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陽光初中 顧淑娟
如何在初中英語課程探究式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
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陽光初中 顧淑娟
探究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在初中英語課程中的應用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教師的教學水平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初中英語課程;質疑能力;探究式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初中英語課程也應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才能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就目前來講,探究式教學手段的運用是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質提高的關鍵問題。從一定意義上講,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討其在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方面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一,注重互動。一方面,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的距離更加貼近,互動更加有效,更有助于激活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調動學生自身的主體意識和學習能動性,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也更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探究性教學與新課程改革要求相符,有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和自我思考的能力,最終促進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養(yǎng)成與鞏固。
第二,注重學生經驗和知識的積累,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采用探究式教學法,能讓學生積極討論、解決問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簡單地對知識進行強化儲存,而是主動學習知識,并積極用已有知識分析、解決新問題,從而獲取新知識。
第三,注重自身的投入和靈活變通。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既提出問題,也探究、解決問題;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獨特的思考方式。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學習的主動性。
2.1 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從心理學角度講,學生自身的心理自由對于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形式具有決定性作用,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真誠的鼓勵語言和動作有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豐富其想象力??梢哉f,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揚民主精神,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以及敢于發(fā)言和自由爭辯的勇氣,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探索學習的過程中。
眾所周知,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往往只重視對語言規(guī)律的解釋和反復練習,而無法使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真正接觸、應用和歸納語言規(guī)律,也就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下,教師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搜集整理一些具有真實性、趣味性,以及知識性的語言材料,明確學生探索學習的任務,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多樣化的課堂互動交流活動,以使學生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積極思考。此外,教師及時的幫助與輔導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獨立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主體意識,不斷提高其自身克服各種困難和障礙的能力。
2.2 充分發(fā)揮提問藝術的作用
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設疑與提問具有藝術性,可使教學活動更加活躍。因此,在具體的英語教學活動中,初中英語教師應注意分析學生的興趣點,抓住教學內容的聚合點、疑難點、矛盾點和發(fā)散點進行提問,使學生能夠受到啟發(fā)。此外,還應鼓勵學生自己提問,讓全班學生再對問題進行分析、討論與解決。具體來講,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操作:(1)將課文中的關鍵詞、重要句型和慣用短語等進行板書并做精要提示與講解,加強必要的語言點評析,注意精講多練;(2)對于學生在預習中發(fā)現(xiàn)和提出的問題,師生可共同參與討論;(3)可對本課出現(xiàn)的語法項目進行循環(huán)、復現(xiàn),亦可采用語法集中教學的方法鞏固本課主要語法;(4)對于易錯的相似新知識點,教師可充分利用相關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自我解析的能力,幫助學生學會區(qū)別相似的知識點。比如,在講解定語從句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觀察下面的句子:(1)The bird is an animal. It can fly.→The bird is an animal that can fly.(2)Do you know the woman? She was waiting for someone here just now.→Do you know the woman that was waiting for someone here just now? 再讓學生認真分析上述句子中that后邊的句子與前面名詞的關系,并進行翻譯,從而引出定語從句的主要組成部分,即先行詞與關系詞的概念與應用。通過采用該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內容。
2.3 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一,初中英語教師應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將學生看成是真正的教育主體,一切教育措施和條件都應符合學生的發(fā)展要求,以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的需要。與此同時,學生應能夠主動參與到教育活動的設計和完成過程中,真正做集體、學習和生活的主人。此外,教師應給予學生充足的課堂時間和空間,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第二,教師應建立良好的語言情境和語用情境,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使所有學生都能夠體驗到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的樂趣和成就感,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
第三,在備課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運用課堂提問技巧,確保所設計的探究式問題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適應學生的層次差異,使學生能夠主動進行探究,并通過各種有效途徑搜索與問題相關的資料,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4 合理運用鼓勵性手段
一方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用“Great!”“Very good!”“You have done a good job!”“Well done!”等鼓勵性話語去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此外,教師還可通過友好的微笑、夸獎的言辭等促進學生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發(fā)展,使學生在追求、探索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并使其在體驗成功的過程中認可自身的價值,從而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作為點燃學生思維的火種,疑問也是學生進行進一步思考的誘因。可以說,學生只有有了疑問,才能夠有所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打破固有的思維定勢,鼓勵學生進行自主質疑,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從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王梅芳. 2015.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探究式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赤子(上中旬)(9):105.
詹大春,尹翠林. 2011. 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J].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6):197-198.
趙晉頤. 2015. 初中英語探究式教學研究與實踐[J].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7):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