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了幾種食品中亞硫酸鹽的測定方法,評析其優(yōu)缺點,建議迅速建立起一種廣泛適用于檢測各種食品中亞硫酸鹽的的離子色譜法。
[關鍵詞]食品;亞硫酸鹽;測定方法;離子色譜法
中圖分類號:TL2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3-0348 -01
食品中的亞硫酸鹽通常是指二氧化硫及能夠產(chǎn)生二氧化硫的無機亞硫酸鹽的統(tǒng)稱【1】,主要來源于食品生產(chǎn)工藝中的一些添加劑,如亞硫酸鹽、亞硫酸氫鹽、焦亞硫酸鹽等廣泛使用的漂白劑、脫色劑、防腐劑和抗氧化劑,它們與食品中的糖、蛋白、色素、酶、維生素、醛、酮等作用后,以SO32-形式殘留在食品中,如果使用硫磺作為漂白熏蒸劑時,食品中還會殘留一部分游離的SO2。
食品專家認為,亞硫酸鹽進入人體后,會被組織細胞中的亞硫酸氧化酶氧化成無毒害的SO42-,隨尿液排出體外,因此,少量的亞硫酸鹽進入機體可以認為是安全無害的。但過量攝入,可能導致胃腸障礙、腎臟障礙,嚴重時還有可能引起紅血球、血紅蛋白的減少,甚至有間接的致癌作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規(guī)定每人每日允許攝入量為0~0.7mg/kg體重(以二氧化硫計)。隨著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關注,食品中亞硫酸鹽的使用及含量也已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第41屆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會議上,CCFA倡議各成員收集各國市場上食品和飲料中亞硫酸鹽的使用資料,為下一步關于亞硫酸鹽類使用水平的修訂審議提供依據(jù),世界各國也紛紛出臺各種法規(guī)標準來限制亞硫酸鹽的使用,美國要求對亞硫酸鹽使用量超過10mg/kg的食品必須必需予以明示,并針對不同食品,限定亞硫酸鹽殘留量范圍在50~200 mg/kg,我國國家標準GB2760也作出明確規(guī)定,殘留量范圍在10~400 mg/kg。
測定食品中亞硫酸鹽的方法很多,常常需要根據(jù)樣品種類和實驗室條件選擇經(jīng)濟、快速、準確的方法。目前,國內(nèi)外的標準檢測方法主要分為比色法、碘量法和蒸餾-堿滴定法,不少學者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標準方法作了進一步的研究改進,甚至發(fā)展出了許多新的檢測方法,現(xiàn)將其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
1 比色法
鹽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2】屬于直接比色法,其原理是亞硫酸鹽和四氯汞鈉反應生成穩(wěn)定的絡合物,再與甲醛及鹽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紅色絡合物,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該方法為GB/T5009.34中規(guī)定的仲裁方法,但分析時間長達4h以上,且形成的絡合物易與試樣中干擾物質(zhì)反應,影響實際結果,操作過程中使用了有毒的四氯汞鈉溶液做吸收液,易對環(huán)境造成汞污染并嚴重影響操作者的身體健康。針對此缺陷,迅速發(fā)展了一系列無汞鹽比色法。當采用無毒試劑三乙醇胺(0.5%)作為吸收液時,在560nm波長下測定食糖、餅干、白葡萄酒三類食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加標回收率可達95~103%【3】。如果利用0.05%三乙
醇胺吸收液,在579nm波長下測定其吸光度,當白砂糖中的二氧化硫濃度在0~60mg/kg范圍內(nèi)有良好的線性關系,檢出限為0.5mg/kg,測定結果與國標無顯著差異【4】。還可以利用EDTA二鈉緩沖液或者甲醛緩沖液作吸收液,也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一些學者專門做了四氯汞鈉和甲醛的對比試驗,再次證實了用甲醛
緩沖液做吸收液的可行性。
日本衛(wèi)生協(xié)會采用“蒸餾-比色法”,將酸化后的樣品在氮氣流中加熱蒸餾,用氫氧化鈉溶液接收,接收液與堿性品紅和甲醛的混合液發(fā)生顯色反應,與標準曲線比較后定量,該方法靈敏度高,但對試劑要求也很高。
2 碘量法
GB/T5009.34中第二法屬于“蒸餾-碘量法”,在密閉容器中蒸餾酸化后的樣品,釋放出其中的SO2 ,通過乙酸鉛溶液接收,濃鹽酸酸化后用碘標液滴定。該方法操作耗時,如果采用凱氏定氮儀進行蒸餾,與自動電位滴定儀聯(lián)用,可實現(xiàn)日蒸餾滴定樣品達幾十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葡萄酒總局采用的快速檢測方法則不經(jīng)蒸餾,將被測成分全部轉(zhuǎn)化為亞硫酸鹽,再在硫酸作用下使之游離出來,按后用碘標液滴定,當該方法僅局限于葡萄酒中亞硫酸鹽的測定,應用范圍狹窄。
3 蒸餾-堿滴定法
該法是許多國外檢測機構現(xiàn)行的檢測方法,酸化后的樣品在氮氣流中蒸餾,以過量氫氧化鈉接收,再將接收液經(jīng)酸化、氧化生成硫酸,用氫氧化鈉標液滴定。該法適用范圍廣,終點易于判定,但對操作要求較高。
4 其他測定方法
有學者在測定葡萄酒中二氧化硫殘留量時,用甲醛吸收液吸收經(jīng)蒸餾釋放出的二氧化硫,以鄰二氮菲-鐵(Ⅱ)作顯色劑,在510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 RSD為1.9%,加標回收率可達95~103%。
檢測山藥中的二氧化硫時,可選用0.2mol/L的鹽酸溶液處理樣品,采用頂空氣相色譜-火焰光度檢測器,得出結果二氧化硫在21~210μg/ml范圍內(nèi)呈較好的線性關系,方法簡單,專屬性強,靈敏度高,重復性好。
在分析啤酒中二氧化硫的測定方法時,可采用化學分析儀流動注射分析法,該方法結合了空氣分離式連續(xù)流動分析的低分散和流動注射分析的高速度雙重優(yōu)點,檢測過程自動化,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
測定黃花菜中的亞硫酸鹽時,有報道用水浸提亞硫酸鹽,以甲醛作為穩(wěn)定劑,建立了離子交換-電導檢測離子色譜法的方法,檢出限可達0.05mg/kg。
利用離子色譜法時,還可通過在酸性條件下蒸餾出樣品中的SO2,經(jīng)過氧化氫氧化吸收,全部轉(zhuǎn)化為SO42-形式加以測定,測定結果與國標碘量法比對,無顯著差異。
但潘煒等用13種實驗材料作了對比試驗,證明在使用蒸餾-離子色譜法測定辛辣食品中的亞硫酸鹽時,由于辛辣食品成分復雜,其自身的含硫化合物在強酸條件下蒸餾后以SO2形式逸出,采用堿性過氧化氫氧化吸收時,則會呈極高含量的SO42-被檢出,使得本未引入外源性亞硫酸鹽的樣品呈現(xiàn)假陽性并可能超出標準限量。他建議采用堿性的離子色譜流動相加甲醛做吸收液將其吸收并轉(zhuǎn)化成SO32-,通過陰離子色譜柱分離后檢測SO32-,可避免樣品本身含硫物質(zhì)的干擾。又分別用蘿卜、洋蔥、辣根片做實驗對象,與蒸餾-滴定法、蒸餾-比色法做了對比試驗,三種方法結果相差很大,再次證明了樣品自身含硫物質(zhì)對實驗結果的影響。通過適應性試驗、精密度試驗和回收率實驗,證實了該方法可準確測定大部分辛辣食品中SO32-和SO2的含量。
近年來,隨著國際貿(mào)易日益增多,外方對許多食品都要求準確檢測其中的亞硫酸鹽含量,這就給我國的檢測機構提出了發(fā)展新方法、采用新技術的要求。綜合各種參考文獻,筆者認為離子色譜靈敏度高、快捷安全,是目前陰離子分析的首選方法。而針對食品中亞硫酸鹽的測定,已有很多報道,但多數(shù)方法僅僅局限于某幾種食品或幾類食品的檢驗。因此迅速建立起一種能夠通用的離子色譜檢測方法,更新國家標準,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崔韶暉,李婷婷,陳曦.魔芋精粉中二氧化硫殘留量的幾種測定方法比較.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37(2):472-473,479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食品中亞硫酸鹽的測定GB/T5009.34-2003.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269-273
【3】 方刑有,高志賢.食品中亞硫酸鹽的三乙醇胺吸收法檢測.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6,22(2):245
作者簡介:黃惠敏(1982--),女,工程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食品檢驗工作,聯(lián)系電話1883957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