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郵箱大啟示
——關注農村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江蘇省南京市板橋中心小學 葉書文
農村小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時面對無電腦無網絡的情況,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筆者針對這樣的問題,在學習郵箱的使用中做了一些嘗試,圍繞著 “頭痛不能只醫(yī)頭”,“關鍵問題細講解”,“及時評價增信心”,“同伴互助增友誼”,“綜合測試驗真功”這五個方面來介紹自己的解決方法。在實際的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的信息應用能力的差異不斷縮小,能力不斷得到了提高。
農村學生 信息素養(yǎng) 技能
43個郵箱,其實是我所任教的四(1)班所有學生所建的郵箱。他們現(xiàn)在已能用自己的郵箱互發(fā)信件、互送祝福,而要回到開學第一節(jié)課,那可是連學生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事。
我所教的學生是農村小學的孩子,經過調查每班有電腦的學生不超過6人,而且半數(shù)沒有上網。學生平時也因個體的信息素養(yǎng)高低而使正常的教學進度跟不上,所以要不斷調整教學進度。本學期我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把電子郵箱的使用作為學生的學習內容。在第一節(jié)課,我利用廣播教學的方式演示了郵箱的建立過程。結果一節(jié)課結束只有五個學生成功地建好了自己的郵箱。更多的學生面對注冊郵箱的任務顯得手足無措。這樣的學習能力將使今后的教學無法進行,必須找出學生無法完成任務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生對信息學科本身很感興趣。強烈的視聽刺激和良好的交互方式讓學生們玩的愛不釋手。主觀上排斥信息課不太可能,應該有其它的原因:
1.鍵盤操作不熟而無法操作
郵箱的建立對鍵盤的操作有較高的要求,但我發(fā)現(xiàn)更多學生在輸入字母時,是用一個或兩個中指在鍵盤上找字母和符號。如讓學生輸入“@”時,就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不停地問老師如何輸入。再如輸入錯誤時根本不知道用“退格”鍵刪除??磥碇暗逆I盤輸入沒有學好是影響學生操作的關鍵,勢必要提高學生的鍵盤操作能力才能讓學生更好更快地完成課堂上的任務。
2.遇到問題選擇放棄
與遇到問題不停提問的同學不同,有一部分同學操作中出現(xiàn)了問題,他只會靜靜地坐在哪,不與學生進行交流,也不操作。在詢問他們原因時,他們總是以“我不會”“我不知道怎樣操作”來回答我,而并不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看來學生缺乏學習信心與溝通能力也是影響信息課的因素。
3.課后無條件練習
學生每周只有一節(jié)信息課,而40分鐘不僅要學習新的內容還要完成相應的操作任務。本節(jié)課的內容沒有完成,課后又沒有上網的電腦來完成相應知識的學習。而到了下次上課又無法利用應有的知識、技能去學習新知識。從而促使學生無法快速地掌握新學內容。作為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上機時間創(chuàng)造條件。
學生對信息課的興趣與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的提高并不成正比。對起點不同的學生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教學。為此我做了一些嘗試。
1.頭痛不能只醫(yī)頭
學生無法建立郵箱,其關鍵之處不是教師步驟講解不清而是鍵盤操作不熟練所造成的。而鍵盤的操作是一項技能的培養(yǎng)。是需要時間作保障的。我利用每天中午時間對學生講解鍵盤的操作方法。并安排學生進行練習。糾正不良的操作方法,安排學生通過一系列的同座競賽來提高輸入速度。每節(jié)課之前都安排學生打一句話來測試學生打字速度。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打字方法得到糾正、打字速度得到了提高。
2.關鍵問題細講解
在每節(jié)課堂上,要針對學生易錯或不易懂的問題根據(jù)學生的基礎進行教學。例如在講解登錄郵箱時,有部分學生注冊成功后無法登錄郵箱,仔細觀看學生操作后,發(fā)現(xiàn)學生用戶名輸入錯誤,在用戶名的欄目中填上完整的電子郵箱,他們沒有注意到登錄頁面后還有“@126.com”。雖然這是一個細小的問題,但影響到學生的登錄,我就把登錄頁面中的用戶名和收件人的地址放在一塊進行對比講解,讓學生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其中的異同點。
3.及時評價增信心
如果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教師的肯定性評價則是對學生最好促進。當學生完成任務時,教師一定要給予評價,這樣學生就能增強學生的信心,使他們有成就感。在教學《漂亮的電子郵件》時,每收到一封郵件,我都會即時地對作業(yè)進行評價。以鼓勵性的評議激勵學生“你真棒,任務完成的很出色”“你的信紙的選擇很漂亮,字體的格式修飾的很好”。并選擇優(yōu)秀的作品通過廣播向學生進行展示。對文字、格式、和信紙的使用進行點評。讓他們感受到只要認真操作,自己也可以完成任務,提高他們的信心。
4.同伴互助增友誼
面對43個學生的學習,要老師進行一對一的指導不太實際,同學之間的互助就顯得更重要了,我將基礎較好的學生與較弱的學生安排在一組,每組4個人。當有同學遇到問題時,讓會的同學對他們進行幫助,但幫助對方有一個原則:君子動口不動手,只對問題進行講解和演示而不進行操作。這樣的互助針對性強,在實際的操作中效果好。例如在學習《添加附件》時,殷蘇俊同學的附件發(fā)送不成功,李王宇同學觀察后發(fā)現(xiàn)它發(fā)送的附件內容超過20M,無法發(fā)送,建議他把文件分開發(fā)送。并在自己的機器上進行演示。如果學生所提的問題有代表性,還安排學生進行針對性演示講解。通過這樣的互助,同學們解決了很多的操作問題,減小了教師的工作量。同學們在課余時間還通過郵箱進行交流,增加了學生之間的友誼。
5.綜合測試驗真功
經過37天的學習,學生對郵箱的使用和鍵盤操作比較熟練。郵箱里有與同學們相互交流的郵件和同學們之間的通訊錄。在綜合測試中我安排學生進行考核,以檢驗同學們的學習效果。讓學生上交一篇學習心得以WORD文檔作為附件上傳,選擇你認為最漂亮的信紙寫上祝福發(fā)送給老師。經過一節(jié)課的操作,全班43名學生上交了43件作品。令我吃驚是所有作品都符合要求。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逐漸減小。
反思:針對郵箱的教學,使我感受到農村小學生并非學不好信息技術,完成不了任務。關鍵教師要在操作時間、學習方法的引導、學生信心的培養(yǎng)、學習條件的創(chuàng)設下功夫,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1】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教學用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8)
【2】王吉慶.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朱智賢.兒童心理學(下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