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聾教育是受到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很大程度上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聾教育課堂教學成了教師的“一言堂”——教師講,學生聽。嚴重地限制了聽力障礙學生的潛力發(fā)展,課堂上只有把師生的交往和交流視為一種平等的對話,一種情感的交融和心靈的溝通;讓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自定作業(yè)內容才能使聽障學生個性得到自由的發(fā)展。
關鍵詞:個性化;課堂;聾生
目前,特殊教育的聾教育還是受到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聾教育課堂教學成了教師的“一言堂”。學生成了接受知識的容器。在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是被動的接受性的學習。又由于聽力障礙學生因聽力損失的程度不同,存在個性差異大,認知能力、接受能力也不一樣的現(xiàn)象。在傳統(tǒng)的教學體系下,聽障生的自主意識無法喚起,主體意識無法得到發(fā)揮,嚴重地限制了聽障生潛力的發(fā)展。那么,怎樣在語文課堂中使每個聽障生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讓他們富有個性地學習、成長呢?
一、搭師生平等對話的平臺,讓師生交融情感、溝通心靈
課堂是師生共同活動的場所,聽障孩子比正常孩子存在的差異性更大,他們的殘疾程度差別大,如,智力水平、行為習慣、家庭環(huán)境、興趣愛好等,但他們之間在人格上、地位上都是平等的。聽力障礙學生由于先天聽力障礙,他們用眼看事物,判斷人內心的喜怒哀樂,他們很大程度上都很敏感,所以在課堂建立師生平等對話的平臺上要寬容學生,允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失誤甚至錯誤,允許學生錯了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許補充,沒想好的允許再想,不明白的允許發(fā)問,有不同意見的允許爭論,允許學生向教師發(fā)難。如,每次上課,我都讓學生以“通過學習這一段,我知道……”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還要以“讀了這一段,這個地方我不懂”讓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讓學會的學生回答,學生錯了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許補充,沒想好的允許再想。這樣,讓學生互相學習,有難度的老師再作補充。從而打消了聽障學生敏感、自卑的心理,讓他們感到課堂學習的快樂。讓師生擁有一種情感的交融和心靈的溝通,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讓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
聽力障礙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自己喜歡的事就努力去做,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聽障學生不要生搬硬套別人的學習方法,要用適合自己個性特點的學習方法。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性格、學習習慣、學習能力,采用自己喜愛的方法學習。比如,在學習《荷花》一課時,我讓學生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有的學生一邊讀一邊打手語,有的默讀,領會快的學生結合課后的思考與練習進行學習,喜歡畫畫的學生把荷花的不同姿態(tài)畫下來,有的學生積累詞句,抄寫課文中的好詞好句,能力強的學生給課文分段,寫段意,有的找學習伙伴查字典理解新詞意思,討論問題,學生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獲得了不同收益。
三、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聽力障礙學生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喜歡和自己的同伴合作做事,能更有效地完成一件事情。在語文課上,我允許每一名學生根據(jù)能力和需要,自主選擇合作伙伴、資源結合成小組,并且進出自由,通過協(xié)作尋求幫助或共同探討問題。如,教學《桂林的水》一課,在教學時,我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給每部分設置問題:你喜歡桂林的什么?請你找出這個地方的特點,然后讓學生選擇伙伴、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學習,同伴可以在教室中任選一塊自己的天地,小組選一個組長并當記錄員,交流討論,完成一個個問題盡情表現(xiàn)自己。學生在小組活動中,能建立多向通道,增加信息來源,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使學生在協(xié)作中發(fā)揮創(chuàng)造個性。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布置不同的任務,為優(yōu)等生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挑戰(zhàn)性的學習材料,鼓勵學生標新立異。
四、讓學生自定作業(yè)內容
聽力障礙學生的學習能力不一樣,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性,每天布置的作業(yè),讓學生自己做主,自我設計作業(yè)形式,使作業(yè)成為點綴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道絢麗的風景,展示自己的個性。如在布置作業(yè)時,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能力選擇:(1)喜歡畫畫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課文的某部分內容用畫畫的形式畫下來;(2)喜歡抄寫的學生,可以把課文中的好詞好句或是自己認為最優(yōu)美的段句抄寫下來;(3)喜歡背誦的學生,可以按課文后面的要求或是對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背誦課文;(4)思維想象力比較豐富
的學生,也可以仿照課文寫一段話;(5)沒什么特別喜歡的學生,就做做一課一練中的練習。這樣,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作業(yè),學習積極性很高,他們愛寫樂寫,改變了以往寫作業(yè)就是應付的態(tài)度,起到了鞏固知識的作用。
總而言之,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肩負著課程改革的重任。我們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以實施創(chuàng)造性、個性化的教學為己任,對聾生因材施教,為培養(yǎng)和發(fā)展聾生的健康個性,為培養(yǎng)身殘志堅且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許曉莉.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培養(yǎng)聾生學習主動性[J].中國特殊教育,2012.
[2]蘭繼軍,劉真,簡潔,等.課程改革對變革聾校教學措施的要求[J].中國特殊教育,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