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陶瓷拍賣市場,既是藝術(shù)品市場中極為重要的組成,亦為中國藝術(shù)品在國際市場最有“人緣”的拍賣品類??v觀2015年市場表現(xiàn),我們可以感覺其整體市場趨于平穩(wěn),收藏和投資者越來越理性,只有那些真正的精品才能在拍賣市場站穩(wěn)腳跟。盡管全年拍賣市場情況一般,但亦有不少“驚艷”的亮點,其中不乏眾多“國寶級”的中國古代陶瓷拍賣精品成交,似乎讓投資者重拾了信心。
其實嚴(yán)格地說來,高價格不一定是市場回暖的風(fēng)向標(biāo),而是一定需要高成交率。近幾年中國古代陶瓷拍賣市場在經(jīng)過一系列洗禮后,2015年已形成了一個正確道路。市場正在擠去泡沫,價格正在逐漸回歸正常,收藏者和投資者的眼光亦越來越高。只有如本文中的這些中國古代陶瓷拍賣精品,才能在市場上立足,這是未來市場的一個發(fā)展方向。
讓我們共同回顧2015年國內(nèi)各大藝術(shù)品拍賣公司成交的20件中國古代陶瓷拍賣精品,讓我們共同期待中國古代陶瓷拍賣市場春天的到來!
北宋汝瓷天青釉大盤(圖1)
高7厘米,口徑40厘米,底徑18.3厘米。2015年11月澳門中信15069.6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大盤呈天青色,胎質(zhì)細膩,釉色細潤,色澤如玉。其造型規(guī)整,雅觀大方,為宋代以來內(nèi)庫所藏的宮廷用器,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shù)和收藏價值。此盤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云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之美妙。其土質(zhì)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磬,明亮而不刺目。盤的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特點。
南宋官窯青釉八方弦紋盤口瓶(圖2)
高21.9厘米。2015年4月香港蘇富比9190.116萬港元拍賣成交。
瓶為八方,圓盤口,長頸往下漸寬,間飾弦紋成雙。下接垂肩,棱角分明,碩腹豐盈,器型端莊,剛中見柔。底承八方圈足,胎呈黑褐鐵色。通體罩施青釉,微偏灰,若水映晴空之色,澄澈瑩潤,隱透丹霞,不失溫煦。片紋自然泛金,濃淡不一。釉質(zhì)豐厚,撫如瓊玉??谘赜陨粤魈?,色呈絳紫,圈足釉略蓄聚,質(zhì)若凝脂。配日式雙重梧桐木盒。
青花八寶紋雙耳扁瓶(圖3)
高49.5厘米,口徑8.2厘米,底徑16厘米。2015年11月澳門中信8005.725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直口,短頸,雙耳,扁圓腹,腹上有車輪狀鼓起,圈足。此瓶體形碩大,胎體厚重,通身釉面潔白瑩亮,青花發(fā)色純正??谘仫椈丶y,頸部及壺側(cè)滿飾纏枝靈芝,瓶腹外緣圍繞回紋一圈,中心繪寶相花,花周開出蓮瓣,花瓣內(nèi)分別飾有海螺、蓮花、雙魚、盤腸、傘蓋等吉祥八寶圖案,紋飾繪畫精細,筆法靈動。圈足上為纏枝靈芝,底有“大清乾隆年制”篆款。
清雍正粉彩過枝福壽雙全盌一對(圖4)
高14.3厘米。2015年4月香港蘇富比7246.86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此盌珍稀至極,雅秀嬌潤。過枝桃蝠紋,源自深植中國文化的祥福意象,福壽雙全圖盌之紋飾設(shè)計,處處寄意祥福高壽,應(yīng)為皇室大壽賀慶之意。桃為中國文化中最富吉祥寓意的鮮果,象征高壽多福,六為大吉之?dāng)?shù),繁花點點的桃枝則有驅(qū)邪之力。此盌身繪五紅蝠,常見于中國工藝,紅蝠意指洪福齊天,五蝠音同五福,高壽、康寧、富貴、好德、善終。而畫中倒立飛行的蝙蝠,更是諧意“福到”,五福臨門。
清雍正琺瑯彩赭墨梅竹圖碗(圖5)
口徑10.1厘米。2015年12月香港佳士得6998.204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碗侈口,深弧壁,矮圈足。通體施潤澤白釉,器內(nèi)平素?zé)o紋,外壁一面近圈足處畫一虬勁梅樹,枝干挺秀,枝干橫亙,隨碗形而生。枝頭花朵或含苞待放,或綻瓣盛開,以淡墨細筆描畫,輕盈潔白,各有姿態(tài)。樹底生矮竹幾叢,枝葉以雙鉤筆法勾勒,密而有緒,極盡工巧。碗半壁以行書題“月幌見踈影,墨池聞暗香”五言詩句二句,句首以金紅料鈐一印,句尾壓尾二印。底有“雍正年制”宋體字款。
清雍正青花穿花龍紋長頸膽瓶(圖6)
高38.6厘米。2015年4月香港蘇富比6117.06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此瓶的瓶腹飽圓,器頸轉(zhuǎn)折柔潤修長,繪五爪飛龍氣勢萬千,穿梭繁花折枝地,將雍正帝的思古之情與審美觀,納于一身。此青花膽瓶鈷藍發(fā)色濃艷,紋飾強而有力,以堆棧法畫制,仿效早明青花瓷深濃帶黑斑效果,反映出當(dāng)時瓷匠的高超技術(shù)。穿蓮龍紋可見于永樂朝天球瓶,此時龍紋較大,至正德朝,龍紋略小,纏枝花地則更為密致,作于各式器型,包括瓷瓶、盤、盌等,紋飾近類此瓶。膽瓶形制修長,多見為單色釉瓷,雍正朝匠人取其繪穿花龍紋,再現(xiàn)古風(fēng)。
北宋汝瓷天青釉弦紋三足樽(圖7)
高12.5厘米,口徑17.7厘米,底徑17厘米。2015年11月澳門中信5651.1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直口,三蹄形足,身有三組凸起弦紋,底留五個細小釘痕,其形狀如芝麻,故有“芝麻細小掙針”之稱。外壁三組凸起弦紋,胎薄,通體施天青色釉,開細碎紋片,釉色天青柔和,如美玉般青翠雅麗,給人以恬靜柔和之感,盡顯汝瓷魅力。由于汝窯燒造時間短,工藝要求很高,產(chǎn)量有限,南宋時已有“近尤難得”之嘆,流傳至今較為稀少。此弦紋三足樽造型古樸,莊重大方,工藝講究,保存完好,為北宋中前期御用器,亦為汝窯民窯之精品。
清雍正粉彩花鳥紋梅瓶(圖8)
高33厘米。2015年11月澳門中信5526.9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此瓶為雍正官窯形制。嚴(yán)謹(jǐn)碩大,氣勢奪人,其胎質(zhì)堅挺,釉色瑩潤潔白。所繪荷塘美景,荷葉或舒或卷,蓮花或靜靜盛開,或含苞待放,繪飾疏朗有致,自然流暢,顯示出雍正官窯瓷器最高工藝水準(zhǔn),極具價值。
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圖9)
高54.7厘米。2015年10月香港蘇富比5218.056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此瓶所飾桃紋蜿蜒交鎖,為乾隆時期經(jīng)典繪瓷紋樣之一,桃枝成雙,花別樹異,瑞果碩結(jié),共生九桃,用意雋永,寄寓豐實長壽?!疤烨蚱俊币云鞲箞A鼓近似天球得名,首見于明初,是時正逢太監(jiān)鄭和帶領(lǐng)浩大船隊下西洋之航海時代,天球器型可能取自中東回教銅器或料器造型。此瓶桃實紋色澤粉柔,嫩黃漸變嬌紅,間綴巧致紅斑,桃葉扶疏,露桃枝曼妙之姿,尤其珍罕。
清乾隆青釉浮雕吉慶有余青花描金粉彩嬰戲圖八方瓶(圖10)
高44厘米。2015年4月香港蘇富比5122.836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此瓶端莊大氣,技藝卓絕,取八方之形,承青銅古韻,集青釉、浮雕、粉彩、青花、描金等高低溫釉彩及釉上釉下裝飾融于一身。瓶腹部四側(cè)開光,分繪孩童燃爆竹、觀鵪鶉、掛燈籠及持戟懸磬圖景,熱烈喜慶氣氛一覽無余。青釉細潤明亮,浮雕技法氣韻流暢。浮雕磬、魚紋飾,意喻“吉慶有余”,與磬、蝠組合相比,更為罕見。此瓶之形亦屬罕有,隱現(xiàn)青銅遺韻,尤見乾隆尚古之情。其裝飾繁簡得宜,收放有節(jié),布局簡潔明晰,寓意吉慶溫馨,為清代御瓷之精絕妙品。
元青花魚藻紋罐(圖11)
高29厘米,口徑21.7厘米,底徑19.7厘米。2015年11月澳門中信4709.25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直口,鼓腹,向下急收至底部。器型敦實厚重。白釉底色含青。器身滿布紋飾,器身畫游魚、水草和花卉,整個布局疏朗大氣,又疏密有致。游魚畫法精細又隨意,隨著游魚到來,下部水草飄動,水中其他雜草也上下移動。魚背上的發(fā)色,筆路分明,色濃又有暈散,可看出畫工落筆時的從容。下部水藻婀娜多姿,運筆幾乎一氣呵成,顯示了畫工嫻熟的技巧。青花發(fā)色淡雅,有鐵銹斑,濃淡相宜,過渡明顯,為典型的元青花發(fā)色。
清乾隆青花蒼龍教子穿蓮紋螭龍耳尊(圖12)
高35.5厘米。2015年6月香港佳士得4495.212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尊敞口,肩飾對稱雙螭耳,垂腹,圈足微撇。通體青花紋飾,前后腹上各繪以一只三爪龍,騰躍于二只較小的五爪龍之上,取蒼龍教子之意,間以纏枝蓮紋,下腹繞以海水紋一周。口沿飾海水紋,頸飾蓮瓣紋,足墻飾卷草紋。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早期篆書款。此器器型亦稱鹿頭尊,早于雍正時期便為官窯瓷器中的經(jīng)典造型之一。
清乾隆黃地洋彩錦上添花暗八仙雙龍耳瓶(圖13)
高75厘米。2015年4月香港蘇富比4128.612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此瓶成于景德鎮(zhèn)御窯廠,器型恢宏,巧綴洋彩,錦上添花,祥瑞滿溢,應(yīng)為供御所制。中西合璧,技精藝絕,誠為洋彩佳作,極為難得。瓶上軋道錦地,密繪洋花綻放,高技精藝,細致入微,仿佛錦織華繡,瑰麗堂皇。錦上添花,恰合于高宗對繁縟飾紋之好,肇制于乾隆一朝,方興未艾。壽桃、洋花,雖常見于乾隆御瓷,但如此瓶上之洋蓮綻三桃紋飾卻極罕。此瓶除繪有常見之卐字,且有玉磬雙魚,象征吉慶有余,喻意祥瑞。瓶上綬帶暗八仙紋,寄語長壽,明清瓷器上雖偶有見之,但乾隆洋彩瓷上極稀。
清雍正五彩山水人物筆筒(圖14)
高15.3厘米。2015年11月北京翰海3565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瓷質(zhì)筆筒呈筒狀,圓口直壁,外底中心內(nèi)凹。外底、足墻、口沿及器內(nèi)施木紋釉,外壁中部留白,通景繪墨彩山水,并點染五彩裝飾。外底滿繪仿木紋理,無款。此器胎體致密,圖案在器物上環(huán)繞一周,展開則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畫卷,構(gòu)圖有密有疏,水面的遼闊,林石的繁密,形成巧妙的對比。筆觸上也極好地表現(xiàn)出多樣的技法,山石的皴筆層次清晰,樹木依種類不同或用點簇或用夾葉。彩墨結(jié)合,以墨筆為骨干,以青綠為主調(diào),間雜些許鮮紅,由于釉料的緣故,色彩比之繪畫又多了一分鮮亮明快。
清乾隆洋彩胭脂紅纏枝花卉靈芝耳綬帶葫蘆瓶(圖15)
高21厘米。2015年4月臺灣帝圖藝術(shù)3540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平口、短頸,器身呈下大上小的葫蘆狀,并在上半部兩側(cè)飾有一對耳,耳往外勾,下妝飾瓷條帶,披在瓶身兩側(cè)。葫蘆瓶器身豐滿圓潤,整器施胭脂紅地,施釉均勻,并在其上以洋彩各色釉裝飾有纏枝番蓮紋,并善于運用琺瑯釉的特色以表現(xiàn)花瓣顏色的運染,造成三維效果。而在纏枝花卉的上方繪有一只藍色的蝙蝠。不管是桃紅色的顏色,或者是器物上裝飾的紋飾,皆蘊含美好的寓意。
清雍正/乾隆粉彩羅漢坐像兩尊(圖16)
高22.8厘米;高23.2厘米。2015年6月香港佳士得2072.99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粉彩羅漢兩尊,以活動榫卯方式坐于山石之上。羅漢底部凸起長方形榫頭,與山石上長方形榫槽相配,并分別陰刻“東四”與“東八”字樣,表明羅漢擺放前后位置。兩羅漢封底,中央開圓形大孔,以備裝藏。造型擬人寫生而制,身披僧袍,雙腿跏趺而坐,一羅漢橫持黃杖,一羅漢雙手對印,塑造逼真。僧袍上以黃彩繪夔鳳紋及番蓮圖案,工藝考究,不為多見。
清乾隆松石綠地粉彩描金折枝四季花卉蓋罐一對(圖17)
高41厘米。2015年6月北京保利2012.5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此對蓋罐于乾隆官窯之中堪稱別致。其形尊貴秀挺,裝飾雍容華麗??谘嘏c蓋沿均描金,通體施松石綠釉為地,腹部與罐蓋通繪輪廓描金粉彩四季花卉紋飾,花卉包括山茶、梅花、水仙、天竺、木蘭花、秋海棠、繡球花、菊花、剪秋、梔子花、蜀葵、荷花、月季、梨花、雞冠花等等,其所繪花卉造型準(zhǔn)確,逼真生動,可與自然界百花一一對應(yīng)。底部施松石綠釉,中央以礬紅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年號篆書款,工致端莊。其繪畫細致工整,工藝精湛絕倫,松石綠釉勻凈厚潤,金彩璀璨輝煌,諸彩絢麗濃妍。
明宣德青花纏枝蓮大碗(圖18)
尺寸不詳。2015年6月北京保利1667.5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此碗為宣德一朝新出樣式,造型端莊敦實,胎體厚重堅致,口沿平切,棱角明顯。器內(nèi)素面無紋,器外紋樣以青花為飾,腹壁通繪纏枝蓮紋八朵,畫工精湛細膩,線條流暢自如??谘匾约敖闾巸傻老壹y之前繪以火焰紋,近圈足處繪一周變形蓮瓣紋,為此式大碗統(tǒng)一的裝飾,圈足外側(cè)畫卷枝紋。口沿雙弦線下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款,其風(fēng)骨雋秀,筆意清新,端莊內(nèi)蘊稚拙,莫不合乎晉唐小楷渾厚樸拙之法度。所書“大明宣德年制”楷體橫款,樸拙蒼健,古意盎然。
清雍正御制洋彩浮雕巴洛克式花卉螭龍紋花臺(圖19)
高45厘米。2015年6月北京保利1667.5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此花臺出于雍正皇帝諭旨燒造的一批洋彩五供器皿,曾供奉于圓明園慈云普護之內(nèi),尊貴典雅。釉彩妍美多姿,彰顯出無與倫比的藝術(shù)魅力,珍罕程度必為世人所推崇。其最具的學(xué)術(shù)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之處,在于它的出現(xiàn)豐富雍正朝洋彩瓷器的實物數(shù)據(jù),完整地復(fù)原出雍正洋彩五供之全貌,印證文獻關(guān)于雍正朝洋彩燒制的記載,還原一段近乎遺忘的輝煌歷史。它凝聚了唐英對琺瑯彩瓷的一份特殊感情和對景德鎮(zhèn)窯業(yè)創(chuàng)新的無比激情,同時它的出現(xiàn)更是開啟了中國陶瓷工藝史上一個新潮流的到來,見證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盛況。
清乾隆茶葉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欖瓶(圖20)
高32.8厘米。2015年5月中國嘉德1265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
此瓶敞口束頸,溜肩斂腹,脛部外撇,頸部、肩部與脛部突現(xiàn)對稱的四道戟狀棱柱,故名。圈足較淺,足端旋修工整。其造型為仿古青銅尊,初見于雍正朝,為乾隆朝所沿襲,品種多見單色釉。整件器物通體施茶葉末釉,其釉面平整光潤,質(zhì)地細膩勻凈,肩部裝飾如意為耳,更見精巧,為乾隆早期官窯單色釉精品。足底陽刻“大清乾隆年制”三行篆書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