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惫耪Z有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由此可見,語文教學最佳方法之一就是注重指導學生的朗讀,這種方法就是讓學生從作品的聲律氣韻入手,體會其豐富的內(nèi)涵和情感,培養(yǎng)語感,體驗品味,從而使朗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特別是語感訓練中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那么,作為語文教師,如何教學中指導學生練好朗讀呢?
一、明確朗讀的基本要求
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首先要求學生讀得正確,即要用普通話讀,發(fā)音清楚響亮,不讀錯字,不添字,不唱讀,不頓讀。其次是要求學生讀得流利,即不復讀,不斷讀,不讀破,停頓間歇分明,語氣連貫流暢,速度適中。 再次是要求學生讀得有感情,即要繪聲繪色,有輕重緩急,抑揚頓挫,語調(diào)能準確地傳達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情的表露要樸實、自然。
二、注重朗讀的訓練形式
1.創(chuàng)設氛圍,進入情境
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教師要采用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情景交融的氛圍。這樣,孩子們朗讀時才能感情投入,真正感悟到語言美、意境美。如教《大?!芬晃模曳懦隽艘皇子嘘P(guān)大海的鋼琴曲。在一陣海鷗哨叫和波浪聲過后,讓學生跟著悠揚起伏的琴聲開始朗讀。這樣,大海的寬闊、美麗、富饒都在他們動情的朗讀中體現(xiàn)了出來。
2.品讀,促進發(fā)展
在多種讀的形式中,品讀是不可缺少的。課堂中,教師們可用“賽”的方式組織朗讀教學,如小組比,男女生比等。既然有賽,就有評。評議時,教師應特別注意評價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學生,使每一個學生在評價過程中領(lǐng)略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體意志。只有這樣,學生在有了主體意志的情況下,才有了自我探索、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空間。
3.提供示范,讓學生模仿
學生的朗讀水平與教師的示范朗讀密切相關(guān),因此,必須重視示范朗讀的積極作用。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如果教師只是講應該怎樣讀或不應該怎樣讀,學生是很難學好朗讀的。因為這樣空洞的理論讓他們的認識很模糊,并不知道怎樣讀才算表情達意。但孩子們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他們親耳聽聽老師是怎樣讀的,學起來就容易得多,讀起來也就有情有意得多。因此,教師的范讀及錄音示范能讓學生較快地掌握朗讀的語氣,并進行模仿。所以,教師在范讀之前應認真“備讀”,反復研究朗讀的語氣、語調(diào),發(fā)揮出最佳的水平,讓學生聽了以后,產(chǎn)生強烈的想讀好的欲望,達到以讀促讀的目的。
三、尋機點染,讀中品“韻”
曾有人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根需要點燃的火把?!本褪菑娬{(diào)了點染的作用。在朗讀中,學生有時會因缺乏生活或知識的積累,不知從何下手。這時,教師必須尋機點染,迅速激活學生的知識儲存。點染實際上就是一種藝術(shù)的引導,既需要教師巧妙設置心靈的溝通點,使學生、老師、文本中的人物或作者產(chǎn)生心靈共鳴,愉快對話,使沉寂的資源“活”起來;也需要教師指導學生提煉有價值的問題,從而獲得深度的美感。
在《火燒云》一課中教學“火燒云上來時的景象”這一部分時,我嘗試運用這樣的點染。
師:火燒云是這樣美,誰能有感情地把這部分課文讀一讀?
生讀: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
師模仿: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極平淡的語氣)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樣讀,那些讀的人是想看火燒云的人嗎?
生:不想,好像無所謂。
師:那怎樣才能讀出想的感覺呢?
生讀: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上”字讀出了重音)。
師:(激動地、夸張地)對呀,火燒云上來了,不快來看,就看不到了!請再讀一遍。
生(讀):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
師:(驚喜地)??!生:霞光照得小孩子臉紅紅的。大白狗變成紅色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了。
師:(噘著嘴)哎……
生:黑母雞染成紫檀色的了。
師:(夸贊)好極了!生:喂豬的老頭兒在墻根靠著,笑盈盈地看著他的兩頭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
師:(陶醉的樣子)?。《嗝姥?!請讓老師再感受一遍。
學生更入情地朗讀起來……
尋機要在和學生對話的過程中尋,積極捕捉學生的難點、疑點;點染要巧妙地利用學生的舊知,要少而精,要讓學生讀、體驗、表達立體化地進行。只有這樣,才能讀出享受,品出韻味,使教學顯得波瀾起伏,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