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友++張明明++李學武
[摘 要]介紹山東能源臨礦集團新驛煤礦1503綜采工作面交叉?zhèn)刃妒焦伟遢斔蜋C的使用情況,對交叉?zhèn)刃妒焦伟遢斔蜋C與端卸式輸送機優(yōu)缺點進行了比較,并對交叉?zhèn)刃妒焦伟遢斔蜋C提出改進意見。
[關鍵詞]交叉?zhèn)刃叮还伟遢斔蜋C;應用;綜采
中圖分類號:TD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2-0249-01
一、簡介
山東能源臨礦集團新驛煤礦1503綜采工作面煤層厚度平均3.5m,屬于中厚煤層,采用綜合機械化采煤,選用雞西煤礦機械有限公司自行開發(fā)研制的MG300/730-WD型電牽引采煤機,該煤機總裝機功率為730Kw,生產能力為1400t/h,為配合其生產能力,選用西北奔牛煤礦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SGZ764/500X型側卸式刮板輸送機,該機運輸能力1600t/h,裝機最大功率為500Kw,鏈速1.3m/s,采用機頭側卸式卸載。該卸載方式在山東能源臨礦集團為首次使用。
二、結構特點
交叉?zhèn)刃妒焦伟遢斔蜋C的機頭與轉載機的機尾成一整體,輸送機機頭搭在工作面運輸巷轉載機尾上,借助圓弧犁形卸煤板將煤從機頭架主卸斜板呈90°卸到轉載機上。兩個輸送機的上、下鏈相互交叉穿過,從上向下的順序是輸送機上鏈,轉載機上鏈,輸送機下鏈,轉載機下鏈。輸送機機頭上槽的煤通過弧形板轉卸入轉載機上槽,輸送機下鏈帶回的煤落入轉載機下槽,由轉載機下鏈帶到機尾輪后翻到上槽運走。
三、使用時的存在問題和解決方法
該礦1503工作面于2011年12月投入生產,交叉?zhèn)刃妒焦伟遢斔蜋C在剛開始使用時,頻頻出現松鏈問題并多次發(fā)生斷鏈事故,經過反復摸索和論證,最終解決了此問題?,F將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歸納總結如下:
(一)工作面剛投入生產時,設備都處于磨合階段,輸送機負荷還處于調試階段,工作狀態(tài)不是很穩(wěn)定,有時輸送機處于運行狀態(tài)時,變壓器突然跳閘,再次啟動時,設備有時重負荷啟動,極易造成壓車或斷鏈事故。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組合開關程序設定上,將工作面輸送機高低速啟動方式由按時間方式切換為電流方式,該方式在設備低速運行工作三相電流同時降到60A以下后方投轉到高速,有效的防止了壓車斷鏈事故的發(fā)生。
(二)1503工作面輸送機程序設定為機尾電機低速先啟動,經過一定延時(最初設定的延時時間為0.6s)后機頭電機低速再啟動,這樣就可以使輸送機底鏈先帶緊,可有效防止底鏈余鏈現象的發(fā)生。在使用過程中,刮板鏈因鏈子受力拉長導致松鏈現象頻繁發(fā)生,多次發(fā)生斷鏈事故,經過觀察,我們發(fā)現由于延時時間太長導致機尾上鏈有余鏈,再有煤矸擠入刮板下使刮板出槽,經過機頭彎板時,導致刮板受阻而發(fā)生斷鏈或斷刮板。后經過反復實驗,將機頭低速電機啟動時間延時為0.3s最為合理。同時發(fā)現松鏈時及時停機緊刮板鏈。在機頭機尾安設下層加水裝置,防止刮板輸送機因喝回煤增大阻力致使刮板鏈受力過大而造成的刮板鏈拉長、松鏈問題。
(三)因該交叉?zhèn)刃妒捷斔蜋C在新驛煤礦為首次使用,員工還沒有摸清設備性能和工作原理,在操作該設備時,在輸送機頭變線槽處,有時會因煤機臥底太深且過渡不勻,造成運輸機溜槽扭曲,增大了運輸阻力,發(fā)生刮板出槽及斷鏈事故。為此經研究論證,當煤機到機頭變線槽處時,臥底不能太深并且需平和過度,以達到防止溜槽扭曲斷鏈的目的。
四、交叉?zhèn)刃妒捷斔蜋C的優(yōu)缺點
(一)優(yōu)點
1、側卸式輸送機卸載前由于弧形板的作用,可使煤平穩(wěn)地滑入轉載機中,避免了端卸時的堵塞堆積和煤塵的產生,凈化了空氣,改善了勞動環(huán)境。
2、由于弧形板的作用將帶有動量的大煤塊扭轉90°,使其與轉載機運行方向相同后再卸入轉載機內連續(xù)運行,避免了端卸時煤流要停頓后再起動的能量損失和對轉載機的沖擊,從而降低了轉載機的功率消耗。提高了傳動件的可靠性和轉載機的使用壽命。
3、從弧形板下被刮板鏈帶走的粉煤經機頭鏈輪卸到回煤罩內,由返回刮板鏈拉到轉載機上方,從機頭底槽的開口卸到轉載機內,因此,減少了刮板輸送機的回煤阻力,提高了輸送機的工作效率。
4、以往端卸式輸送機與轉載機配合使用時,經常出現因卸載高度不合理、搭接不夠或搭接過多而導致卸煤不暢、溜頭積煤、前溜喝回煤等問題,不僅影響輸送效率,而且縮短輸送機的使用壽命。而將交叉?zhèn)刃妒焦伟遢斔蜋C的機頭與轉載機的機尾合為一體就圓滿解決了此搭接難題,不僅提高了輸送機的工作效率,而且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
5、特別是在大傾角俯采工作面,有效避免了當推移轉載機時因角度過大而產生的轉載機下滑問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數。
6、由于煤流不在端頭卸載,機頭伸到工作面運輸巷中,采煤機可以行走到接近機頭的位置,便于自開切口。
7、由于機頭變速箱電機布置于皮帶順槽中,端頭架前移,端頭支護完全在端頭架支護范圍內,用端頭架替代了原單體支柱配合雙楔梁支護。減小了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數。
(二)缺點
1、大塊矸石在機頭弧形板處易滯留而截堵煤流,造成轉載機、運輸機刮板折斷。積煤進入機頭易積煤造成機頭鏈輪觀察板變形。
2、由于輸送機的機頭與轉載機機尾是一個整體,所以,推移輸送機機頭時,轉載機也必須隨之移動,增加了轉載機移動頻率。
3、前溜上刮板鏈、彎板與轉載機上鏈空間,下刮板鏈與轉載機下鏈空間都不足,轉載機轉速低、刮板間距大,從而轉載機運輸量不夠,致使煤量大時機頭積煤,下層造成少量煤帶入前溜下槽而喝回煤。
4、刮板連強度不足,變形拉伸過易、過快,造成松鏈。
5、轉載機現在長度為36m,在推移輸送機機頭時,轉載機容易彎曲。
五、改進建議
根據現在使用情況,在將來設計安裝中可以考慮將轉載機長度縮短為30m以內,這樣可以有效防止推移輸送機頭時抵彎轉載機。同時可將轉載機的刮板增加或提高轉載機鏈速,減少刮板之間的間距,避免因大塊矸石在弧形板處滯留而導致斷鏈或刮板折斷和煤量大時機頭積煤、喝回煤的現象的發(fā)生,提高刮板鏈強度,避免松鏈問題。
六、總結
現在1503工作面最高日產可達6千噸,實踐證明交叉?zhèn)刃妒焦伟遢斔蜋C在現代化綜采工作面中的運用,使工作面環(huán)境得到很大改善,降低了設備損耗,提高了設備效率,為建立高產、高效綜采工作面具有重要意義,在同類礦井可推廣使用。
作者簡介:李常友,男,31歲,機電助理工程師,現在山東能源臨沂礦業(yè)集團新驛煤礦綜采二工區(qū)從事機電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