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教學新理念逐漸深入各學科。高中數學作為一門重要學科,老師應該遵循新課標要求,運用新理念,開創(chuàng)高中數學教學新課堂,注重培養(yǎng)學生數學綜合素養(yǎng),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新課標;新理念;高中數學;教學
新課標改革的主要宗旨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持續(xù)發(fā)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高中數學的新課程要求不僅是要求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及技能,更要求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思考習慣,強化解決問題能力,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進而形成正確的數學學習態(tài)度。下文將針對新課標新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進行簡單分析。
1 高中數學新課標改革內容及主導思想
順應新課標改革要求,高中數學教科書內容有增減,比如說刪減了三角函數和差化積、參數方程和極坐標以及反三角函數內容,并且對立體幾何當中的公理體系進行了弱化;但同時增添了簡單邏輯、線性規(guī)劃、平面向量、空間向量、概率、統(tǒng)計、數列、函數極限、算法以及導數與微分等內容,內容的刪減與更新體現的主導思想是在高中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促進學生去發(fā)現數學知識發(fā)生以及發(fā)展過程,讓學生了解科學技術的進步過程與軌跡,注重培養(yǎng)數學知識實用與運用能力,有助于擴大學生數學視野,開發(fā)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思維以及數學方法作為高中數學學習的重要途徑,決定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隨著多媒體教學在高中數學課堂的普及,為老師教學創(chuàng)造了好的條件,尤其是在“數學建?!薄ⅰ皵祵W探究”等教學活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教學活動形象、具體的呈現,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數學思維與數學方法。
2 高中數學教學的新理念
新理念強調學生應該在活動中學習,讓學生主動參與,發(fā)展學生數感、符號感、統(tǒng)計觀念、空間觀念、應用意識以及推理能力。新數學課程標準中摒棄了學科中心論,確立了數學教育全面性,強調數學教學應該具備基礎性、普及性及發(fā)展性。理應注重數學與生活、自然以及社會相聯系,充分體現數學學習的過程性特點。應當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提倡自主性學習與探究性學習。
2.1 構建新型的民主平等師生關系
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是以老師為主導地位,老師根據教學要求、書本知識以及自身教學經驗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較為被動,甚至是畏懼老師的,這種師生關系導致學生怕提問,怕學習,最終影響了教學質量。新課標教學是以學生為主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探索學習能力,師生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到平等民主,相互信任、尊重、理解及包容。將數學課堂打造成師生共同探索與學習的過程,老師可以適應新課程、新理念教學,學生也不斷開拓新思維學習。
2.2 注重全面提高學生整體能力
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主要強調高中生的個體發(fā)展,因此在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應該考慮到每個層面學生,讓每個學生通過高中數學課堂學習得到進步與發(fā)展。所以,作為高中數學老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教學理念,注重培養(yǎng)班級每個學生,全面提高學生整體能力。
3 高中數學新思維實施途徑
3.1 以素質教學為主要方針
素質教學是當前我國教育的主要方針,堅持以學生為本,老師不僅是傳統(tǒng)的知識傳播者,應該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綜合作用,應該關注每個學生個性發(fā)展,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的知識積累、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與實踐能力,寓教于樂,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理念與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運用正確的數學論證方式,來引導學生注重數學概念的內涵及外延,進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數學思維模式。
3.2 注重趣味性數學教學
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學往往不同于其他學科,老師只注重書面內容傳授,缺乏趣味性,枯燥抽象的教學內容導致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有厭惡感,導致數學教學事倍功半。其實,數學這門學科與其他科目一樣,也是人類傳承的一部分,具有其發(fā)展的軌跡,也具備故事性、趣味性以及背景性。老師在數學教學中可以穿插講述數學知識的文化背景、來源以及發(fā)展故事,讓教學不再枯燥單一,也有助于學生記住數學知識,不要讓是靜態(tài)思維以及題海戰(zhàn)成為學生的學習日常。
另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實用性數學知識教學,也有助于學生學習、理解、運用數學知識,老師應該認識到所有知識的學習都是為了有效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的生活案例相結合,不僅具備趣味性,也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4 新課標改革中新思維的實現
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與探究是高中數學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老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意識以及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問題就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關鍵,應該讓學生具備問題意識,發(fā)現數學問題,了解現實生活中存在大量問題,進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去發(fā)現問題,比如說,每節(jié)課的開始前10分鐘設為問題時間,讓學生提出自己在復習、預習以及應用中遇到的問題,不設定固定形式,可以自由小組討論或者向老師提問,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做到鼓勵學習,給予幫助,參與合作。老師還可以建立師生實時交流渠道,類似于郵件等,讓學生在發(fā)現問題時可以及時得到老師的幫助,進而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問題發(fā)現與解決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也拉近了師生距離。
老師在每節(jié)課結束時,都可以留下問題,讓學生去進行探索,養(yǎng)成學生思考與探究的數學學習精神。
此外,班級應該成立數學學習小組,有利于學生進行問題合作與探究,并定期舉辦小組間競賽,強化小組團結合作以及危機意識。
5 結束語
在新課標新理念的引導下,高中數學老師應該順應教學形式,樹立教學新理念,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注重提升學生整體能力,突破傳統(tǒng)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數學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自我探究、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能力,為實現高中素質教育作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有文.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措施[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10):15-16.
[2]田濤.高中新課改.四川吹響集結號[N].教育導報,2009(09):26.
作者單位
貴州省桐梓縣第一中學 貴州省桐梓縣 5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