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學習之母,也是大家獲取信息和知識的基本途徑之一,還是學生受到思想啟迪以及成長的重要方式。與此同時,閱讀教學方式在語文課堂中有至關重要的銜接作用,是鞏固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式之一。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在學生的閱讀教學方面收效甚微。新課改提倡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對高中語文進行個性化閱讀的教學模式。個性化閱讀教學主要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活動,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把個人的一些想法融入到閱讀當中。由于不同人的情感經歷和知識累計各不相同,在和文章的對話過程中,學生的閱讀理所當然會夾雜學生個人的個性特征。本文以高中語文的個性化閱讀教育教學方式為重點研究對象,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通過對當下教師在教學過程和學生閱讀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研討,并提出了一些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
1 引言
作為高中語文科目基礎課型的閱讀課,閱讀教學的水平對學生在整個高中語文課程學習的成果有重大影響。雖然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是由于長期以來受到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在相對封閉的語文課堂上,一直讓學生處于復雜厚重的閱讀材料中閱讀,這種結果收效甚微。從我國的傳統(tǒng)高中語文教學方式可以看出,之前的高中語文教學過程存在一種“語文閱讀的同步性”的教學模式,此類模式嚴重地削弱了學生在個人或群體的閱讀過程中培養(yǎng)個性,因此就從根本上抹殺了學生的閱讀天賦。
新課改大前提下產生出的個性化閱讀主要強調的是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活動。而高中語文的個性閱讀教學是需要多方努力的活動,即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來共同探討的活動,不僅包含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還包括在這個過程中以教師為主體的多種指導學生怎樣來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活動。
2 當前高中生閱讀中的問題及分析
在對當前我國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教學進行了調查并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當前高中生閱讀的問題有以下幾點,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
2.1 偏離閱讀的本質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高中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發(fā)言很少。例如,在小組自由討論中八成以上學生不怎么發(fā)言,課堂教學中的交流問題大多都是老師提出并由學生回答,而回答問題的往往只是集中在班級中的一小部分學生身上。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常常存在著以下問題: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少,基本上是老師講學生記,而少數(shù)的交流只限于教師和極個別學生之間;由于學生課下閱讀時間不多,同時許多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對課文和試卷的講解上,給學生的閱讀時間過少,致使那些沒有做課前預習功課的學生對課文沒有一個基礎的初步了解,老師講的時候聽得也是不清不楚;教師很少提倡學生提出各種質疑,只是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講解學生就記筆記。雖然是給學生進行講解的老師,但在教學過程中可能同樣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但即使有少數(shù)學生持有意見不一的正確意見卻沒有質疑老師的勇氣,反而會懷疑是否是自己的答案錯誤,導致錯誤的不斷延續(xù)和積累,這些錯誤只有等日后實際運用時才會發(fā)現(xiàn)。
老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偏離了閱讀教學的本質是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高中語文的本質是以語言為載體的精神、思想和文化的綜合體。老師過度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是導致老師偏離語文教學本質的主要原因。學校只看重學生的升學率,教師只看重考試的通過率,致使學生只關注分數(shù)的高低,在這個現(xiàn)實社會因素影響下,并沒有把閱讀當成一種對學生自身素養(yǎng)累積和提高的方式和過程。為了分數(shù),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會經常采取題海策略,同時硬性要求學生不斷的去背誦涉及到的的名言名句等,以及給學生發(fā)各種類型的模擬試卷讓學生邊做邊記,導致學生最終成為只會做題的機器,并沒有發(fā)揮閱讀的絲毫作用。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高中語文課的閱讀教學怎樣才能不偏離語文的本質,怎樣落實這一理念和要求,是急需語文教師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改進的。
2.2 缺少合適的評價
根據(jù)調查資料可以看出,六成以上老師有反映在課堂討論中有時會出現(xiàn)詞窮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在只有一小部分學生經常性回答問題,同時剩余大部分學生一般都不經?;卮饐栴}。這些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表明教師在課堂上應加強引導,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及時對學生提出的觀點做出適當?shù)姆答仭T谡n堂教學過程中,當學生的思路與老師的步驟或解說不同步的時候,就需要老師做一個明確地指導,對這些學生做出適當?shù)墓膭睢?/p>
2.3 缺少閱讀量
很多學生都沒有課前閱讀習慣,而即使個別學生有課前閱讀習慣,閱讀時長一般都小于半小時。而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yè)通常不會包含課文閱讀部分,學校也鮮有專門的閱讀課培養(yǎng)學生。這就導致學生閱讀課文的時間過少,預習不夠充分,對課文熟悉度不夠,而此時老師已經開堂講課,學生沒有做好十足的準備,導致對老師講授的知識也是一知半解。
導致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高中課程繁雜,各學科的負擔重,學生難以將精力平均分配給各科。因此,課堂時間是最寶貴的,高中語文課堂的閱讀大多需要學生自己在課前先完成,而在課上集中解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疑問,然后布置下堂課的閱讀預習,并讓學生獨立完成。
2.4 缺少課堂討論
前面已經說過,語文課上老師都有給學生一個自由討論的時間,只是大多數(shù)都沒取得預想的效果,多是極個別學生回答問題,而部分學生趁著討論的時間來聊天,同時有更多的學生在自由討論的時候都是沉默不語的。像這種課堂討論毫無意義,不僅達不到老師預想的效果,還會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
討論的實質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間的對話交流,逐步達到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自由討論環(huán)節(jié)中積極參與進去,與學生進行交流,帶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形成課堂自由討論的良好習慣。
3 結語
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的教學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后有能力自學,塑造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課堂時間有限,一旦學生掌握了分析、討論并解決問題的方法,自然也就掌握了獨立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思.淺析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J].時代教育,2013(16):126.
[2]邱文華.文學類文本閱讀探究題備考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高中,2012(5):55-57.
[3]王海.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語文教學之友,2012(12).
[4]鄧德勝.高中語文教學個性化閱讀探究[J].文學教育:中,2011(10):92-93.
[5]張碧蘭.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若干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229.
作者單位
貴州省桐梓縣第一中學 貴州省桐梓縣 5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