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灌云縣同興中心小學 朱 瑩
小學英語單詞教學趣味性提升探究
江蘇省灌云縣同興中心小學 朱 瑩
詞匯的學習對于整個英語學習過程的意義,就如同根系對于參天大樹的意義,所以小學英語教學歷來都將詞匯教學作為重中之重。然而,由于單詞的學習比較枯燥,大部分學生都對詞匯學習感到興味索然,甚至是排斥。因此,提高詞匯教學的趣味性是改善其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
小學英語;單詞教學;趣味性
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應多采用直觀教學的方式,將英語單詞與生動的圖片、動畫或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緊密聯(lián)系起來,充分發(fā)揮學生各個感官的感知與認知能力,使英語單詞由單調(diào)枯燥的文字轉(zhuǎn)化為生動立體的形象,從而深化學生對英語單詞的理解與記憶。此外,良好的語言應用環(huán)境能夠使語言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在實際生活中缺少配套的語言應用環(huán)境,這就需要英語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應用語言的機會,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他們形成學習和應用英語單詞的意識。
小學生善于通過直觀的形象進行學習和記憶,但無法理解過于抽象的問題。結(jié)合小學生的這一思維特點,教師在講解英語單詞時,可同時展示與之相對應的客觀事物、動作、情景,提高單詞的立體感與生動性,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對于小學生,尤其是剛接觸英語學習的孩子來說,效果尤為明顯。以譯林版小學《英語》第三冊Unit 3 Is this your skirt中的單詞教學為例,主要有shirt、skirt、jacket、sweater、dress、T-shirt等。教師首先可利用對應的衣服圖片來加深學生對單詞的印象,其次還可將詞匯與自己或?qū)W生的衣服聯(lián)系起來,如讓學生指著自己或同學的衣服說“This is a...”。這種做法可以將單詞的寫法、含義、讀音、用法等充分結(jié)合起來,在學生腦海中形成一個立體、直觀的詞匯形象,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加深印象,強化記憶效果。
小學生正處于愛玩愛鬧的階段,如果強迫他們安靜地坐在座位上學習,不僅沒什么效果,還會影響他們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的發(fā)揮。因此,將歌謠、游戲等對小學生富有吸引力的形式引入英語單詞教學中,寓教于樂,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單詞。以歌謠為例,教師可以將要教的單詞編成朗朗上口、富有趣味性的歌謠教給學生,使學生在開心的吟唱中認識和學習單詞。如在學習小學《英語》第三冊第四單元的單詞時(主要包括 sunny、rainy、snowy、cloudy),就可利用以下歌謠來提高其趣味性:Sunny sunny. It is sunny. Cloudy cloudy. It is cloudy. Today is snowy. I like snowy days. 此外,游戲與英語單詞教學相結(jié)合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它可以營造活潑有趣的氛圍,消除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排斥感,激發(fā)他們主動學習的意愿,形成對英語學習的熱愛。比如,教師在講解單詞short和tall時,可鼓勵學生到講臺演示,選擇若干個身高不等的學生按從低到高的順序排成一排,從身高最矮的開始,每人說一遍“I am short. He is tall.”還可建議其他同學分成小組一起來做這個游戲。這樣一來,在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學生還有效練習了這兩個單詞的讀法、用法等。由此可知,歌謠化、游戲化的英語單詞教學十分符合小學生的思維與心理特點,有利于提高教學內(nèi)容的接受度,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拼讀規(guī)則是單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根據(jù)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在知識構成的系統(tǒng)中,有較高層次的程序性知識,也有較低層次的陳述性知識。如果學習者的知識結(jié)構中首先具備了前者,那他對后者的學習和掌握會更容易、更牢固。在英語單詞教學中,發(fā)音規(guī)則就屬于前者,具體單詞的拼讀則屬于后者。大家都知道,在英語單詞中存在很多固定的發(fā)音規(guī)則,如oo—/u:/、ea—/i:/等。如果熟練掌握了這些發(fā)音規(guī)則,記憶單詞的過程就會變得更容易,學生也會逐步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對英語的學習越來越感興趣。所以,教師應采用直拼法開展詞匯教學,將單詞的發(fā)音規(guī)則滲透其中。比如,教師在講解單詞boot時,根據(jù)oo這一組合的發(fā)音是/u:/這一點,可聯(lián)系已經(jīng)學過的具有同樣發(fā)音組合的單詞,如goose、cool等,接下來還可編出一個繞口令:The goose on the boots. The boots look coo1. 這種方式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小小的挑戰(zhàn),不那么簡單,但又不至于完全做不到,這不僅能激起學生的好勝心,引發(fā)主動嘗試的主觀意愿,還能強化學習的成就感,進一步維持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另外,利用語音特點編成各種chant,可以讓學生在富有節(jié)奏的誦讀中練習單詞的讀音。例如,教師在領讀單詞jacket時,為避免枯燥,可以借助繞口令Jack wears a jacket,以具有變化性的節(jié)奏提高學生跟讀的興趣。
“單詞的學習和記憶具有循環(huán)性,第一次見到一個單詞,會有初步的學習和記憶,之后再見到這個單詞,又會對它的含義、用法有進一步的學習和記憶。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英語學習,就會在頭腦中積累一部分詞匯知識,當再接觸到新單詞時,就能將其與已積累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并最終納入自身的知識體系中,這種方法有利于提高單詞記憶的效率。根據(jù)Nation的觀點,要想學生真正掌握一個單詞,那它最少要在課文里出現(xiàn)五至六次。因此,教師可在詞匯教學中引入滾雪球式的教學方法。以四季的單詞教學為例,可聯(lián)系到很多單詞,通過這種聯(lián)系可使學生在頭腦中不斷重現(xiàn)學過的單詞,這種重現(xiàn)并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帶著新的語境、新的詞性、新的釋義等的重現(xiàn),如此就能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滾雪球式的詞匯教學方法還可結(jié)合形近詞、同音詞、近義詞、反義詞、同義詞、同類詞等來展開,最終實現(xiàn)以熟帶生、以舊帶新的目標。Serivemer提出,“一個單詞只有借助與其他詞之間的關聯(lián),它的意義才能被解釋分明”。根據(jù)記憶心理學的理論,信息在被儲存于人腦之中時,并非各自獨立、雜亂無序,而是相互聯(lián)系,呈現(xiàn)出一種網(wǎng)絡結(jié)構的形式。單詞雖然是一個獨立的詞匯單元,但要想深刻地記憶并快速地提取就必須要借助很多與之相聯(lián)系的信息。所以,為了提高小學生英語詞匯教學的效果,關鍵任務之一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建立單詞與其他信息之間的聯(lián)系。
根據(jù)Brewster等的觀點,“單詞的教學應借助各種具有共同之處的群組來展開,因為它們是單詞在記憶中存儲的基本單元”。他們認為,利用單詞群組能夠引導學生建立新學詞匯與已學詞匯之間的關聯(lián),強化記憶與再現(xiàn)的效果:
(1)詞群:如蔬菜、車輛、職業(yè)等。
(2)韻群:如cake、bake、hate、shake、fake等。
(3)色群:如green things:leaf、pea。
(4)語法群:如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等。
師生情感共鳴是教學活動獲得最佳效果的基本前提。一位情緒低落的老師面對一群興高采烈的學生,或一位激情四射的老師面對一群無精打采的學生,均不是教學過程正確的呈現(xiàn)方式。也就是說,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均應保持積極、愉悅的心理狀態(tài),任何一方狀態(tài)不佳,都會使學生無法感受到教學藝術的真正所在,都會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
劉神生. 2014. 論趣味生成的心理機制[J]. 欽州學院學報(3).
夏蕾. 2012. 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教學”模式初探[J]. 江蘇教育(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