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qū)大興第一初級中學 方永衛(wèi)
初中作文教學難點分析及應對策略探討
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qū)大興第一初級中學 方永衛(wèi)
眾所周知,作文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學生的作文成績在語文考試中占很大比重,但很多學生不喜歡作文,一提到寫作文興趣全無,教師也不愿意在寫作教學上投入過多時間,造成教學效率低下,給教師的教學帶來挑戰(zhàn)。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與困難,這樣就要求教師要采取適當的應對策略,以達到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目的。本文擬就此分析初中作文教學的難點,并探討相應對策。
初中語文 作文 應對 策略
作文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學生的作文成績可以反映他們對語文知識點的掌握以及對詞句的運用程度。在目前的初中作文教學中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缺乏寫作興趣、缺少日常積累以及寫作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以下的應對策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大的學習動力。在目前的作文教學中,由于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大都是教師教授的寫作理論,課堂比較沉悶,這就導致學生缺乏對作文的學習興趣。處在叛逆期的初中生容易產生抵觸心理,在寫作時往往不夠認真,以消極的態(tài)度應付寫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從多方面出發(f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多對學生進行觀察,結合他們自身的特點,關注學生在這個年齡段所感興趣的東西,把學生的興趣與作文聯(lián)系起來,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寫作積極性。例如在進行自由作文這個專題的教學時,由于這個作文題材的限制較少,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fā),集思廣益,把自己感興趣的人或物當做作文素材來展開描寫。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分享了自身的興趣,也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寫作積極性。
此外,教師可以將寫作與聽說相結合,把學生的所聽所講作為寫作的素材。在寫作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分享自己身邊的小故事,小感悟,也可以分享自己創(chuàng)作的小故事。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fā)了他們的寫作興趣,也從中擴展了他們的思維,增強學生在寫作中的語言組織能力。
一篇好的作文需要豐富的詞匯以及對其合理的運用,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從側面反映出學生的詞匯積累量以及對其詞語的運用程度。因此教師在進行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應該鼓勵學生對課文中所學到的好詞好句進行積累,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另一方面也能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例如,在觀察和描寫景物的特點這個寫作題材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本單元中的《濟南的冬天》為例,在講解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出文中對景物描寫的詞句,思考這些詞句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并用這些修辭手法進行造句。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這些詞句進行摘抄和賞析,在對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寫作中,把積累到的好詞好句運用到文章當中,既可以提高文章的質量,也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閱讀量是文章寫作的基礎,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或者讓學生找自己感興趣的書進行閱讀。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學生可以積累到更多的優(yōu)秀詞句以及寫作技巧。
在當前的初中作文教學中,因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影響,許多教師還是注重傳統(tǒng)的寫作技巧,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通常采用單一的寫作模式。比如,在文章的開頭或者結尾處一定要引用名言警句,記敘文的寫作結構一定要用總分總的模式等作為作文的模范格式,這種固定思維的教學模式,容易造成學生在寫作時缺少自己的獨到見解,只會在固有模式下對例文照抄照搬,作文的寫作格式缺少新意,這嚴重的制約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不利于他們寫作水平的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是寫好作文的一個重要因素,那么多人去寫一個相同的寫作題材,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文章突出有亮點,創(chuàng)新能力是關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打破單一的寫作模式,加強引導、鼓勵學生開拓思維,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例如,在運用聯(lián)想,豐富寫作內容的這個寫作專題當中,教師可要求學生發(fā)揮生動的聯(lián)想能力,從一個簡單的事物聯(lián)想到更多的內容和含義,這就需要學生在寫作時能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比如作文題目中給出了“泥土”這個詞語,對其進行聯(lián)想。可能有的學生會聯(lián)想到學校操場上的泥土,有的學生會聯(lián)想到家鄉(xiāng)的泥土,不同的學生會因為不同的生活經歷產生不同的聯(lián)想。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能寫出更多內容豐富的文章。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根據課堂內容創(chuàng)造適當的情境來進行教學的方法。在初中的作文教學當中,有些寫作素材往往比較抽象和難以理解,學生在進行寫作時因為對寫作素材的理解不到位而產生偏題的現象。情境教學法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使用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使用情境教學法時可以充分的利用教室的多媒體設施,根據寫作素材創(chuàng)造相對應的情境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例如在對描寫事物的文章進行教學時,由于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學生不可能馬上能對所要描寫的事物進行細致的觀察,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以圖片或者影視資料的方式來為學生展示所要描寫的事物,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及時的體驗到寫作素材,加深他們對素材的印象和理解,從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總之,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初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作文教學中存在的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缺乏寫作興趣、缺少日常積累以及寫作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等問題,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增加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對作文課堂的參與程度;鼓勵學生注意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和增加課外閱讀量,進行寫作積累;同時教師也要改變傳統(tǒng)的寫作模式,多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其作文水平。
【1】許金玉.淺議如何提高農村初中作文教學成效【J】.作文教學研究,2016(03)
【2】朱大鵬.試論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教學參考,2016(22)
【3】任開禮,李香英.初中作文教學中E課堂的運用【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