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杰
【摘要】素描是一個單獨的畫種,也是所有造型藝術的基礎,具有獨特的繪畫技法及藝術審美特征。而靜物素描則是從素描上升至繪畫的橋梁。本文主要對靜物素描繪畫技法進行論述,并對靜物素描繪畫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一定的闡釋與評點,以供參考。
【關鍵詞】靜物素描 對比 質感
【中圖分類號】J21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204-02
素描是一個獨立的畫種,同時,也是所有造型藝術的基礎。而靜物素描則是實現(xiàn)從素描到繪畫的橋梁,具有獨特的繪畫技法及藝術審美特征。優(yōu)秀的靜物素描作品,與其他繪畫作品一樣,具有很強的藝術美感和審美價值。靜物素描通過更加真實、簡單的筆觸線條,可以更生動地勾勒出對象的形體特征,并以虛實、黑白等繪畫要素,以及多種形式的素描技法,給人們帶來迥然各異的藝術審美享受。畫好靜物素描,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法,本文主要就此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
一、通過觀察對比,準確把握靜物形態(tài)特點
(一)整體對比法
寫生中,作者在定好畫面的形體后,在上明暗調子前,首先應整體地將靜物掃視一遍,最好是瞇著眼睛,以便將靜物的細小部分看得模糊一些。對整組靜物的大的黑、白、灰調子進行仔細分析,區(qū)分出整組靜物中哪里是最暗的,哪里是最亮的,什么物體的色相最深,明暗的縱深感受是如何走向的,例如,背景的襯布從左到右的明暗走向如何,從上到下的明暗走向如何。前景臺布的觀察方法亦是如此。這就是通常繪畫中所說的抓大感覺,大的對比。
(二)局部對比法
局部對比法可分為物與物之間的對比和物體內部之間的對比。物與物之間的對比:在作畫過程中要注意物與物之間的對比,例如,在畫一組靜物中,左邊是蘋果,蘋果的旁邊是棕色的罐子,襯布則是淺灰色的,畫蘋果時,就要考慮到與灰布和罐子分別進行比較,蘋果比灰布略暗還是略亮一些。與罐子比較通常是較淺的,但又大致淺多少?在畫灰布時,同樣就要與蘋果和罐子對比了。在一組較為復雜的靜物中,通常要將物與物之間的色相進行對比,物與物之間的亮面(包括高光)以及物與物之間暗部進行對比。在整體靜物的對比中,最暗的部分要大膽地加黑、深入刻畫。
(三)物體內部之間的對比
在畫單個物體時,也要將局部與局部之間進行對比,例如,畫一個鋼精鍋,在畫黑色部的鍋底時要與明暗交界面對比,畫明暗交界面時也是如此。畫灰面時,要考慮到怎樣與亮面與暗面的銜接,估計到整個物體最亮的程度是多少,最暗的程度有多少,畫在物體前面的高光與后面的高光對比哪個更亮。又如在畫一個黑色的釉罐時,暗部的顏色極深,而且反光較多,色彩變化豐富。因此,不能只將其暗部畫的漆黑一片,而要反復觀察對比它的細微變化,將它畫得暗中有暗和暗中有亮。只有反復的對比,這個黑色的釉罐才會被你畫得透明而層次豐富;只有通過反復對比,作畫時我們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二、根據(jù)靜物的特殊質地,有針對性地表現(xiàn)靜物質感
不同質地的物體在一定光線下,其形、光、色的變化不同,并有著一定的規(guī)律,而視覺就根據(jù)這些變化與規(guī)律,接收到不同的質感信息。例如,柔軟的綢緞,其線流暢,褶紋薄而有彈性,光澤變化急,明暗對比強,厚呢絨則是另一種狀況等。在畫面上把這些不同的視覺感,準確而生動地反映出來,這正是素描藝術的特殊表現(xiàn)力之一。
(一)淡色無光物體的質感表現(xiàn)技法
淡色無光物體的質地最能顯示素描的一般規(guī)律。常見的就是石膏模特兒,其質地粗細適中,中等吸光性,灰白的固有色,使光的明暗變化得到了較真實反映。灰色陶罐也屬這一類型。陶質物體的性質外觀堅挺,造型規(guī)矩,形象比較清晰。在寫生中要注意形體的明確和實在,不宜太虛太實,畫形含混不清或柔弱無力。物體因其分子結構不同,對光的吸收反射也迥然有異。陶質物體,質地硬度適中,不粗糙,無光而色淡,反射光不強,因此,光的明暗變化規(guī)律顯示比較全面。在正常照度下,沒有明顯的質地特點。這些都有適于初學素描的習作訓練,其明暗規(guī)律與石膏素描相同。在畫法上,色調在淡色無光物體上過渡均勻,應用柔和多層次的線條,經反復的調整,形成灰色調的豐富過渡,如果一次畫完,會顯得生硬,也沒有細膩松脆的質感效果。
(二)淡色光面物體的質感表現(xiàn)技法
淡色光面物體表面密度極大,透光性很弱,反射力很強,如鏡面的反射量幾乎就能達到光源的照度。尤其是淡色物體,更易反照出周圍的物體的形、光、色等。光面物體高光,是它的最重要視覺特征,高光的產生除因質地細密外,又由于光源的投射角度與折射角度相等,這樣人們會在物體的映射面上看到了光源的形象,因此,高光就具如下特點:光源形在物體映射部分的位置和變化,如燈泡在物面上則呈現(xiàn)原來形狀,它隨平面的透視面變形;如果映現(xiàn)在弧面上,則變成某種弧形的燈泡等。一般高光都較光源高度有明顯的衰減,但在淡色的物體上,比暗色的物體高光更明亮些。
在任何物體上的高光點,都有豐富的外形虛實變化。如透視的前后虛實,在弧面上的虛實,在一放光面與高光潔度的物面上也有不同虛實。一般說,在較粗物面上的虛些,光潔度越高,高光越實。例如,玻璃杯是透光的高光潔物體,但它仍有不全透光的質地,因此也有受光、背光、反光等一般物體的明暗變化規(guī)律。它的反射力與透光力成反比,即透光力越差的其反射的明暗越明顯,反之則明暗就不明顯。在受光部分高光周圍,色調往往較背光的部分稍暗些,這又因為玻璃體是透光性很強的物質,這一透過玻璃體的光線可以達到很強的明度,杯底的高光是一個聚集的光點時,甚至比明部的高光還要高;高光的特點已如前述,也需注意其特點。這樣,對玻璃物體的復雜光效應就有進行分析的依據(jù)了。再如,與玻璃物體比較,鋼精鍋的質地具有不透光,但高反射的性質。這是因為其表面極為光潔,對周圍任何集中的或散射的光,都能較充分地反射出來。不過,它仍以光源的高度為最高光,同時也有明顯的一般明暗規(guī)律,在寫生時還要以這個規(guī)律為基礎。
(三)暗色光面物體的質感表現(xiàn)技法
暗色光面物體有淡色光面物體的各種特點,不過由于使表面吸收了大量的光,而使它的明暗變化極為接近,但由于光潔度較高,其高光仍然很明亮,使得高光與物面形成了很強的反差(對比)。在暗色粗面的物體上,這種變化就沒有了??傊谖矬w暗色調上,只有極相近的明暗色調變化。暗色的物體除高光外,其明暗變化只能限制在很窄的色階里,即暗色區(qū)。固有色越暗,它的色階越窄。作者只能在這個色域中盡力展開,創(chuàng)造出細微的層次,才可以把物體畫得充實渾厚。例如,黑色釉罐在一定光線下,質地的特點首先是暗色調與強高光形成的鮮明對比,畫它的要點在于,要表現(xiàn)出高光部分光點的位置和形狀及其恰當?shù)拿鞫?;位置和形狀不正確,會損害物體造型明度,會影響罐的光潔度,過亮則影響光面的真實感。但是,畫高光只是表現(xiàn)釉罐的最突起部分,大部分的變化是廣闊的暗色區(qū),正確畫出受光、背光、反光的明暗差別和形體才是基礎。在亮色調的環(huán)境中,往往明部順光的比暗部反光更暗些,這是因為順光部分顯露出更多的黑褐色的固有色,暗部由于受強反射的影響失去了較多固有色的緣故。同樣:在高光點的周圍更暗些,而向后轉過去的受光面則較灰。再如,黑色呢絨的質地,可以代表質地粗疏無光物的一般特點。黑色尼絨的質地吸光性極強,光源強弱的激烈變化在它的表面上作用不明顯,除它的布紋形體能表現(xiàn)出厚度和柔軟度外,光線既不能顯著地增強(減弱)它的明暗對比,也不會影響其固有色的衰減。因此畫這類質地的物體要盡力控制在低調的范圍里,沒有明暗的大起伏。這對初學者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靜物素描中,不同題材、不同感受、不同技法處理等,會有不同的藝術效果,在作畫過程中,要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多學、多思、多動手,在處理畫面時,注意用概括的繪畫語言和整體的繪畫語言去表現(xiàn)對象,將靜物的“色香味”及其韻味的美,準確、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給欣賞著帶來無盡的藝術感染力和強烈的藝術審美體驗。
參考文獻:
[1]尹德輝,劉瑋. 關于素描基礎教學的對話[J]. 臨沂大學學報,2015,02:97-101.
[2]賈偉民. 談談學生靜物素描寫生的提高[J].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10:53.
[3]周甄. 素描的十字街口——論美術教育轉型時期的素描教學[J]. 美術教育研究,2013,0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