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東燕
摘 要:以外研版初中英語教材Book1 Module8 Unit2閱讀課教學為例,陳述了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根據(jù)教學對象的實際靈活處理教材,并對如何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guān)鍵詞:教學對象;教材處理;雙贏
《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學需要具備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性質(zhì),我們的課堂要面對全體學生,不是個別精英,要關(guān)注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對課堂整體的設(shè)計要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xù)性,而學習的過程則需要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與應用性。
筆者長期處于教學一線,經(jīng)過觀察與實踐,發(fā)現(xiàn)不同教師對不同學生與教材的處理所取得的教學效果是大不一樣的??梢姡鶕?jù)教學對象處理好教材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保障。
一、存在的問題
目前從小學升到本校的學生是按片區(qū)劃分的,其中有超過50%的學生來自外來工家庭,他們的學習水平與能力參差不齊,有的相差甚遠?,F(xiàn)行的小學英語課本是人教版,跟初中的外研版并未接軌。雖然現(xiàn)用的外研版教材經(jīng)過改版,內(nèi)容與活動搭配更加科學合理,但對本校的學生來說學習難度仍然較大。
二、行動研究及實施
根據(jù)學生與教材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要從處理教材入手,降低難度,設(shè)計出適合本校本班學生實際的教學,才能讓學生學有所得,真正做到關(guān)注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
下面,筆者以Book1Module 8 Unit 2閱讀課教學設(shè)計為例,以實際行動研究處理教材的方法,僅供大家參考。
1.教材分析
Book 1 Module 8的主題是Choosing presents,重點學習頻度副詞的使用及其在句子中的位置,是一個新語法內(nèi)容,也是模塊的難點之一。模塊里Unit1為聽說課, Unit2 為閱讀課,Unit3為語法練習課。本課是對Uint2的學習,標題為:She often goes to concerts.
文章中有149個單詞,頻率副詞一共出現(xiàn)9個/次。
2.學情分析
本班有48個學生,他們的初中學習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逐漸適應了初中的英語學習,但水平參差不齊,不少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較差,對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對新知識的學習與接受比較緩慢。
3.教學設(shè)計
Step 1 Lead-in
(1)展示題目,重點標注頻率副詞與新詞匯的音標。提示學生關(guān)注本課的學習重點。
(2)播放一段純英語的視頻,要求學生根據(jù)所提問題尋找答案。純英語視頻有助于創(chuàng)設(shè)英語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視頻的主題跟禮物有關(guān),有利于引出將要學習的話題。
Step 2 New words learning
(1)本課的課型為Reading and vocabulary, 詞匯學習是本課的重點之一,本課的詞匯量大,發(fā)音復雜,也是難點。幫助學生掌握發(fā)音、記憶單詞是詞匯教學的目標,也是需要降低難度的地方。筆者認為,在情境中學習單詞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比起單純的拼讀單詞教學法有效得多。教師利用圖片、問題引出各種情境,師生在問答互動中結(jié)合形、音、義學習單詞,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今有不少老師為了省時,隨便在早讀時把新單詞帶讀一下便了事。其實這種做法是很低效的。由于沒有語境,學生對單詞毫無感覺,不能從相關(guān)的情境中產(chǎn)生聯(lián)想,課后則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死記硬背,單詞記憶就費勁多了?!读x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里明確指出,學生在初中畢業(yè)時應達到五級標準,要求學會使用1500~1600個單詞和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如此大的單詞量,單靠早讀的時間去消化是遠遠不夠的,這不利于學生對單詞的記憶與運用,也不利于對音標的強化與鞏固,還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后續(xù)學習。
例如:When we choose [t?蘩u:z] (v.選擇)birthday presents, we can have many choices. [t?蘩?蘅Is] (n.選擇)
Situation 1.(Show a picture of a box of chocolates)Teacher: I always like sweet food. I would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t?蘩?鬑k?藜l?藜t]
Situation 2.(Show a picture of a cinema ticket)Teacher: I often see films. I would like... a cinema['sInIm?藜] ticket ...
Summary—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ideas about presents. (承上啟下)
(2)結(jié)合課本上的活動一,把所學詞匯與圖片匹配,循環(huán)再現(xiàn)所學單詞,進一步強化對單詞的記憶,為下一步的學習作好鋪墊,降低難度。
Step 3 Reading
(1)Pre-reading. 閱讀前, 利用圖片、文字、問題引出閱讀任務(wù)。指導學生分段落,方便閱讀任務(wù)的完成。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將大大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Teacher: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interests and hobbies. So how to choose good birthday presents?Lets read and try to choose birthday presents for different people.
(2)While-reading.閱讀中,設(shè)置三個循序漸進的閱讀任務(wù),在過程中滲透閱讀策略,以掃讀、略讀、精讀等閱讀方法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指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討論、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為了突顯本模塊的語法重點——頻度副詞,筆者在閱讀任務(wù)的設(shè)置中有意識地把頻率副詞特別標注,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把語法知識點滲透在閱讀任務(wù)中,將兩者合二為一,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一舉兩得。對于一些陌生的專有名詞,需要標注中文,幫助學生掃除閱讀障礙,降低閱讀難度。
Reading 1. Fast reading. (1分鐘)(2 questions)
(學法指導:Scanning—掃讀,快速瀏覽文章,抓住主要大意。)
Reading 2. Read and match.(1分鐘)(Book P51—match the people with what they like)
(學法指導:Skimming—略讀,快速瀏覽,留意相關(guān)信息。)
Reading 3. Read and choose. Then check in groups.(自主設(shè)計閱讀理解題目)(5分鐘)
(學法指導:Detailed reading—精讀,細讀關(guān)鍵信息。)
(3) Post-reading. 閱讀后,觀看課文配套錄像,列出一些專有名詞與音標幫助學生認讀,降低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的難度,解決本課的另一難點。同時在學生中開展小組朗讀比賽活動,以此激發(fā)學生開口朗讀的熱情。
接著,筆者把課件調(diào)成編輯狀態(tài),讓不同的學生來到屏幕前為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禮物,并說出理由。這是對課本活動較大的改動,也是本課設(shè)計上的一個亮點。學生在充分理解文章后,基本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選擇的理由。這個活動在次序上的調(diào)整是成功的,如果在閱讀過程中完成此任務(wù),則不能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但放在閱讀后來完成,雖然提高了任務(wù)的難度,但學生卻能興致盎然地做到,這種水到渠成的效果歸功于前面充分的鋪墊,使學生學以致用,達到運用語言的目的。
Step 4 Extension
每一篇課文的學習都有其潛在的目的與意義,對課文進行挖掘,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新課標對英語教學提出的要求。課文的用意是希望學生通過學習,明白只有充分了解別人,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假如讓學生用英文來概括表達,就超出他們現(xiàn)有的水平,難度很大,難以達成。但筆者通過給予學生提示,把句子設(shè)計成選詞填空的形式,降低了難度,使大部分學生能輕松完成,大大提高了學習目標的達成度。
Teacher: How to choose birthday presents for your family and friends to make him/her happy?
Students:Try to__________ him or her well and ________ good presents for them. (choose, understand)
Step 5 Homework
精心設(shè)計跟所學知識有關(guān)的作業(yè),以強化、鞏固、運用所學知識。
Choose a present for one of your family or friends. Then write down your reason(原因)and share it with your classmates next class.
三、行動研究的收獲
筆者經(jīng)過反復實踐,不斷改進,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效果。三年來,筆者所帶的班級在各次各類考試中均位于同類班級的前列。與此同時,筆者對如何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使用教材,形成了自己的幾點見解:
1.緊跟課標,把握方向
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搖籃,尊重個體、尊重規(guī)律、保持興趣是三大原則,反復研讀新課程標準,把課標的精神與教材結(jié)合,把握課堂教學方向。
2.鉆研教材,準確定位
熟悉所用教材,把握各個不同階段的重難點,處理好每節(jié)課跟單元、模塊、學段以及整個初中階段的關(guān)系,根據(jù)教材的難易度與學生的程度細化目標,做好鋪墊,這是實現(xiàn)課堂目標的重要保證。
3.熟悉學生,做好銜接
不同的教學對象需要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適當增加或刪減學習內(nèi)容,對上下環(huán)節(jié)做好銜接與指引,可以提高課堂的達成度與有效度。
4.根據(jù)實際,靈活變通
預設(shè)與實際是有差距的,課堂上要根據(jù)學情與反饋篩選有價值的信息,把握、利用好課堂的即時生成資源,靈活處理,調(diào)整教學策略,尊重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增加課堂教學的拓展度,方為高效課堂。
教無定法,實踐出真知。作為一線的教學工作者,要擁有敏銳的教學觸覺,時刻緊跟新課標,并根據(jù)教學對象的實際靈活處理教材,這樣才能讓教者與學者各有所得,教學相長,最終實現(xiàn)雙贏的目的。
編輯 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