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瓊 龐興宇 劉珍 李立勛
050051 石家莊市,河北省優(yōu)撫醫(yī)院護理部
?
·護理研究·
股骨頭壞死保髖術后出院患者電話隨訪干預的效果研究
段瓊龐興宇劉珍李立勛
050051石家莊市,河北省優(yōu)撫醫(yī)院護理部
【摘要】目的探討電話隨訪干預對股骨頭壞死保髖術后患者滿意度、遵醫(yī)行為及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的效果影響。方法選擇股骨頭壞死保髖術后62例91髖的出院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31例48髖)和對照組(31例43髖)。對照組在出院時常規(guī)進行出院指導和復查;試驗組進行6個月的電話隨訪干預,根據患者肌肉和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內容包括定期復查、功能鍛煉、日常生活注意事項等。比較出院時及出院后6個月2組患者的滿意度、遵醫(yī)行為、Harris評分情況。結果2組患者出院時滿意度、遵醫(yī)行為問卷得分和Harri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P>0.05)。出院后6個月試驗組患者滿意度、遵醫(yī)行為問卷得分和Harri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P<0.05)。結論電話隨訪干預這種延伸服務,有效促進保髖術后出院患者的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改善愈后,提高生活質量,同時提高患者滿意度和遵醫(yī)行為,提升醫(yī)院形象。
【關鍵詞】股骨頭壞死;隨訪;干預;保髖術;康復;滿意度;遵醫(yī)行為
股骨頭壞死屬于臨床常見骨科疾病之一,是一種多病理機制引起股骨頭局部血運異常,導致的骨細胞缺血、壞死、股骨頭塌陷及骨小梁斷裂的疾病[1]。若不給予股骨頭壞死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大部分患者會在病后1~4年內發(fā)展成股骨頭塌陷,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保髖手術是治療股骨頭壞死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臥床時間短,關節(jié)功能影響小,壞死修復快的特點[3]。保髖術后的護理直接影響保髖治療的效果,影響患者進一步治療及康復的信心[4]。研究表明,規(guī)范化地康復訓練是鞏固保髖術后效果的重要內容,正確系統地康復訓練是恢復髖關節(jié)功能的重要保障[5]??祻陀柧毮軠p輕患者髖關節(jié)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但是由于患者缺乏專業(yè)知識,對出院后功能鍛煉重要性認識不足,會影響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為此,通過電話隨訪干預,對保髖術后出院患者提供連續(xù)性的康復健康指導,從而促進患髖功能恢復,提高患者滿意度,效果良好,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行保髖手術后出院的患者62例91髖,男38例,女24例;年齡24~51歲,平均年齡35.9歲;單髖33例,雙髖29例;酒精型33例56髖,激素型18例24髖,創(chuàng)傷型7例7髖,特發(fā)4例4髖。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試驗組(31例48髖)和對照組(31例43髖)。2組患者年齡、性別比、病因、手術方式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基本情況比較 n=31
1.2方法
1.2.1對照組:對照組常規(guī)進行出院指導。采取發(fā)放文字資料,光盤展示,一對一宣教,開設健康教育課堂等形式進行講解、示范,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確保患者及家屬完全掌握術后功能鍛煉的方法。同時發(fā)放《保髖術后指導手冊》(包括注意事項、功能鍛煉、飲食、髖關節(jié)保護等知識),進行常規(guī)復查。不主動進行隨訪干預。
1.2.2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干預小組對保髖術后出院患者進行有步驟、有計劃地電話隨訪干預,具體措施:
1.2.2.1成立干預小組:干預小組由具有2年以上骨科臨床護理經驗的主管護師1名、護師2名組成。同時對本小組成員進行統一培訓,內容有:康復知識、隨訪干預技巧、填寫問卷指導等,考試合格后參與本研究。
1.2.2.2干預措施:在患者出院后3~7 d,由干預小組通過電話隨訪掌握患者髖關節(jié)及肌肉功能恢復的情況,并進行個性化的康復指導和健康教育。以后至少每月1次,根據情況增加次數,連續(xù)6個月,建立登記本并做好記錄。
1.3評價指標在患者出院時、出院后6個月由干預小組成員統一發(fā)放患者滿意度調查表、遵醫(yī)行為調查表和Harris評分表(每髖1張),在小組成員指導下由調查對象填寫完整后立即收回,未回院復查的患者由干預小組成員通過電話隨訪完成本次問卷的填寫,確保有效性。最終62例91髖的問卷均有效收回,完成了本次研究。
1.3.1患者滿意度調查表:采用本院統一制定的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住院環(huán)境、醫(yī)療水平、服務態(tài)度、收費情況等6個方面,共20項條目。該問卷根據Likert五級量表記錄滿意度得分,每個條目有5個選項,分別為很滿意(5分),滿意(4分),一般滿意(3分),不太滿意(2分),不滿意(1分),總分100分。得分越高患者滿意度越高。
1.3.2患者術后遵醫(yī)行為調查表:采用自行設計的保髖術后患者遵醫(yī)行為問卷進行調查,由我院骨科主任醫(yī)師2名、副主任醫(yī)師1名和??谱o士討論形成。內容包括行為方式、定期檢查和康復鍛煉3個方面,共25項條目。該問卷根據Likert四級量表記錄得分,每個條目有4個選項,分別為“總是”(4分),“經?!?3分),“有時”(2分),“從不”(1分),總分100分。得分越高患者術后遵醫(yī)行為越好。
1.3.3Harris評分表:Harris評分表[6]是目前臨床最常用的髖關節(jié)功能評價工具,包括7個維度:疼痛(44分)、功能性活動(14分)、步態(tài)(11分)、助行器(11分)、行走距離(11分)、髖關節(jié)活動范圍(5分)和下肢畸形(4分)共100分。90~100分為優(yōu),80~89分為較好,70~79分為良,<70分為差。
2結果
2.12組患者滿意度比較出院時2組患者滿意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出院后6個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于電話隨訪干預措施落實到位,患者滿意度得到提高。見表2。
2.22組患者遵醫(yī)行為比較出院時2組患者遵醫(yī)行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出院后6個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2組患者Harris評分情況比較出院時試驗組髖關節(jié)功能優(yōu)、較好、良者分別為6.3%(3/48)、31.3%(15/48)、43.8%(21/48),對照組髖關節(jié)功能優(yōu)、較好、良者分別為7.0%(3/43)、30.2%(13/43)、51.2%(22/43)。2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u=0.3983,P>0.05)。出院后6個月Harris評分試驗組髖關節(jié)功能優(yōu)、較好、良者分別為16.7%(8/48)、47.9%(23/48)、27.1%(13/48),對照組髖關節(jié)功能優(yōu)、較好、良者分別為11.6%(5/43)、34.9%(15/43)、37.2%(16/43)。2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u=1.7061,P>0.05)。根據Harris評分結果,出院時2組患者Harri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后6個月Harris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2 出院時和出院后6個月2組滿意度比較 n=31,分,±s
表3 出院時和出院后6個月2組遵醫(yī)行為得分比較 n=31,分,±s
表4 出院時和出院后6個月2組Harris評分比較 分,±s
3討論
3.1通過電話隨訪干預能提高患者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提升醫(yī)院形象由于電話隨訪方法簡便、經濟及操作性好,被逐漸應用到患者延續(xù)性護理中[7]。護患關系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電話隨訪干預能使護患關系更加密切。保髖術后恢復期較長,了解患者術后患肢功能恢復、自我護理等情況,對其進行康復指導尤為重要。隨訪有利于患者對康復知識更加了解,給患者康復予以重要的心理支持。同時,強化護理服務意識,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提高護士服務水平和責任感。此干預形式通過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便于掌握患者全面情況,及時幫助患者解除困惑,盡早恢復健康。電話隨訪這種院外護理干預形式,讓患者充分感受到醫(yī)院對他們的關心和尊重,從心理上獲得安全感和滿足感,顯著提高患者滿意度, 使醫(yī)患關系更加和諧。
3.2通過電話隨訪干預有助于改善保髖術后出院患者的遵醫(yī)行為,提高患者康復鍛煉的依從性股骨頭壞死保髖術后肢體功能恢復需要較長時間,患者及家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掌握足夠的康復知識和訓練技能,有的術后已獲得了關節(jié)功能,但出院后功能逐漸喪失[8]。文獻表明,電話隨訪干預能提升患者的自護能力、依從性,并降低再住院率,節(jié)約醫(yī)療費用[9]。要提高患者的遵醫(yī)行為僅靠住院期間的健康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出院后的隨訪也尤為重要[10]。電話隨訪干預是健康宣教的延伸,通過定期隨訪,實施有計劃有目的地干預,可以最大限度發(fā)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增強其對抗疾病的自信心[11]。電話隨訪對骨科家庭康復起到指導、咨詢性作用,幫助患者及時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戒除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避免由于康復階段功能鍛煉不當造成功能恢復不理想,影響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出院后遵醫(yī)行為好于對照組,與周明英[12]報道結果相似,說明出院后采取電話干預措施對提高患者遵醫(yī)行為的重要性。
3.3通過電話隨訪干預有助于促進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存質量研究表明,過早或過遲地活動與負重均可導致關節(jié)功能恢復不良,掌握好適當的康復時機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復,并能使功能達到最佳的程度[13]。臨床康復訓練的目的是使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限度恢復術側肢體功能活動,為其重新回歸社會創(chuàng)造條件[14]。故出院后正確及時系統地進行康復鍛煉和健康指導至關重要。常規(guī)出院指導,雖然有助于患者掌握疾病相關知識,可由于各種原因,出院后患者在康復訓練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電話隨訪為患者提供個體化、持續(xù)性、專業(yè)化的康復指導,鼓勵其堅持功能鍛煉,使康復計劃在家中能有效持續(xù)進行,促進髖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同時,電話隨訪能增強患者自我保健意識和家庭康復理念,盡早達到最佳康復狀態(tài),提高生存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出院時試驗組和對照組Harris評分無明顯差異,出院后6個月2組評分較出院時有不同程度提高,但試驗組得分高于對照組,患髖功能康復效果更好。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醫(yī)學模式發(fā)生轉變,電話隨訪作為開放式、延伸式護理服務,以其經濟簡便快捷的干預形式,被逐漸延伸到患者家中,是出院患者及時獲得康復保健指導與咨詢的最佳途徑[15,16]。本研究通過電話隨訪干預,對保髖術后出院患者實施連續(xù)性、個體性護理干預,幫助患者解決家庭康復所遇到的問題,提高康復效果,促進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進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同時,隨訪干預貫穿于出院后患者康復的全過程,使其感受到醫(yī)院真誠的服務,提升患者滿意度,提高遵醫(yī)行為,改善醫(yī)患關系,創(chuàng)建和諧醫(yī)院。
參考文獻
1韋紅英,李煥喜,陳麗君,等.保髖手術治療成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護理.護理與康復,2013,12:737-739.
2劉蕾,李俊美,袁洪春,等.經大粗隆髓心減壓入路治療股骨頭壞死的術后護理.實用醫(yī)藥雜志,2010,27:139.
3袁冬.股骨頭壞死保髖手術護理體會.中國中醫(yī)急癥,2009,18:665.
4魏玲麗,劉和波.成人股骨頭壞死保髖圍手術期的護理.甘肅中醫(yī),2011,24:51-52.
5張曉東,劉艷茹,杜貴強.成人股骨頭壞死保髖術后的康復治療.中醫(yī)正骨雜志,2008,20:25-26.
6Harris WH.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treatment by mold arthroplasty. An endresult study using a new method of result evaluation.The 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1969,51:737-755.
7謝鳳蘭,成守珍,蔡衛(wèi),等.延續(xù)護理服務部專職工作崗位的設立及實踐.中華護理雜志,2013,48:47-49.
8潘麗英,洪哲,章涇萍,等.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家庭康復訓練依從性及影響因素分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2-15.
9張俊娥,黃金月,尤黎明,等.電話干預對結腸造口患者自我護理的影響.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073-1076.
10劉娟,陳芳,劉煒,等.電話隨訪對冠心病患者遵醫(yī)行為影響的Meta分析.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2881-2884.
11嚴璐.個體化康復訓練在下肢骨折患者術后康復的應用研究.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54-56.
12周明英.電話回訪對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遵醫(yī)行為的影響.右江醫(yī)學,2011,39:281-282.
13李倫蘭,甘玉云,張麗娜,等.出院后電話隨訪對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中華護理雜志,2014,49:414-417.
14蘇瑤瑤.CPM被動鍛煉對股骨下段骨折內固定術后臨床療效的影響.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2442.
15屈檢純,廖光輝.心血管病患者出院后電話隨訪健康教育.當代護士,2007:82-83.
16秦志敏,劉瑞,劉曉霞.循證護理在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功能康復的應用效果分析.河北醫(yī)藥,2014,36:2072-2074.
(收稿日期:2015-10-08)
【中圖分類號】R 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386(2016)06-0953-03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6.06.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