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樹琴, 羅小寧, 閆珊珊, 黨 楠, 胡海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西安427000)
?
西安市道路地被植物應用調查分析
庹樹琴, 羅小寧, 閆珊珊, 黨 楠, 胡海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西安427000)
摘要城市道路綠化是整個城市綠化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生境的特殊性,筆者對城市道路綠帶應用的園林地被植物進行調查分析。調查地點選擇在西安市的幾條城市干道,通過記錄不同道路的應用植物種類,觀察其生長狀況,對西安市道路地被植物的應用現(xiàn)狀進行評價,總結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對應的建議。
關鍵詞城市道路;地被植物;應用現(xiàn)狀;評價分析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oad Landscape Groundcover Plants in Xi’ an City
TUO Shu-qin, LUO Xiao-ning, YAN Shan-shan, HU Hai-yan*et al
(Northwest Agriculture & Forestry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427000)
AbstractUrban road landscap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whole urban green system.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habitat, w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landscape groundcover plants in urban road greenbelt. Several arterialstreets in Xi’an City were selected. The growth situation of plant species were recorded and observed. Application status of road groundcover plants was evaluated in Xi’ an City. Existing problems were pointed out and correspo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Urban road; Groundcover plants; Application status; Evaluation analysis
目前我國各大城市正在努力建設生態(tài)城市、園林城市,城市綠化非常重要。筆者之所以選擇城市道路綠帶作為主要的調查范圍[1],是因為它是城市綠化的骨架,是城市道路空間環(huán)境的組成部分,也是城市開放空間體系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部分。它既是人們建立城市印象的窗口,有著自身的文化屬性,也是一個復雜的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其道路生境相較于其他生境,植物生長條件更加嚴苛。而且,現(xiàn)代城市中的很大一部分污染來源于城市道路,包括噪音、揚塵、尾氣等,這就需要通過園林綠化手段來加以解決。
相較于喬木,地被植物的應用范圍更廣,它們不僅具有種類豐富、觀賞價值高、生態(tài)適應性強、資源豐富、繁殖容易、應用廣泛等特點,而且具有很強的地面覆蓋力,能有效防止塵土飄散和水土流失,進而豐富園林景觀。地被植物無論是在栽植還是后期養(yǎng)護管理方面都有著較大的優(yōu)勢。
西安市位于黃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107°40'~109°49′ E,33°42′~34°44'30″ N。西安市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冷暖干濕分明。境內河流基本屬于黃河流域的渭河水系,但由于受氣候特點制約,降水時間分布很不均衡,河流徑流量季節(jié)性變化明顯,加之缺乏蓄水工程,地表徑流利用率低,因此,西安市仍屬缺水城市。西安市所在的晉陜黃土區(qū)域地表廣泛覆蓋深厚的第四紀風積黃土。筆者針對目前西安市城市道路地被植物的園林應用現(xiàn)狀進行調查,可以為充分應用現(xiàn)有地被種類,進一步挖掘新優(yōu)地被種類,有計劃、有目的地引進新品種,充實和豐富西安古城的道路綠化地被植物,改善以往綠帶中單調的行道景觀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jù)。
1地被植物的概念
地被植物是指那些自然生長高度或修剪高度在1 m以下,枝蔓匍匐,最下分枝較貼近地面,成片種植后枝葉密集,根莖發(fā)達和繁殖容易,能較好地覆蓋地面,形成一定的景觀效果,并具較強擴展能力的植物[2-3]。熊桂華等人定義地被植物的高度為1.0 m,但多年以來,風景園林學科領域內有關“地被植物”的相關解釋還存在爭議。根據(jù)調查的實際情況和研究方法,該研究暫且將地被植物的高度定為1.5 m。
2調查地點與研究方法
2.1調查地點調查地點為文景路、太華路、芙蓉西路3條道路。文景路的綠化建設完成于21世紀初,與芙蓉西路建成年代相仿,太華路的綠化建設則較早。文景路為兩板三帶式,太華路、芙蓉西路為一板兩帶式。通過調查這3條不同年代的城市道路并以此作為代表進行調研,便于對地被植物的應用進行時間上的縱向比較。
表1 地被植物一級指標的權重
2.2調查方法目前已有人進行了對于地被植物的選擇標準與評價的研究[4-12],但由于地區(qū)差異,對于北方城市地被植物的評價存在一定的不適用性。為了結合當?shù)氐乇恢参飸脤嶋H,本著簡單、實用、易操作的原則,經(jīng)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13-14]和組內商討之后,擬采用通過對地被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建植特點、觀賞性狀以及對立地、光照、水分、抗逆性的觀察,結合《北方城市地被植物應用質量評價方法探討》中的地被植物應用評價標準,利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綜合質量評價。該評價方法相較于其他評價方法能夠更加直觀、全面地反映出地被植物的應用情況。將地被植物分成3種類型:基礎型地被、骨干型地被、點綴型地被,然后將外觀質量、生態(tài)質量、使用質量作為一級指標(表1)。其中外觀質量包括株高、生育期、觀賞價值;生態(tài)質量包括綠色期、覆蓋力;使用質量包括生長勢、適應性、管護頻度。將這8項指標作為二級指標(表2),將每項指標定為A、B、C 3個等級,依次記為5、3、1分;根據(jù)標準對已分類的地被植物的8項指標逐個進行打分,按權重系數(shù)計該種植物總分數(shù),按表3對植物進行等級評價。
表2 地被植物二級指標的權重
表3 地被植物等級評價
3調查結果與分析
3.1調查結果調查地被植物種類共計15科,26屬,36種,其中基礎型地被植物5種(13.9%),骨干型地被植物19種(52.8%),點綴型地被12種(33.3%)。等級評價結果見表4,詳細情況見表5。
表4 地被植物評價結果
3.2分析在評價過程中,就基礎型地被而言,生態(tài)質量指標(綠色期、覆蓋力)占一級指標權重的50%,使用質量與外觀質量分別占30%與20%。如果要成為一級地被植物,生態(tài)質量指數(shù)要高,植株常綠并且具備良好的覆蓋力。表5中鋪地柏、白三葉、麥冬、龍柏生態(tài)質量指數(shù)為1(1為滿分),紅花酢漿草也高達0.8,但龍柏由于一級指標中外觀質量數(shù)低于0.6而成為三級地被植物,其余都為一級地被植物。
對于骨干型地被植物,外觀質量、生態(tài)質量、使用質量分別占35%、35%、30%。一級指標權重比例相差不大。木槿、結香、丁香、紫荊、紫葉李生態(tài)質量指數(shù)明顯偏低,均低于0.5,紫荊、丁香使用質量指數(shù)也均低于0.5,這些植物都為四級地被植物。紫葉小檗、珊瑚樹、女貞、小蠟、灑金柏均在二級指標中,只有一項略低于其他兩項,但都均高于0.6。
點綴型地被植物以觀花果葉為主,必須具有良好的外觀質量,外觀質量指數(shù)占50%。外觀質量由自然株高、生育期、觀賞價值3項構成,其中二級指標觀賞價值是外觀質量最大的影響因素,所以要成為一級地被植物,要具有好的觀賞價值,即開花整齊花量大,花期長。在上述表格中,大部分的點綴性植物在外觀質量指數(shù)以0.8左右居多,但一級與二級地被植物少,原因是在生態(tài)質量指標這項指數(shù)少于0.5而不能當選,即綠色期與覆蓋力弱,像棣棠、麻葉繡線菊、金鐘花生態(tài)質量欠佳,生態(tài)質量指標數(shù)都只有0.44。西安市為暖溫帶氣候,植物一般為落葉型,且點綴性開花的植物一般都不能常綠,同時也缺乏覆蓋力。作為一級地被植物,必須具有良好的外觀與生態(tài)質量才能大面積使用。
表5 西安市部分地被植物綜合指數(shù)測算結果
最后評價結果是鋪地柏、白三葉、麥冬、紅花酢漿草、海桐、石楠、十大功勞、無刺枸骨、金葉女貞、紅葉石楠、大葉黃楊、金邊黃楊、龜甲冬青為一級地被植物;紫葉小檗、珊瑚樹、女貞、小蠟、灑金柏、金絲桃、南天竹、月季、薔薇為二級地被植物;龍柏為三級地被植物;木槿、結香、丁香、紫荊、紫葉李、珍珠梅、紅瑞木、迎春、棣棠、垂絲海棠、金鐘花、麻葉繡線菊、繡線菊為四級地被植物。
地被植物種類多,品種特性復雜,該質量評價體系尚未完善,且調查地點不一,加上給各項指數(shù)賦值的時候帶有主觀性,對結果有一定影響。
4西安市道路綠帶綠化建議
經(jīng)過對西安市道路綠帶的實地調查,發(fā)現(xiàn)文景路地被植物種類最為豐富,道路綠帶與分車綠帶寬度均大于2 m,道路綠化景觀營造以群落配置為主,綠化養(yǎng)護管理措施到位。芙蓉西路景觀以造型植物居多,綠帶寬度均大于3 m,地被植物種類以骨干性地被植物為主。太華路的地被植物種類最少,綠帶寬1.5 m,種植池里的土質差。調研期間發(fā)現(xiàn),在街頭綠地中,觀賞草景觀效果與長勢很好。調查后經(jīng)小組討論,對提高西安城市綠化質量提出以下建議[15-16]。
基礎型地被中的鋪地柏、白三葉、麥冬、紅花酢漿草,骨干型地被中的海桐、石楠、十大功勞、無刺枸骨、金葉女貞、紅葉石楠、大葉黃楊、龜甲冬青、金邊黃楊等作為一級地被植物可在西安市城市道路綠化中廣泛應用,點綴型地被中的金絲桃、南天竹、月季、薔薇等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推廣應用。
骨干型地被中的木槿、結香、丁香、紫荊、紫葉李,點綴型地被中的珍珠梅、紅瑞木、迎春、棣棠、垂絲海棠、金鐘花、麻葉繡球、繡線菊等在西安市城市道路綠化中要謹慎使用。
根據(jù)調查,禾本科觀賞草管理粗放、覆蓋力強、生長力旺盛,同時能夠營造良好的植物景觀,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所以可在西安市城市道路綠化中大力推廣應用,如小盼草、狼尾草、細葉芒、花葉芒、矮蒲葦、玉帶草等。
除調查中所涉及的植物種類外,還有許多可以應用到西安市城市道路綠化中的園林地被植物,例如八角金盤和玉簪可以作為林下地被,但不耐西北地區(qū)直射的光照;萬壽菊、矮牽牛、石竹可用于花壇、花境,也可用于草坪邊緣點綴。
綠帶寬度影響到植物種類選擇的范圍,因此適當增加綠帶寬度是增加植物多樣性的關鍵。
5結語
該研究以西安市幾條主要道路園林地被植物為調查對象,采用北方地被植物質量評價體系予以評價分析,認為骨干植物種類比重較大,基礎地被與點綴地被比較缺乏,并在外出調查期間注意其他綠地中表現(xiàn)良好的地被植物,提倡運用到道路綠帶上,以期更好地為西安市建設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 徐文輝,范義榮,朱堅平,等.杭州市城市道路綠化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3(3):289-292.
[2] 熊桂華,孫成江,段曉梅,等.昆明市城市道路的地被植物應用現(xiàn)狀調查分析[J].南方農業(yè)(園林花卉版),2007(5):24-28.
[3] 王志紅.地被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J].山西林業(yè)科技,2001(12):40-42.
[4] 劉鐵冬.城市道路綠帶的設計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2004.
[5] 朱云華,湯庚園,臧廷亮.園林地被植物的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J].江蘇林業(yè)科技,2000(S1):16-19.
[6] 張玲慧,夏宜平.地被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及研究現(xiàn)狀[J].中國園林,2003(9):54-57.
[7] 徐煒.地被植物的選擇標準研究初探[J].中國園林,1993,9(3):52-54.
[8] 顏玉娟,趙虎.園林地被植物的選擇與應用[J].湖北林業(yè)科技,2005(3):54-57.
[9] 俞洋.地被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J].中國園林,1989(2):36-39.
[10] 朱云華.地被植物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02,16(2):39-41
[11] 劉杰,胡玉山.園林地被植物及其利用[J].河北林業(yè)科技,2005(4):193-194.
[12] 伊拉娜.地被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J].內蒙古林業(yè),2003(12):40.
[13] 唐東芹,楊學軍,許東新.園林植物景觀評價方法及其應用[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1,18(4):394-397.
[14] 羅毅.吉安市地被植物園林應用調查及鄉(xiāng)土地被資源綜合評價[D].杭州:浙江大學,2009.
[15] 王建兵,彭重華,蘇利英.湖南地被植物及其在園林綠地中的選擇與應用[J].湖南林業(yè)科技,2005,32(2):45-47.
[16] KOLB W.Costs and use of ground cover perennials[J].Taspo gartenbaumagazin,1998,7:50-52.
中圖分類號S 73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6)06-208-04
收稿日期2016-02-14
作者簡介庹樹琴(1993- ),女,湖南張家界人,本科生,專業(yè):園林。*通訊作者,講師,碩士,從事園林植物及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