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云紗是一種有生命的面料。
你不僅可以看到它黑棕兩色里光亮的質感、聽到它搖曳時清脆的沙沙聲響,還能夠聞到它沁人心脾的薯莨味道,穿上時感受到它柔風似水的飄逸爽滑,最重要的是你能夠體會到它靜靜地生長。被放置的香云紗會像紅酒一樣在空氣中發(fā)酵,色彩變得越發(fā)濃郁,手感也會更加柔軟順滑;而穿在身上的香云紗會吸收汗液變得越來越柔軟,與身體的關系越來越緊密,直至“合而為一”,尤其適合夏天貼身穿著,不僅能夠讓肌膚體會涼爽,還能讓心靈體會溫度。
要真正認識香云紗,需要靜靜地與它相處,十年,百年,或許更久。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它的真實、淡然、歷久彌新。
2000年,遠在歐洲的服裝設計師凱瑟琳·馮·瑞興博格女士(Kathrin von Rechenberg)第一次見到香云紗時,就被這種神奇的面料深深地吸引住了,它的古樸和神秘讓凱瑟琳對中國有了無限的遐想。于是她帶著欣喜和期盼,放棄巴黎高定的工作,來到中國探尋神秘的香云紗。從此,凱瑟琳便和香云紗結下了不解之緣。
天人合一
最近在與一位研究中國哲學的朋友交談的時候,凱瑟琳突然明白為什么很多人都說她的作品里有很多中國元素。她雖然沒有刻意將中國風的造型和圖案體現到自己的服裝里,但是面料堅持用天然材質和染色工藝的原則剛好很符合中國“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而且這種堅持和執(zhí)著是她與生俱來的。凱瑟琳熱愛大自然,天然的質感總是能夠讓她心動。她從小就跟做陶藝的父親玩泥巴,自己動手做紙,然后再用自制的紙做成書。這些成長的經歷不斷地喚起她心中對大自然的愛,所以凱瑟琳頓悟為什么香云紗如此吸引她——是因為香云紗的真實。真實來自于天然的材質,同時也來自于“工匠精神”。
香云紗的神奇也可謂“天人合一”。
香云紗的形成來源于珠三角漁民生活中的發(fā)現。漁民在用薯莨汁浸泡漁網的過程中,衣服上也染上了薯莨汁,因為他們經常與河泥接觸,久而久之,衣服不僅有薯莨的顏色,還會有又黑又亮的光澤,而且穿得越久,就越發(fā)柔軟。于是人們便摸索出用薯莨與河泥來染整絲綢的工藝。
天然桑蠶絲經純手工織造而成的坯綢、薯莨汁與河泥染整、在日光下和草地上的晾曬成色,整個過程渾然天成,不會給大自然帶來任何負擔,是名副其實的純植物與礦物染整的絲綢面料。因此,香云紗制成的服裝也會讓肌膚體會到親近大自然的感覺,穿著起來爽滑、涼快,并且能夠除菌和驅趕蚊蟲。這便是中國人生活中的智慧,是哲學,也是科學。
香云紗的工藝從織造到染整十分繁復。白坯紗織造的花紋通過單一幾何圖形構成二方連續(xù),幅寬較窄,每幅30個循環(huán)花紋。花紋的變化很微妙,可以根據提花機的大小,選擇不同復雜程度的花紋構成。曬莨過程在古時就有“三蒸九煮十八曬”的說法,包括備綢、浸莨水、曬莨、灑莨水、封莨水、煮綢、過河泥、水洗、攤霧等。且每個環(huán)節(jié)中都有重要的細節(jié)需要注意,這只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才能夠掌握。
凱瑟琳喜歡用手來認識世界,是一位追隨內心感受的藝術家,她會執(zhí)著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正是因為她這么多年一直埋頭認真地做衣服,對面料和工藝都有苛刻的要求,才能熟練地掌握香云紗的特性,并自由地表達香云紗的美。做衣服是凱瑟琳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在每天與香云紗接觸的過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著香云紗的質感和美妙。16年之后,凱瑟琳終于明白,真正讓她覺得找到心靈深處最美好的是一種中國的匠人精神,那種隱藏在香云紗背后的天工開物的中國智慧,那種“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對大自然的熱愛。終于悟得,自己追求的是真實、淡然和對大自然的愛,這便是東方文化的精髓??腿舜┥纤囊路箅m然含蓄低調,但是卻提升了內在的自信。
簡潔淡雅
當我們來到凱瑟琳位于北京新源西里東街,以自己姓氏命名的品牌rechenberg的定制工作室,推開工作室的鐵門時,這個充滿詩意又簡約現代的院落讓我們感覺仿佛來到了世外桃源。
出生于德國慕尼黑的凱瑟琳自小喜歡服裝設計,這種熱愛引領她到巴黎高級時裝工會設計學院學習,并先后受聘于Jacques Fath、Christian Dior、Chanel、Christian Lacroix、Jean-Louis Scherrer、Emanuelle Khan等巴黎高級時裝工作室。經過在巴黎數年的藝術熏陶,凱瑟琳不但熟練掌握了高級時裝制作的繁瑣工藝,而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Rechenberg設計風格。
凱瑟琳喜歡極簡,她的設計簡單又不失獨特風格。設計中她很巧妙地運用服裝的省道轉移把傳統(tǒng)的省道隱藏在看不到的地方,會把口袋、省等在她眼里無用、多余的東西都去掉。放棄了服裝設計上的強烈對比和造型的堆砌,反而要求自己的作品具備最巧妙的結構、最精細的工藝和最微妙的面料質感,才能做出最簡潔、優(yōu)雅、精致的服裝,使穿著者由內心煥發(fā)出自信的氣質。香云紗看似簡單,只有黑紅兩面的顏色,但是不會讓人感覺單調,因為它織造過程中帶有連續(xù)的圖案,統(tǒng)一中有無限的微妙變化;黑色的一面光亮如漆、紅色的一面濃郁似酒。
第一眼就喜歡上香云紗的客人都是崇尚低調簡約的人士。香云紗含蓄而優(yōu)雅、簡潔卻富有詩意,這一點深深地吸引了凱瑟琳,因為這也是rechenberg品牌的風格。凱瑟琳并不認為自己的衣服適合所有的人,反而穿衣應該是多元的,所以她堅持只給適合自己風格的客人通過立裁的方式設計和定制服裝,因而每一件都是因人而制、獨一無二的。凱瑟琳的設計理念和風格贏得了許多藝術家的青睞,歌唱家龔琳娜女士近期以“五行”為主題的演唱會就是請凱瑟琳設計的舞臺服裝。舞蹈藝術家侯瑩女士在她的現代舞展覽上穿著凱瑟琳設計的手工薯莨染色長衫,散發(fā)著獨特的氣質。
歷久彌新
對于凱瑟琳來說,好的面料也是她的重要靈感來源。做不做衣服得看有沒有好面料,要做出最好的衣服,就要有最好的面料。在她的眼中,最好的香云紗是用最傳統(tǒng)的方法做出來的。凱瑟琳注重傳承。她現在的定制服裝所用到的香云紗面料一部分是她珍藏多年的老料,還有一部分是在順德根據她的要求定制的。
香云紗最矜貴的地方在于會隨著時間越來越柔軟、顏色也越來越濃郁,就像紅酒一樣,歷久彌新。凱瑟琳現在手里最珍貴的香云紗是她12年前尋得的,在她擁有之前,已經存放了15年,這27年的時間醞釀出濃郁、厚重的紅色。凱瑟琳還給我們展示了她前一段時間在古玩市場淘到一件清末民初的純手工制作香云紗旗袍,雖然已經過上百年歲月的洗禮,但是依然光澤如新。
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充分顯示了人類的智慧。凱瑟琳最喜歡傳統(tǒng)的黑色香云紗,因為黑色簡潔,可以最好地表現。凱瑟琳不斷創(chuàng)新,但是她的創(chuàng)新仍然堅持天然性和簡潔雅致的品位。
在凱瑟琳位于北京的定制工作室里,她給我們展示了她自己手工染制的絲綢面料制作的服裝。在對香云紗染整的傳統(tǒng)工藝充分學習之后,凱瑟琳給香云紗帶來了一些新的面貌。其中有一款用鐵作為媒染劑染出的香云紗,散發(fā)著金屬的光澤,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有一件薯莨染的絲綢披肩,上部挺括有型,下部柔軟飄逸。
相對于設計師的身份,我更認同凱瑟琳是一位藝術家,服裝是她表達自己的載體。為了追逐一塊好料子,只身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尋找香云紗的制作技藝。她的每一件衣服,都被凱瑟琳視為一件藝術品。
轉眼16年,凱瑟琳已經在北京安家并成立了自己的品牌工作室。香云紗一直是凱瑟琳定制服裝中的重要元素,用凱瑟琳的話說:“香云紗已經成為我的老朋友。我希望用我的工作做一個made in China的國際奢侈品品牌?!?/p>
這一對老朋友同樣真實,甘于在時光中靜靜地生長,在每一天的相處中都有新的靈感迸發(fā)。在我們談論的過程中,凱瑟琳感嘆,香云紗和她的心靈有直接的碰撞,指引她到中國來;而她花這么久時間才明白自己是這樣子的人,和香云紗一樣:真實、淡然、隱耀不張。