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江雪
【摘 要】在聽完魯安東教授的講座《電影建筑與空間迷宮》后,筆者有著諸多的感受。筆者對魯教授所講述的敘事設計方法有著極大的興趣,緣于此,本文通過對敘事設計方法的認知,到敘事設計方法的實踐,來闡述事設計方對產品設計有著怎么的啟發(fā)。
【關鍵詞】敘事設計方法;產品設計;思想;關系
中圖分類號:J5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3-0209-02
一、背景
魯安東教授給我們做了《電影建筑與空間迷宮》的精彩講座,從建筑的電影性角度切入,講述了他的建筑研究,并圖文并茂地給我們展示了他的實驗教學案例。魯教授提出以電影視角“對空間本身的認識到對空間經驗的分析再到對復雜空間問題的思辨性的表達”,在魯教授所述的過程中,方式、方法、結論非常有啟發(fā)意義,下面是我的認知和反思。
二、反思
電影建筑,從電影角度去觀察、解構建筑,從建筑的塑造、建構表現電影性。電影是一門以視覺和聽覺為基礎的可容納眾多藝術形式的藝術與科技的綜合體,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的具體形象。從某些角度上來看,建筑與銀幕的功能具有相似性,都能作為“電影內容”的載體,不同的是建筑又是“電影內容”的道具,“電影內容”某些方面是圍繞著它來展開的。從學術角度上來看,它具有著空間敘事能力。而空間迷宮則可以理解為電影建筑的腳本之一。腳本是故事發(fā)展的大綱,在這里,空間迷宮作為電影建筑里的一種框架,是故事內容的載體和道具。
縱觀工業(yè)設計發(fā)展,功能與形式總是其“主旋律”。設計師的關注點總是圍繞產品的“功能”“造型”延展開的,怎么做才漂亮,怎么做才更符合人的使用,這些都是傳統(tǒng)設計師思考的出發(fā)點。這些設計方式設計出的產品雖能滿足使用者的基本需求,但精神層次需求則沒有被更有效的關注。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于物的追求越來越高,衡量物的價值也越來越多元化,人們不再滿足于功能性產品,也不再僅僅滿足于形式感的產品。
三、敘事設計到底是什么
敘事,是寫作用語,是以散文或詩的形式敘述一個或一連串事實或虛構的事件,并按照一定次序來講述事件。敘事設計則指在特定的語境下對設計載體進行設計,在使用時能按照敘事的結構方式進行設計載體的運用。
(一)“敘”是關系腳本?!皵⑹隆笨刹鸱譃椤皵ⅰ薄笆隆??!皵ⅰ北旧硎侵v述的意思,在這里指一種結構方式,是一種情景,一種敘事藍本,這種藍本是按照一種邏輯語言進行的活動。在藍本中人們會發(fā)生什么,這就是“敘”的本質。進一步,“敘事”就是關系。關系是敘事的核心,所以在設計時,考慮的所有因素都是圍繞關系來確定的。
(二)“事”是思想載體。我們都知道,寫作敘事只是傳達中心思想。事是思想的載體,但“事”承擔著“思想”的責任,所以“事”是思想。在設計中也是同樣的道理,“事”是設計思想。
(三)“敘”和“事”與“敘事”。我們在分析“敘事”時,把詞拆分開,分別解釋了“敘”和“事”的深層次含義。所以“敘事”是一種基于關系的思想,那么“敘事”設計就是基于關系和思想的設計。
四、“敘”給產品設計帶來角度轉化
之前設計者在設計時以功能為基礎,著重考慮物本身。而敘事設計則是關注人與物之間的關系,通過對物的設計,把物放在語境中,在語境中把握人與物的辯證關系。
菲利普·斯塔克的榨汁機是工業(yè)史上的一朵奇葩,優(yōu)點眾多,人們對它解讀可謂眾說紛紜,各方面的解釋好像都有道理。那我們從敘事手法上去解讀這個工業(yè)設計史上最經典的案例。
斯塔克曾說過:“這是能引起話題的設計,就像一位紳士想要搭訕一位美女,這個產品成了話題的媒介,他們的談話將從這個榨汁機開始。”我堅信斯塔克在設計的時候已經在考慮物對使用者的影響,通過對物的媒介作用,促使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發(fā)展。所以這部榨汁機贏得了眾多贊賞,也多被消費者所喜愛。
五、物以載道—“敘事”讓產品設計更有深度
在上文“事”的論述中,我們知道“事”是表達思想的,在產品設計里面,一般設計師都做產品設計時只考慮功能和造型,但從敘事角度上來看,產品設計在滿足功能是可以承載設計的設計觀點的,設計師可以提出他們的設計理念,這種理念滿足產品功能性的同時,也具有精神性,有的時候。人們會和產品的精神性帶來共鳴。這樣也會給產品帶來更深的價值,產品不再僅僅是產品,更是一件藝術品,因為具有哲學性,會給人帶來思考。
第六屆“為坐而設計”比賽金獎作品,作品名字叫“《授與哺》”。比賽主題是:“坐與長者”,“長者”指的是比我們年長的人,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成長都與他們密不可分,參賽者可圍繞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或成長過程,表現與長者們共處時所引發(fā)的對于“坐”的行為和坐具的設計靈感。作者通過對年輕人與老人之間情感的理解,用這套座椅展現出來了,父母老人是我們的長輩,為我們遮風擋雨,在這里,老人就是中間的那把大的座椅,小輩是左右兩邊的座椅他給我們這些小輩提供了平臺,讓我們有依靠;同時,小輩又是老人的依靠,在這里,左右兩邊的座椅的靠背可以作為中間的大座椅的扶手,在這里表達的意思是,年輕人又是長輩的依靠。一套座椅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同時把長輩和晚輩之間的辯證關系表達的如此到位,所以這部作品不僅僅是普通的座椅,它承載了設計師的情感,承載了使用者的感動。所以這件作品在具有產品功能性的同時,它的精神性顯得更為動人。我堅信,大眾見到這部作品肯定會被這部作品深深感動。這部作品也完全體現了敘事的高超的表達方式,是一件非常優(yōu)秀的作品。
六、敘事方法產品設計實踐
通過對敘事設計方法的研究,我們做了一些設計實踐,得到一些不錯的成績。下面就談一下設計實踐。
作品是“2015兩岸大學生漢字文化創(chuàng)意大會主題”的比賽作品。比賽的主題是:圍繞中國漢字去設計作品。作為產品設計學生,我利用敘事設計方法去設計了這部作品。這部作品利用中國漢字的形和意去展開設計。我大量的需找中國漢字,看看需找設計的概念點。
通過對漢字的研究和解讀,我發(fā)現中國的“中”無論從形和意上都有著很好的可能性。然后我再通過對生活的觀察,發(fā)現垃圾桶存在的問題。我發(fā)現每逢兩個人去倒垃圾時,身高不一會造成很大的麻煩。垃圾桶會有所傾斜,如果保證不傾斜的情況下,兩個身高不一的人會很麻煩,他們需要為對方做出妥協(xié)。這從使用上面非常不友好,因此利用中的結構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因為我們發(fā)現“中”的雙耳是可以解決高低帶來的問題的。而且,“中”字在新華字典里有著“不偏不倚,正”的意思,這和我們所追求的功能是一致的。
這里從“敘事”中的“敘”的關系考慮,我們考慮了產品對人與物,人與人的關系,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矛盾。另外,從“敘事”中的“事”的思想考慮,我們賦予了作品內涵,讓內涵和功能達成完美的統(tǒng)一。這就是以敘事角度去設計,去考慮設計。
七、結論
敘事設計方法給傳統(tǒng)的產品設計帶來的新的設計視角,人們可以根據敘事的設計方法來對產品進行設計?!皵⑹隆钡摹皵ⅰ苯o產品設計帶來角度的變換,讓人們更加關注人與物、人與人的關系,“敘事”的“事”讓我們需要產品設計的深度進行探究,敘事設計給我們帶來新的天地。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更加注重敘事設計方法的學習,在產品設計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萬依依.博物館空間的敘事性設計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2014.
[2]劉乃芳.敘事視角下的空間設計研究綜述[J].華中建筑,2015(10).
[3]趙良裕.敘述性思維于工業(yè)設計之初步探討[J].包裝與設計,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