的問題:即學生啟而不發(fā),具體表現(xiàn)為不會舉一反三,不會分析歸納,缺乏想象力,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細細分析一下原因,實際上責任恐怕還在我們語文老師身上。試想一下,如果我們重能力,教得活,何來學生能力低,學得死呢?因此,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注重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和點撥。
再如,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一些情景,讓學生進入角色,展開想象,共同參與,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種方法適合于教授小說、故事、童話、寓言和實用文體等。通過情景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應變能力,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又如,在議論文、詩歌單元教學結束后,可組織一些第二課堂的延伸活動,如專題辯論會、學習交流會、讀書報告會、寫作評比會、詩歌朗誦會以及本地名人、名勝古跡介紹等,讓學生全員參與,由小組至大組,由大組至班級,逐級選拔評優(yōu),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和競爭意識,提高他們獲取和篩選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和人際交往能力。
在上述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老師還必須隨時觀察了解學生學習的動態(tài),指導他們運用正確的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特別要注重對困難學生的誘導和點撥,盡快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脫離后進生隊伍,趕上其他同學。否則,面向全體就成了一句空話,課堂效益、教育質量就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總之,要完成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語文老師肩上的壓力確實不輕,真可謂是“任重而道遠”。素質教育又向語文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愿與全體同仁一起,在語文教學這塊園地里不輟耕耘,盡一點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