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景教學法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情景教學法的內涵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建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感覺就像置身于其中,使課本知識變得實際化、生活化,從而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數學;課堂;興趣
情景教學能夠把數學教學素材由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的生活場景,這些場景是比較生動活潑的,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通過這種方式,教師給學生很多自由發(fā)揮的時間,讓學生能夠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一、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乏主觀能動性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上嚴重缺乏主觀能動性。學生本來是課堂的主體,但是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教師成了課堂的主體,而學生成了課堂的客體。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成為一種傳授知識和接受知識的呆板關系,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只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厭學情緒,長期積累下去,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在高中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興趣點,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課堂缺乏合作
在當前的高中數學課堂中,存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課堂缺乏合作。數學本身是一門比較枯燥、無味的學科,如果課堂再缺乏合作,沒有趣味性,就會導致很嚴重的問題。首先,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只會自己做題,遇到不會的也懶得問同學和教師,時間久了,學生不會的問題越來越多,長期積累下去,數學成績會下降很快。其次,課堂缺乏合作,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是一個不同思想碰撞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潛力會被激發(fā)出來。但是,沒有課堂合作,學生只是呆板地做題,是很難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的。
二、情景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運用多媒體技術
高中數學教學需要有現代的教學手段融入。有了多媒體技術的融入,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有了網絡平臺,學生就可以對數學課程提前預習,在課下可以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網絡平臺除了能方便學生的預習和復習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優(yōu)勢,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把自己不理解的數學問題反饋給老師,然后老師就可以一對一地去解決。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對教學模式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現代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了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數學的學習才會充滿樂趣,數學課堂才會有活力。教師在播放視頻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很好地回憶加法的運算規(guī)則,并且可以借助自己的親身經歷調用記憶中的知識構建知識鏈接,同時在乘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列舉一些案例,通過實物展示提高學生自己的計算能力。這種網絡教學模式可以使傳統(tǒng)課堂變得具有創(chuàng)新性,使復雜的計算模式變得更加具體,這是一個很好的提高學生成績、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手段。
2.教學情景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把學習到的知識巧妙地運用到生活中,發(fā)揮知識的價值。數學課程是一門枯燥、抽象的學科,因此,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融入游戲,革新教學情景
高中生大多數都是比較活潑的,喜歡玩游戲。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投其所好,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合適的游戲進行情景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教師主體向學生主體轉變,這樣對提高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和總結能力是一個極大的幫助。
4.小組合作式學習
在數學學習中,互動式學習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學生之間的互動還是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來實現。在學習時,如果遇到難題,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小組合作。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可以使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是十分重要的。這種互動方式,可以通過學生對老師進行提問來實現。有了學生的提問,老師就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能夠制訂出合理的課程方案。互動式學習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能夠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里學到新知識。互動式學習也能不斷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情景教學可以由教師主體向學生主體轉變,這樣對提高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和總結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對高中數學教育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應得到學校的重視,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我國的教育水平,才能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錢金宏.關于初中數學創(chuàng)新思維教學的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
[2]楊燕.情景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