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琦王熙華
(喀什大學新疆喀什844000)
概念隱喻三個維度下的漢維愛情隱喻
張玉琦王熙華
(喀什大學新疆喀什844000)
愛情是指由于男女相愛而產(chǎn)生出來的的喜怒哀樂的感情,是種隱藏于心底的感情,它只能感受,但難以言說。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文化歷史的不同,愛情隱喻也會存在差異。本文將從概念隱喻的三個維度,即結(jié)構(gòu)隱喻、方向隱喻、實體隱喻,試談愛情隱喻在漢維民族之間的異同。
愛情隱喻;概念隱喻;方向隱喻;實體隱喻;漢維文化
認知隱喻學學者萊考夫與約翰遜在其1980年的巨著《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中第一次提出“概念隱喻理論”的理論框架。萊考夫與約翰遜在闡釋概念隱喻的過程中制造出新的術(shù)語。在孫毅的《認知隱喻學多維度跨域研究》一書中提到:概念隱喻被界定為包括源域、靶域及其映射、理想認知模式和意象圖式在內(nèi)的認知機制;隱喻將喻源的認知圖投射到靶域上,從而使喻體通過喻源置于空間物質(zhì)的經(jīng)驗當中,概念論認為,隱喻是從一個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到一個不太熟悉、較難理解的靶域的映射,是在源域和靶域之間有一系列本體的或認識上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或“映射”。
認知隱喻學者萊考夫與約翰遜提出“概念隱喻理論”框架后,又總結(jié)念隱喻的三個維度:結(jié)構(gòu)隱喻、方向隱喻、實體隱喻。
2.1 結(jié)構(gòu)隱喻與漢維愛情隱喻
結(jié)構(gòu)隱喻是指以一種概念的機構(gòu)來構(gòu)造另一種概念,是兩種概念相疊加,將談?wù)撘环N概念各方面的詞語用于談?wù)摿硪桓拍?。通俗來講,就是用一種領(lǐng)域的相關(guān)概念的詞語談?wù)摿硪活I(lǐng)域本領(lǐng)域概念表達相似事物。一般情況下,用源域中具體、熟悉的概念去類比靶域中較難理解、生澀的概念,雖然源域與靶域中兩種概念的認知不同,但是兩者間存在一定的內(nèi)部規(guī)律。源域為靶域提供基本框架,這些決定靶域所指代的活動或行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人們的行為方式。例如:“得到一份愛情就像是一場戰(zhàn)爭”,我們有很多時候把“愛情”隱喻為“戰(zhàn)爭”,在其過程中多少會涉及到軍事方面的詞匯。
(1)就這樣被你征服,切斷所有退路。(那英《征服》)。
(2)愛情是場侵略戰(zhàn)爭。時間久了,他的習慣就是你的習慣;他的輕松就是你的笑聲……你抵抗的了嗎?一切回避只能讓自己更快從安逸的俘虜變成落魄的傷兵。
(3)風風火火,轟轟烈烈,我們的愛情像場戰(zhàn)爭。我們沒有流血,卻都已經(jīng)犧牲。(www.uuxue.com出國留學網(wǎng))。
(4)愛情本來應(yīng)該是件快樂的事,愛人本來是個信任的人,假如淪落成了件勾心斗角的事,一件保密與反保密的戰(zhàn)爭、犯錯與抓錯的戰(zhàn)爭,那么愛情有什么意思?
(5)古麗覺得憑著自己的意志最終將贏得愛情。
gyl,θz iradisi boj?ε muhεbbεt ysthdin ?alib kεlmεk?idi.
上面五組例子,無論是漢語還是維語都可以用愛情隱喻為戰(zhàn)爭,在隱喻為戰(zhàn)爭的過程中運用關(guān)于戰(zhàn)爭的詞語“侵略戰(zhàn)爭”、“俘虜”、“傷兵”的概念去表達“愛情”的概念,即隱喻是用一種認知概念去表示另一種認知概念,但隱喻的本質(zhì)不變這時隱喻成功的保障。
2.2 方向隱喻與愛情隱喻
方向隱喻是指統(tǒng)一系統(tǒng)內(nèi)部參照上-下、內(nèi)-外、前-后、深-淺等空間方位組織起來的隱喻概念。方位隱喻中源域與靶域都有相反的概念或相近的概念的性質(zhì),大眾普遍接受的是較多為上與較少為下。好、崇高、活、幸福等不同角度表現(xiàn)人們的積極方面構(gòu)建一個“上的系統(tǒng)”,反之不同角度表現(xiàn)人們的消極方面,構(gòu)造出“下的系統(tǒng)”。愛情不僅會使人精神愉悅、精神亢奮,也會使人痛苦、不安;前者為上系統(tǒng),后者為下系統(tǒng)。例如:
(6)我最近染上急性相思病,頭重腳輕,耳常不明。
(7)有時候愛情像重感冒,等燒退了就好了。
(8)看來,你好像正是得了這種病。去吧,站起來到給你帶來愛情痛苦的天使面前去吧?。ò材嵬郀枴靾D魯克·那扎里《青春的吶喊》)。
qari?anda,sεn dεl mu?u kesεlgε muptila bol?an oχ?ajsεn.bar, ornu?din dεs turup sa?a i?q azabi sal?an pεrizatni? aldi?a bar!
愛情使人瘋狂,使人快樂、興奮,也使人悲傷,上述三例皆是將愛情喻為疾病,愛情像感冒、發(fā)燒或是相思病,無藥可解使人難過痛苦、失去希望,這些種種都是愛情帶來的消極情緒,為向下的方向隱喻。
2.3 實體隱喻與愛情隱喻
在孫毅《認知隱喻學多維跨越研究》一書中提到:實體隱喻指人們將抽象的、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動,事件愛你,狀態(tài)等無形的概念視為具體的、有形的實體,從而可以對其進行指稱、量化、識別其特征及原因等。我們習慣于用自己熟知、有形的、具體的概念事物去接收認識新的未知、無形、抽象的概念事物,久而久之形成一種利用已知概念與未知概念相似的概念來了解掌握未知概念的認知方式,我們利用這種認知方式擴充自己對客觀世界的自己主觀認知。人們將這種認知方式運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當然運用在自己對他人表達的情感之中,尤其是愛情。
2.3.1 源域為人體器官的“愛情”概念隱喻
我們的認知活動是基于自己身體體驗以及從物質(zhì)生活中得來的經(jīng)驗。我們情感的產(chǎn)生及向外界外露常伴隨生理、心理的反應(yīng),對情感的體驗長來自于身體對情感所反映的生理及心理效應(yīng)。生理、心理上的反應(yīng)可以反映出我們內(nèi)心最隱秘的情感。
《素問·痿論》中提到“心主身之血脈”。心是人和動物推液循環(huán)的器官,常被稱為“靈魂”的所在。所以,心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是珍愛之物?!皭廴恕笔俏覀兯鋹鄣?,愛情隱喻中“心”的隱喻不少。例如:
(9)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ɡ钪畠x《卜算子》)。
(10)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卓文君《白頭吟》)。
眼睛是心靈之窗,是我們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是人腦獲得外界知識和記憶的重要通道。眼睛是傳遞情感的通道,是表達自己感情的通道,尤其在愛人面前,相愛的人對望,眼里流露出的是對對方的愛意。漢語中有“眉目傳情”、“眉來眼去”、“拋媚眼”的說法。古詩里也有相似的例子:
(11)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棉冷。(周邦彥《蝶戀花·月皎驚烏棲不定》)。
(12)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
(13)我會用一生去呵護她,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
m εn qizimini bir θmur εzizlεp,kθz qari?uqumdεk asiridim.
(14)男孩看向女孩那明亮的眼睛,微微顫抖的嘴唇,全身像著火了一般。
jigit qizni? turanε kθzlirigε qaridi,titrεwatqan lεwlirigε tεlmydi ,pytyn ?isimi ot bolup jandi.
上面例13、14是維語中用眼睛作為愛情隱喻的句子,在維語中眼睛作為愛情的例子較多。
2.3.2 源域為自然物的“愛情”概念隱喻
中華民族較為其他民族而言,是內(nèi)斂的、委婉的,這體現(xiàn)在我們?nèi)粘5纳町斨?,表達不同意或反感某事時一般采用較為委婉的方式百搭自己的思想感情。作為情感的一種的愛情,也是如此。我們在表大對他人的喜愛之情時,不僅會用自己珍愛的身體器官作為隱喻,也回頭用自然物來作為愛情的隱喻。
漢維兩種文化雖存在很多的相異之處,但也有相同點。漢維兩個民族都用“光、火”作為愛情的隱喻。例如:
(15)你是電,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話,我只愛你youaremysurperstar!
(16)天都黑了你在想著誰,情都滅了我要怎么追。(阿杜《天黑》)
(17)對我愛火從此點燃,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天……(安尼瓦爾·庫圖魯克·那扎里《青春的吶喊》)。
ma?a sθjgy otu? ?unda tuta?qan,untumaymεn a?u kynni adaqqa…
(18)他的全身像被火點燃了一般。
uni? bεdinliri ot-atε?kε ajlan?anidi.
食物是我們生存最基本的需求,用食物來隱喻愛情,突出愛人在自己的眼里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漢維都有用食物來隱喻愛情,比如:
(19)花容婀娜,令我忘餐。(曹植《洛神賦》)
(20)愛情像棉花糖,彩色的外衣,太容易就上癮。(來自m.gkstk.com)
但是漢維在這方面也有不同的表現(xiàn),例如:
在漢族人戀愛交往的時候,因愛嫉妒常用“醋”來隱喻:
(21)他吃醋是愛你的表現(xiàn)。
(22)嗯,空氣里怎么有種酸酸的味道?吃醋了?
維吾爾族喜歡吃馕,常用其強制的烤制過程來隱喻相愛的雙方心理焦灼、激動的心情:
(23)一想到你就激動難奈。
sizni ojlhsam ba?rim kawap bolatti.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已是這個時代的共同心聲。植物是組成大自然的基本要素。兩個陌生人從相識、相知到相戀、相愛,最后走進婚姻的殿堂,這個過程就像植物的生長過程一樣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
(22)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
(23)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縷衣》)
(24)如果你選擇的是良田,土地肥沃的話,愛情的樹就會開花結(jié)果。
(安尼瓦爾·庫圖魯克·那扎里《青春的吶喊》)
Muda sεn talli?an etiz teqidin jaχxi jεr,munbεt tupraq bolsa ,muhbbεt dεriχi? ?e?εklep,mewε beridu.
中國自古就有“龍鳳呈祥”、“鴛鴦”、“比翼鳥”等動物隱喻為愛情,維吾爾語里也是如此,比如:
(25)愿為雙飛鳥,比翼共翱翔。(阮籍《詠懷》其三)
(26)鴛鴦池上雙雙飛,鳳凰樓下雙雙度。(王勃《臨高臺》)
(27)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錦瑟》)
(28)愛情是只鳥,在你人生旅行的某個時期,它會給你暗示而去。
munbεt bir gu?ki,u θmyr musapε?ni? mεlum bir mεzgilidε,sa?a χεpε byrip θtyp ketidu.
漢族與維吾爾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兩個民族文化的接觸、影響,兩種文化出現(xiàn)大量相似的地方。漢維愛情隱喻也是如此。隱喻來源于我們身體體驗,孫毅(2013)中提到:身體體驗從廣義上講是指人類通過身體與外部物理世界的相互作用及由此獲取的知識。漢維兩個民族雖有不同的文化風俗,但是我們都生長在地球,都處在相同客觀世界中,受到來自自然界相同的制約,我們的生長過程相似,都需要吃、穿、住、住、行,致使兩個民族有相似的愛情隱喻模型,如:以身體為隱喻、以植物為隱喻、以動物為隱喻。
漢維兩個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這使愛情隱喻出現(xiàn)相異之處。在漢民族中“龍”是尊貴的象征,會有“龍鳳呈祥”的愛情隱喻,但在維吾爾族文化中“龍”是兇險的動物,不是吉利的象征。飲食方面,維吾爾族喜歡吃馕,所以在維吾爾族的愛情隱喻中會出現(xiàn)表達戀人之間焦灼的心情隱喻為強制燒烤的過程。
漢維兩各民族對客觀世界認知的趨同性決定了兩個民族愛情隱喻的相似,兩個民族文化的獨特性決定了漢維兩個民族的愛情隱喻的相異性。
通過基于概念隱喻三個維度的漢維愛情隱喻分析,基于兩民族對客觀世界認知的趨同性,以及兩個民族長期共同居住與語言接觸和長期社會經(jīng)濟頻繁交往漢維兩個民族的愛情隱喻相似;但是由于漢維兩個民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差異而存在不同。研究漢維兩個民族的愛情隱喻可以促進兩民族在隱喻文化上的交流,通過愛情隱喻了解兩民族的特色文化對今后兩民族日常交往提供便利。
[1]孫毅.認知隱喻學多維跨越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齊振海.漢維語愛情隱喻的對比及翻譯一基于漢語語料庫和維語小說《鄉(xiāng)思》[D].新疆師范大學,2013.
[3]安尼瓦爾·庫圖魯克·那扎里,張宏超譯.安尼瓦爾·庫圖魯克·那扎里散文選(下)[M].新疆大學出版社,2006.
[4]班振林,楊德明.維吾爾語諺語中“愛情”隱喻特征淺析[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
H0
A
2095-7327(2016)-12-0183-02
張玉琦(1991—),女,伊寧人,現(xiàn)就讀于喀什大學中語學院,2014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漢維翻譯理論與實踐。
王熙華(1991—),女,庫爾勒人,現(xiàn)就讀于喀什大學中語學院,2014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漢維翻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