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上坊初級中學 吳 瑾
?
探討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方法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上坊初級中學 吳 瑾
【摘 要】隨著國家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化,中學作文教學改革也成為課程改革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作文教學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乃至提升國民文化素質,都起到關鍵作用。本文著重探討了在作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作文興趣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
作文教學 寫作興趣 有效方法
作為中學生,特別是初中學生,他們的觀察興趣和觀察能力都不同于成人,對新鮮的事物會產(chǎn)生一時興趣,對常見的事物則往往會充耳不聞,注意力分散,隨意性很大。比如,教師帶中學生到野外觀察春天的景色時,學生們的注意力往往不是集中在景色上,而是集中在相互間的玩耍和逗鬧上。這時候,可以適時從嬉鬧中引導他們觀察事物。一般情況下,讓中學生觀察野草和麥苗,他們能找出兩者的共同點:都是綠色的,外形差不多,也能找出不同點:葉片形狀和厚度不一樣;讓中學生觀察樹木和電桿,他們很容易區(qū)別出兩者不同特征來。引導、激發(fā)中學生對事物觀察的興趣,是寫好作文的前提之一。在以上觀察實例中,教師可找準機會,將學生的思維有意識地拉長、拉遠,比如:由麥苗說開,從糧食談起,當學生認為諸如水餃、果點一類的面食好吃時,及時告訴學生這些食品源于小麥,再說明一下小麥的生長過程情況,從而引導學生細心觀察麥苗,此時,中學生的觀察便會十分仔細,在觀察之后,能對麥苗作出許多精確的描述。這樣引導學生觀察事物效果會很好。這種觀察方式簡言之,就是找出一個著眼點來,誘發(fā)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從而鍛煉語言、文字的表述能力。蘇霍姆林斯基說:“我認為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教會孩子去觀察美,同時去思考美和人的高尚品格?!?/p>
激發(fā)學生觀察興趣、鍛煉作文能力,要遵從教育原理、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以下幾點做起:
1.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特點,因地制宜。對于農(nóng)村的中學生來說,觀察大自然風光、農(nóng)作物生長等非常方便,而觀察城市立交橋、工廠車間等則顯然不適宜;對于城里的學生來說,觀察馬路、公園非常方便,而觀察農(nóng)田、昆蟲則顯然不方便。相對來講,農(nóng)村的學生多多觀察農(nóng)村的事物,城里的學生多多觀察城里的事物,寫起作文來會言之有物。
2.根據(jù)學生個體情況,有的放矢。日常生活中,中學生的興趣各不相同,有的對自然風光感興趣,有的社會風情感興趣;有的對弱小的動物感興趣,有的對高大的植物感興趣;有的對機械設備感興趣,有的對音樂演奏感興趣……教師需要順應學生的興趣特點去引導他們觀察,使他們對感興趣的事物觀察興趣更濃厚,對不感興趣的事物也能培養(yǎng)出觀察興趣來。
3.根據(jù)學生認知心理,有意引導。學生對初次見到的事物往往會有著好奇心,這樣不妨讓學生多觀察一些他們沒見過的東西。比如創(chuàng)造條件,讓城里學生觀察蚯蚓、螞蟥,讓農(nóng)村學生觀察噴泉、草坪,等等。學生的觀察興趣增強了,觀察起來便會很仔細、很認真。
4.根據(jù)視野范圍,去粗取精。中學生可以觀察的東西很多,但并非要面面俱到,總體上,教師要以生活中美的東西為主,去粗取精,剔除生活中一些丑陋的、對學生心靈有傷害或污染的東西,引導中學生以美好的心態(tài)來觀察生活,這樣才會使觀察的本身變得美好,觀察的興趣也變得美好,作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生活感受才會更美好。
觀察興趣與作文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學生的觀察興趣濃厚了,積累的素材多起來,寫起作文來也就順手得多,作文能力自然會一步步提高;作文能力提高了,作文的興趣也會隨之濃厚起來,觀察能力也就相應得到更大的提高。觀察能力和作文興趣就是這樣相互促進、呈正比發(fā)展的。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及時對文章進行修改對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所以,在作文的批改方面,我覺得“自改—互改—師改”的形式很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首先,自己改。具體做法是,讓學生寫完后,自己讀一遍,將讀不通或者寫錯了的地方修改過來。第二天再讀一遍,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注意在修改作文時,要使用正確的修改符號。
第二步,互相改。在自己修改完之后,老師將作文收上來隨即發(fā)到學生手中,注意不能拿到自己的作文,由學生同學之前相互修改作文,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幫助同學找出作文中的錯誤,而且能夠使自己不再出現(xiàn)聽樣的錯誤,最終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
第三步,老師批改。在自改和互改都完成后,再由老師做最后的修改。因為學生剛接觸作文,對于作文的理解還很少,所以在修改時對于作文的結構和表達,還無法有太多改動。所以老師的修改就顯得尤為重要,起步作文的修改一定要詳細,不僅要指出學生作文的優(yōu)點,劃出寫得好的句子,而且要提出不足之處和修改建議。這樣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作文的優(yōu)缺點,不斷積累經(jīng)驗,獲得長足進步。
作文的講評是作文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對起步階段作文教學來說,這也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作文講評好了,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會得到提高。那么應該如何有效講評中學生作文呢?
第一,要多找出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并給予充分表揚。對學生作文的肯定性評價,是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最好方法。在的教學實踐中,學生對表揚的反應是很強烈的,它可以瞬間讓學生充滿自信,對以后更高要求的作文學習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它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動力和變化,也可能使學生一直牢記,有時候,一句表揚可能就改變了學生的一生。
第二,要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在課上做重點分析。在上課之前,教師要選擇幾篇寫得好的和能代表大多數(shù)學生水平或有普遍問題的作文,在講評時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怎樣作文才能寫得好,作文中容易出現(xiàn)什么樣的問題,怎樣修改,這樣通過不斷分析,讓學生逐漸掌握寫好作文的方法,學生的作文就會寫得越來越好。
我相信,在作文教學中,通過不斷總結經(jīng)驗,不斷探究適合的作文教學方法,一定能夠寫好作文,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奠基。
【參考文獻】
【1】夏小建.培養(yǎng)學生樂于作文的有效途徑【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8(7)
【2】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