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導入法是課堂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結合藏族學生心理特點和課堂實踐,就西藏生音樂課的導入提出個人見解,與各位老師商榷。
【關鍵詞】中職西藏生;音樂課;導入法
課堂導入法常見的有多媒體導入法、情景導入法、故事導入法、開門見山導入法、設疑導入法、游戲導入法等。在藏族學生們的音樂課中,因為學習習慣和文化基礎等問題,有些導入法并不適合他們的課堂教學,例如設疑導入法因為要學生動腦,很難在西藏生中順利進行課堂導入;游戲導入法會因學生的積極性不高而效果不顯;開門見山導入法對于學生來說則等于沒用導入。
在六年的西藏生音樂教學中,通過不斷的、持續(xù)的調研和實踐,筆者發(fā)現,西藏學生的課堂導入,效果較好的有情景導入法和多媒體導入法,筆者結合藏族學生特點和課堂實踐,對以上兩種導入法在藏族學生課堂中的運用提出個人見解。
一、針對藏族學生的多媒體導入法研究
偏遠地區(qū)的藏族同學,對視頻類素材還是非常感興趣的。多媒體
導入法因其直觀性、畫面豐富性和動態(tài)性而受藏族學生們喜歡,是藏族學生課堂導入的重要方法。
但并非所有多媒體導入法都適合藏族學生。藏族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非常強,也非常有自信,這種自信一方面來自于藏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一方面是因為認識上的不足而造成的,例如就歌曲方面來說,學生們就頑固地認為藏歌是最好聽的,最優(yōu)秀的。如果在導入中素材不符合學生心理要求,例如大量運用贊美、展示漢族的素材,那么這個多媒體導入就有可能是敗筆。
在多媒體導入法的運用上,筆者一方面在學生的認知上積極進行正確引導,力圖改變學生單一的音樂喜好、努力轉變學生音樂心態(tài)等;一方面結合學生實際,在運用多媒體導入法時,大量運用藏族因素,如西藏的風景、西藏的人文、西藏的音樂等,以適應學生音樂課教學需求。
例如歌曲《童年》的導入,這首作品里有很多有關人文、事物、生活場景的展示,是一首非常適合展開多媒體教學的音樂作品。這首作品雖然是漢族音樂,但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場景轉換,把大量的藏族學生所在地的風景圖片、人物圖片、節(jié)日活動場景、音樂藝術畫面、學校畫面、學習場景等進行精心組合,運用到多媒體導入中。學生看到這些圖片,都很開心,有的哈哈大笑,有的會心一笑,更多的是若有所思,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情緒,學生們主動向老師介紹他們小時候的趣事,回憶童年情景,課堂氛圍非常活躍。在熱烈的課堂氛圍中,老師很容易順勢引導,引出課堂主題,從而展開教學內容。
藏族學生的音樂課中,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導入法的效果,平時就一定要注意西藏素材的收集,手頭有豐富的素材,才能在每一堂課中結合教學內容,靈活運用,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情緒。內含豐富藏族素材的多媒體導入法,對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非常有效。
另一方面,筆者也沒有放棄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在后期的多媒體導入中,盡量滲入全國各地的風景、人物圖片和各類視頻,利用學生對動畫視頻的興趣,在藏族素材中穿插展示或對比展示??紤]到學生的接受性,在使用非藏族素材時,筆者都會采用“溫水煮青蛙”的方法,由少到多,慢慢讓學生適應,從而進入正常教學。
二、針對藏族學生的情景導入法研究
情景導入法對于藏族學生來說,更容易把情緒融入課堂,是非常好的渲染情緒的導入法。藏族學生比較感性,性格質樸、純真,情景導入法運用的當,能極大地調動學生情緒,提升課堂氛圍。
同樣,筆者結合學生特點,在運用情景導入法時,大量運用西藏因素的道具,如服裝、生活用品、唐卡等,并對情景導入法進行了創(chuàng)新,在教室環(huán)境布置上精心設計,借鑒3D電影效果,演化出一種立體的情景導入法——“場景遷移”。
筆者所在學校的西藏教室,經過了精心設計,布置的跟西藏當地學校差不多,每一個西藏班教室門口、外墻掛上各種彩色布條(藏族為吉祥物),在教室里依據藏族風格進行精心布置,這是“場景遷移”教學的基本條件,即把學生學習的場景布置成西藏學校的模樣,讓學生產生一種在老家讀書的溫馨感覺。上課時,老師和學生都穿上有藏族特色的服裝(筆者所在學校有很多學生們表演用的服裝),用藏語演唱歌曲(藏文歌曲老師稍微用心,上手都比較快,一般兩三天就能熟練地唱一首藏歌)或者與學生進行簡單的溝通(不用精通藏語,只要會一兩句家常就可以了),之后,再實施情景導入法,通過各種情景設置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導入。筆者在實踐的基礎上探索出的這套“場景遷移”情景導入法,在導入時效果非常好,學生興致很高,也很投入,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很大提升。
“場景遷移”的情景導入法對于其他學科的教學也同樣有效,雖然非常費力費時,但效果奇佳,老師在事前能夠精心準備、充分安排,就一定能收到奇效。
當然,在課堂導入的過程中,筆者也并非只是單純地運用這兩種導入方式,在中職西藏生的音樂課中,筆者一般以情景導入法和多媒體導入法為主,與其他導入法巧妙結合,靈活運用,如在運用多媒體導入法時,我們也會結合故事法,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1]《淺談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 楊松花 《都市家教月刊》, 2012(12)
[2]《音樂創(chuàng)作與中華文化——我的學習、研究、創(chuàng)作的過程和原則》
[3]周文中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06(1)
【作者簡介】
楊劍(1975~),男,浙江省寧波市鄞州職業(yè)高級中學,研究方向:民族教育、德育管理、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