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冠英
河南睢縣中醫(yī)院 睢縣 476900
?
不同靜脈溶栓時間窗對腦梗死患者的療效及預后影響
蘇冠英
河南睢縣中醫(yī)院睢縣476900
【摘要】目的比較不同靜脈溶栓時間窗對腦梗死患者的療效及預后的影響。方法選擇2013-04—2015-04間收治的81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n=41)與對照組(n=40)。2組均應用尿激酶繼續(xù)溶栓,觀察組發(fā)病至溶栓時間<6 h內,對照組6~9 h內,比較2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預后良好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不同靜脈溶栓時間窗對腦梗死患者療效及預后有一定影響, 6 h內溶栓可縮小腦梗死面積,提高閉塞血管的再通率,有效緩解腦梗死癥狀。
【關鍵詞】腦梗死;靜脈溶栓;時間窗
腦梗死由腦組織區(qū)域供血障礙致缺血、壞死而導致[1]。腦梗死急性期梗死區(qū)在1~3 h內光鏡下僅見少部分神經細胞和血管間隙變寬。梗死區(qū)的核心部分在3~6 h內已壞死難逆轉,可出現神經功能障礙。該病具有高發(fā)病率、致殘率與病死率[2],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選擇我院2013-04—2015-04間收治81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比較不同靜脈溶栓時間窗對腦梗死患者的療效及預后的影響,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1.1納入標準(1)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所制定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具有可評估的神經功能缺損;(2)發(fā)病到入院間隔時間不超過12 h;(3)首次發(fā)?。?4)年齡18~24歲;(5)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且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2)合并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3)腫瘤患者;(4)近期有過大手術、顱腦外傷、心肌梗死病史者;(5)對溶栓治療藥物過敏者;(6)妊娠與哺乳期女性;(7)CT檢查發(fā)現高密度病灶(出血)者;(8)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25分者。
1.1.2分組資料隨機分為觀察組(n=41)與對照組(n=40)。觀察組男女比例24:17,年齡48~73歲,平均57.72歲。對照組男女比例21:19,年齡44~76歲,平均57.90歲。2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組均采取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50萬IU尿激酶加入到40 mL的0.9%生理鹽水中靜脈推注,之后將100萬IU尿激酶加入到100 mL的0.9%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時間30 min。24 h后進行CT復查,無出血者口服阿司匹林,0.6 g/次、2次/d。口服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連續(xù)應用10 d。觀察組溶栓時間為發(fā)病6 h內,對照組在6~9 h內。
1.3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比較2組療效,于治療前后分別測定NIHSS,治療后NIHSS下降91%~100%為痊愈,下降46%~90%為顯效,下降18%~45%為有效,下降不足17%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n×100%。對2組進行6個月隨訪,應用改良Rankin量表評價預后神經功能。預后良好:0~2分,致殘:3~5分,死亡:6分。比較2組預后良好率。
2結果
2.12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2組預后的比較觀察組14例致殘,1例死亡,預后良好率63.4%(26/40),對照組20例致殘,4例死亡,預后良好率40.0%(16/41)。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急性腦梗死多以動脈粥樣硬化為病理基礎,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導致血栓形成,血管被阻塞引起腦局部血液中斷,相應供血區(qū)腦組織發(fā)生缺氧、缺血,神經元發(fā)生不可逆壞死引起神經功能缺損[3]。對腦梗死患者采取溶栓治療具有較好療效[4],但溶栓方案及時機依然存在爭議。尿激酶為非選擇性纖維蛋白溶解劑,從人尿液中提取,可促使纖溶酶原向纖溶酶轉變,進而降解纖維蛋白凝塊及血液循環(huán)中纖維蛋白原[5-6],達到溶栓目的,恢復腦血液循環(huán),改善缺血區(qū)域血流動力學,利于灌注不足區(qū)域血流的恢復,其所引起神經功能障礙也因此減輕,預后得到改善。大量臨床研究均顯示[7-8],發(fā)病后3~9 h為理想溶栓時間。為進一步明確精確溶栓時間,我們將這一時間段再次細分為3~6 h及6~9 h。結果顯示,3~6 h內采取溶栓效果更佳,預后也更好,其原因在于腦梗死6 h以后,腦細胞長時間缺氧而壞死,此時溶栓可能導致再灌注損傷而引起出血風險。因而對腦梗死患者而言,6 h內予以溶栓治療更為有利[9]。此外,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可有效阻斷病變反應并抑制血小板聚集[10],為患者康復進一步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4參考文獻
[1]李慶安,方明.尿激酶動脈溶栓與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比較[J].湖北醫(yī)藥學院學報,2011,30(1):47-49.
[2]施志杰.急性腦梗死早期溶栓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0,33(34):51-52.
[3]劉勇林,陳仰昆,肖衛(wèi)民,等.DRAGON評分在預測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預后中的應用[J].廣東醫(yī)學,2013,34(13):2 043-2 045.
[4]李欣,李雯,劉凌云,等.依達拉奉聯合rt-PA超時間窗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4):3 287-3 288.
[5]尹航,張佩蘭.不同時間窗重組組織型纖維蛋白酶原激活劑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療效評價[J].河北醫(yī)藥,2015,12(7):997-999.
[6]陳娟,白青科,趙振國,等.不同時間窗腦梗死溶栓后顱內出血及對預后的影響[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5(5):74-77,84.
[7]陳麗霞,王寧,張薈雪,等.急診超時間窗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1,31(9):790-792.
[8]張薈雪,王寧,陳麗霞,等.急性腦梗死拓展時間窗溶栓治療的臨床研究[J].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46(2):150-152,156.
[9]陳其元,嚴嚴,王建明,等.不同時間窗進行腦梗死溶栓治療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5):91-92.
[10]倪芳,張生彬.急性腦梗死溶栓治療現狀及展望[J].中國現代醫(yī) 學雜志,2010,20(13):2 027-2 030.
(收稿2015-10-29)
【中圖分類號】R747.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77-8991(2016)01-0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