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中最難翻譯的就是慣用語。這是因為慣用語所要表達的意思往往不是表面意思而是深層意思。慣用語更是與一個民族的特性和風(fēng)俗有關(guān),所以并不是了解所譯語言就能夠翻譯好慣用語。因此慣用語的翻譯成為了譯者們最大的一個課題。本文講述了韓語的俗談以及四字成語的韓中翻譯方法。
【關(guān)鍵詞】深層意義;表面意義;文本;對應(yīng)
1 前言
韓語有像 ‘????(一舉兩得)’一樣,能夠輕易的從起源于中文的成語中找尋的慣用語。這時可以一對一對應(yīng),不過比起上面的情況沒有對應(yīng)慣用語的情況更多。翻譯是將所譯語言的文本中所有情報轉(zhuǎn)換成譯成語言的工作。這里所提及的情報不僅是字面意義,更包含著文體,文脈,文化,情緒等各類情報。本文中將講述以韓語四字成語和俗談為中心的韓中慣用語翻譯中如何把文化要素的減損做到最小化。
2 韓中慣用語的翻譯方法
2.1 直譯法
直譯是將所譯語言的文本的文字原封不動的轉(zhuǎn)換成譯成語言的方法。
韓語中不僅存在著大量的漢語,也不難看出韓語的慣用語也受到了很多中國文化影響。所以韓語的成語俗談翻譯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是否有中文的一對一翻譯形式。如果存在著不僅意思相同形式也相似的中文慣用語的話一對一對應(yīng)就是最合理的方法。
?.????? ??? ?????? ?? ???? ???? ????? ???.
項目和銷售工作一起進行,這簡直是一舉兩得啊!
?.??? ?? ? ???? ???? ???? ???? ?? ?? ???? ?????? .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親戚們都不管的事竟然鄰居幫著我們。
‘????’是中文成語衍生的四字成語,不僅與中文的成語同形同義,并且包含的文化要素也相似。因此不需要特意翻譯直接一對一直譯即可。
文章中‘??? ?? ? ???? ??’也有意思相同的中文慣用語‘遠親不如近鄰’。可以一對一直譯。
?. ?? ?? ??? ?? ??? ? ?? ? ?? ?? ? ?? ?? ??? ??.
不管橫著走豎著走,只要到首爾就可以。不管用的是什么方法,只要能完成這事就可以。
?.???? ??? ??? ?? ?? ? ???? ???.
貪心的人總覺得別人拿的餅子更大。
這種情況為沒有中文一對一對應(yīng)慣用語的情況。但此時可以輕易的從表面意思衍生出深層意義,所以不需要特意意譯直接直譯就可以。這樣不僅保留文化要素還能傳達慣用語的含蓄。
3.2 直譯加補充說明深層意義的翻譯法
部分四字成語和俗談很難直譯表達出所傳遞的意思。但用意譯解決就會導(dǎo)致文化要素的減損。這時可以選擇直譯加意譯將意思和文化要素全部表達的方法。
?.?? ?? ???, ?? ?? ?? ???? ?? ??????.
你還看不出來?。裤y珠她現(xiàn)在玩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 ??? ??? ?? ????
追友(去)江南,[沒主見]。民智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呀?
例文中 [ ]部分是慣用語的深層意譯。這種情況只用直譯無法導(dǎo)出深層意譯,但從表面意思中并不難理解深層意義所以可以在直譯中補充說明深層意義以保留文化要素。
3.3 添加腳注或說明
慣用語中民族特色濃郁的慣用句僅僅是直譯后補充說明深層意義是很難傳達文化意義的。請看例文
?.???? ??? ?????? ??? ??????.
都打好幾次電話催了,但是還是咸興差使,一去不返。(咸興:朝鮮王朝時代的地名;差使:朝鮮王朝時期一種受派遣而臨時擔(dān)任重要任務(wù)的官職。朝鮮王朝的太祖李成奎因其王子們爭奪王位,心灰意冷之下回故里咸興。即位的太宗因惦記父親。夏侯派了許多差使去探望太祖。但太祖把這些差使殺掉或者關(guān)起來,沒有一個再回朝中的。后來人們就用‘咸興差使’這句成語形容一去不返。)
?.? ???? ? ??? ??? ??? ??????.
他自吹什么都會,但是就是崔東學(xué)看官文一樣,什么都不會。(以前朝鮮有個叫崔東學(xué)的人,他雖然是官但是不認字。因此每次讀官文的時候都假裝回讀。這句俗語比喻愚蠢的人假裝有學(xué)問。)
?’的例文中不知道‘咸興’這個地方以及在此發(fā)生的事的中國人是無法直譯理解其中含義的。但單純的翻譯為‘一去不返’又一點也不能表現(xiàn)出‘????’這一韓語俗談中的文化要素?!?)?’也是如此。不知道‘???’是什么人,又經(jīng)歷過什么事就無法理解上文。這時就可以像例文一樣直譯中不僅補充說明深層意義并加注腳注或者進行說明盡量將文化要素的減損做到最小化即可。
3.4 意譯翻譯法
在翻譯慣用語是不僅是翻譯出深層意思更要盡量體現(xiàn)出韓語的慣用語中所包含的文化要素,盡可能不破壞文章的文體特征。
?????? ??? ?? ???.
來來回回,還沒拿主意。
‘????’是‘往右走走,往左走走找不到目標’的意思。這可以表示為‘來來回回’。這樣的意譯法可以保留文化要素與文體特征,還能準確轉(zhuǎn)達文意。
3.5 轉(zhuǎn)換成具有類似中文文化要素的慣用語的翻譯法
中文中有很多形式不同卻又相同意思的慣用語。翻譯時譯者要最大化的體現(xiàn)出原文的文體特征。因此轉(zhuǎn)換成類似中文文化要素時要選用最為接近的文化要素。
?.????? ??? ? ?? ??? ??? ???? ??? ???.
連個小學(xué)都沒上過,可以說目不識丁。
?.??? ??? ?? ???.
先解決燃眉之急。
?’中‘??? ???? ???’不僅與中文的‘目不識丁’意思相同,‘胸?zé)o點墨’也與上述俗談有著相似的意思。但是‘放著鐮刀都不認識跟鐮刀很像的???’的意思跟‘中文中最常用的丁字都不認識’的隱喻有很像的文化氣氛,因此翻譯成‘目不識丁’不僅有文化要素也能準確表達其意思所以更恰當(dāng)。
‘除燃眉之急’也可以翻譯成‘當(dāng)務(wù)之急’。但感受其表達方式時‘火都要掉在近在咫尺的腳背搬著急的事’意為‘眼睛上的眼眉都要燒著搬著急的事’的‘燃眉之急’則更加恰當(dāng)。
3.6 在中文的慣用語里添加補充說明的翻譯法
中文的慣用語中存在著一些形式與韓語的慣用語類似,但部分意思不相同的慣用語。
????? ? ??? ? ????? ??? ??? ?? ???
初生牛犢不怕虎,不知天高地厚。這話是你能隨便說的嗎?
韓語里的‘????? ? ??? ? ???’的意思是比喻不懂事莽撞。但是中文的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意思中不僅有這一層意思,也有年輕人不怕萬難膽大敢闖的意思。韓語中并沒有積極性意義,中文中的第二個意思卻包含著積極性意義。因此這樣的慣用語應(yīng)該翻譯成先轉(zhuǎn)換成譯成語言中類似慣用語后補充說明想要表現(xiàn)的意思并加以強調(diào)即可。
3.7 添加修飾成分的翻譯法
如果不知道慣用語中所包含的文化要素可以在其意思不明朗時添加修飾成分。
??? ??? ?????.
?.金剛山的景色也得先吃飽飯再看。
?.金剛山的絕色美景也得先吃飽飯再看。
金剛山是位于朝鮮半島的名山,它之所以有名是因為有著朝鮮半島中最壯麗的景色。在這樣的文化背景生活下的朝鮮半島的人民就算是不知道這個俗談也可以通過字面意思了解其意義。但是不知道金剛山在哪的中國人如果像‘(12)?’翻譯的話就不理解為什么要吃飽飯再看。有疑問就一個個添加腳注就會使譯文冗長,無法做到文體的身臨其境。這是就應(yīng)該像‘?’一樣添加一個原文沒有并且能夠表示出景色好看的絕色美景這一修飾詞就能使看者立即了解其意思。
4 結(jié)論
好的翻譯不僅是字面意義更要盡可能原封不動表現(xiàn)出‘情緒意思’ , ‘文化意思’等所譯語言中所包含的所用情報。文本中包含的文化要素,尤其是已經(jīng)成型的慣用語中的文化要素里有許多含蓄意義,因此翻譯時單純的翻譯字面意思的話就不能表達出說話者的深層,含蓄表現(xiàn)。本文圍繞著如何在翻譯時使文化要素的減損做到最小化,講述以四字成語和俗談為中心并顧及其文化要素的韓中翻譯方法。
參考文獻
[1]??? ? 6???,『?? ??? ??』,??? ??,2011.
[2]??? ?6? ??,『????? ????』,???? ??,2002.
[3]???,『????? ???? ??』,???? ??,2004.
[4]李占喜,語用學(xué)翻譯探索[M].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2014.
作者單位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xué)院 吉林省長春市 1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