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斯洪 馮秋玲
廣州市海珠區(qū)海幢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廣東 廣州 510220
?
耳穴貼壓聯(lián)合行為生活方式干預對高脂血癥患者的影響
朱斯洪馮秋玲
廣州市海珠區(qū)海幢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廣東廣州510220
【摘要】目的:探討耳穴貼壓及食療對高血脂癥患者TC、TG和LDL-C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選取接受慢病管理治療的高血脂癥患者900例,隨機分為治療A組、對照B組、對照C組各300例。其中對照B組采用中醫(yī)耳穴貼壓治療,對照C組行單純行為生活方式干預,治療A組采用行為生活方式干預及耳穴貼壓;三組的療程均為3個月,對比分析三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血脂改善情況。結果:治療A組、對照B組、對照C組的患者采用不同的管理治療方案后,其治療前后的TC、TG、LDL-C都明顯降低(P<0.05),而HDL-C明顯升高(P<0.05)。三組治療后的血脂水平比較,治療A組與對照B組及對照C組相比,其TC、TG、LDL-C下降較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且治療A組的總有效率90.0%,明顯高于對照B組患者的73.3%以及對照C組的66.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耳穴貼壓及聯(lián)合行為生活方式干預方案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臨床療效較佳。
【關鍵詞】高血脂癥;耳穴貼壓;食療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異常的發(fā)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導致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fā)生率增高。血脂代謝異常的發(fā)生率正逐年升高且有年輕化趨勢,血脂偏高會引起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和冠心病等疾病[1]。本研究通過對海珠區(qū)海幢街社區(qū)危險因素人群行為生活干預及耳穴貼壓防治,轉變居民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其對血脂防治知識的知曉率,建立規(guī)范的社區(qū)危險因素人群血脂干預模式,推廣耳穴貼壓保健治療,從根本上減少了高脂血癥的發(fā)生,降低了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fā)生率、死亡率?,F(xiàn)將具體研究內(nèi)容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2月年至2015年9月來我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接受治療的高脂血癥患者9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脂的診斷標準[2],其中男480例,女420例,高血壓320例,冠心病240例,中風后遺癥160例,腦動脈硬化180例。將其分為治療A組、對照B組、對照C組各300例。治療A組患者年齡33~70歲,平均年齡為(57.2±2.3)歲,病程0.25~6年,平均病程(3.12±0.3)年;對照B組患者年齡32~71歲,平均年齡為(56.5±2.4)歲,病程0.42~6年,平均病程為(3.22±0.2)年;對照C組患者年齡35~74歲,平均年齡為(55.4±3.4)歲,病程0.50~6年,平均病程為(3.25±0.1)年。三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及排除標準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藥新藥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指導原則》和中華心血管疾病雜志的編輯委員會的有關血脂異常對策中有關標準[3],患者在正常飲食的情況下,其血脂的檢測符合以下內(nèi)容之一:TC≥5.7mmol/L,TG≥1.71mmol/L,LDL-C≥3.61mmol/L,HDL-C≤1.01mmol/L;排除標準:患者年齡小于18歲或大于70歲以上的患者;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婦女;不接受此方案治療的患者;臨床資料不全的患者。
1.3治療方法治療A組(行為生活方式干預及耳穴貼壓組):針對有高血脂癥高危因素(高血脂、高血壓、肥胖、高血糖、吸煙、酗酒等)人群進行規(guī)范的行為生活方式干預管理及中醫(yī)耳穴貼壓治療。采用耳穴貼壓同時進行飲食控制,減輕體重,增加體力活動及戒煙、限鹽、降低血壓等生活方式干預措施。在飲食干預方面,根據(jù)患者個人情況,制定飲食方案,調(diào)整飲食結構,控制每日攝取食物的總熱量,合理分配三餐。運動干預方面,根據(j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指導患者堅持有氧運動,每周4~6次。改變生活中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少吃油炸食品,少吃甜食及飲料,禁煙限酒,避免暴飲暴食等。每日以電話隨訪或面對面交談的形式了解患者的飲食及運動情況,并進行針對性指導。根據(jù)耳穴國際標準化方案[4],主穴取脾、胃、肝、腎、心;配穴取腦、降壓溝、神門、額、交感等。每次選上述穴位中的6~8個,將洗凈的王不留行籽貼于0.5cm×0.5cm膠布上,常規(guī)消毒耳廓后,將備好的王不留行籽對準所選耳穴貼緊并稍加壓力,囑患者自行按壓,使耳廓充血、脹痛,按壓力度適中,避免皮膚損傷引起感染。每日按壓4~5次,三餐后及晚睡前重點按壓,每次按壓5min,每3~4天換貼,兩耳交替,3個月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以上治療在血脂值恢復正?;蛳陆岛螅詧猿仲N耳穴至觀察研究結束。對照B組(耳穴貼壓組):采用中醫(yī)耳穴貼壓治療,方法同前,但不予行為生活方式干預。對照C組(單純行為生活方式干預組) 進行飲食控制,減少體重,增加體力活動及戒煙、限鹽、降低血壓等行為生活方式干預措施。
1.4療效標準依據(jù)《中藥新藥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指導原則》中的相關療效標準[5],臨床控制: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消失不見,血脂的檢查恢復正常水平;顯效:其臨床癥狀消失,且檢測其血脂水平達到以下以下者:TC的下降≥20%,TG的下降≥10%,HDL的上升≥0.26mmol/L,而HDL/LDL下降≥20%;有效:患者的血脂水平達到以下任一項者:TC的下降≥10%,TG的下降≥20%,HDL的上升≥0.1041mmol/L,且小于0.26mmol/L,HDL/LDL下降≥10%,且小于20%,無效:患者治療后其臨床癥狀以及體征無明顯改善,且血脂水平?jīng)]有達到標準。
2結果
2.1三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對比三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后,其治療前后的TC、TG、LDL-C都顯著降低(P<0.01),而HDL-C明顯升高(P<0.05)。而A組比B組和C組治療后的血脂水平TC、TG、 LDL-C改善更加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三組治療前后的血脂水平比較
組別例數(shù) TC TG HDL-C LDL-C 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A組3006.68±1.414.45±0.81*2.47±0.691.57±0.73*1.02±0.211.37±0.383.61±0.792.53±0.55*對照B組3006.61±1.324.97±0.89#2.17±0.791.91±0.71#1.03±0.421.27±0.36#3.77±0.713.36±0.71#對照C組3005.51±1.243.69±0.83#2.63±1.531.31±0.81#1.16±0.521.85±0.26#3.04±1.101.37±0.84
注:本組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B組和C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三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后,治療A組的總有效率90.0%,明顯高于對照組B組患者的73.3%以及對照C組治療的總有效率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三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B組、C組比較,*P<0.05。
3討論
高脂血癥屬于中醫(yī)痰濁、瘀血的范疇,大多因其飲食不節(jié)或過食肥甘而導致脾胃運化發(fā)生失調(diào),諸臟功能發(fā)生失調(diào),使其血中脂肪沒有轉化或排泄,沉積在體內(nèi),導致血脂含量升高[6]。治療本病當健脾和胃,活血化瘀,調(diào)補腎氣?!岸?,宗脈之聚也,十二經(jīng)脈,三百六十五絡,血氣皆上于面而走耳竅”,其說明在生理以及病理上,耳穴和人體的各臟腑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耳穴貼壓是對耳穴部位的機械刺激,由末梢傳到大腦皮層的的對應區(qū)域,對原病理興奮灶起到抑制作用,進而使其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達到平衡[5]。且脾、肝、腎、心等在耳穴都有相應的刺激點,耳穴貼壓持續(xù)的刺激穴位,可以起到滋補肝腎、祛痰化濕、定心安神等作用[7]。而飲食治療是治療高血脂的基礎療法,患者可以通過改變其不良膳食習慣和控制其理想體重來達到降脂的目的。其主要為了減少對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增加攝入單不飽和脂肪酸或者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有多降低血清中的TG,加上適當?shù)挠醒蹂憻?,以減輕體重[8]。因此本研究將兩者進行結合,充分發(fā)揮其獨特作用,達到治療的目的。
本研究采用行為生活方式干預及耳穴貼壓組的治療方案,患者治療后,其TC、TG、LDL-C降低顯著,且其總有效率90.0%,明顯高于耳穴貼壓組73.3%以及單純行為生活方式干預組66.7%。說明行為生活方式干預及耳穴貼壓組治療高血脂癥患者,其TC、TG和LDL-C水平的有明顯的改善。近年來,中醫(yī)在治療高脂血癥上顯示出其獨特優(yōu)勢,耳穴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報道較多,其臨床效果較好,無藥物副作用,患者滿意。耳穴貼壓療法有望成為社區(qū)防治高脂血癥的重要方法。
總之,耳穴貼壓配合食療治療高脂血癥療效顯著,且操作簡單,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玲,吳華慧,孫婷,等.耳穴貼壓法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學報,2014,(2):121-122.
[2]任寧娟.辛伐他汀聯(lián)合銀杏葉片治療高血脂癥41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12,18(6):52-53.
[3] 曾巧容.耳穴貼壓法配合辨證處方灌腸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7):838-839.
[4] 蔣可.腦病生理治療機配合耳穴貼壓治療失眠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34):3808-3809.
[5]宋傳菊,周軍靜.高脂血癥患者膳食營養(yǎng)調(diào)控的臨床意義[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2.10(41):1359-1360.
[6] 趙立軍,李勃,文軍,等.阿托伐他汀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炎癥因子的影響[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4,(12):1601-1603.
[7] 宋傳菊,楊成祖.辨證論治配合食療治療胃癌探析[J].陜西中醫(yī),2012,33(1):70-71.
[8]鄧喜惠.耳穴貼壓配合西藥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J].陜西中醫(yī),2013,34(8):1042-1043.
(收稿日期:2016.01.18)
【中圖分類號】R58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6-0104-02
作者簡介:朱斯洪(1977-),男,漢族,本科學歷,江西贛州人,中醫(yī)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中醫(yī)與全科醫(yī)學工作。
基金項目:2013年度海珠區(qū)科技計劃項目 項目編號:2013-yl-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